李一翔 方俊
摘 要 汉语作为一种交流语言,也是中国的国家象征。对于新疆的少数民族而言,学习汉语已然成为了发展的必然趋势,学生们学习汉语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少数民族教育事业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新疆的汉语教育自20世纪50年代开展以来,在维护国家统一、缩小新疆与内地发达地区间差距、加强各民族间的交流与学习、传承优秀民族文化以及提升新疆少数民族整体素质等方面,均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少数民族 汉语教育 新疆
中图分类号:G75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8.07.015
On the Role of Promoting Ethnic Minority Chinese
education to Xinjiang's Development
LI Yixiang, FANG Jun
(Donghua University, Shanghai 201600)
Abstract As a communication language, Chinese is also a national symbol of China. For ethnic minorities in Xinjiang, learning Chinese has become an inevitable trend of development. Students' desire to learn Chinese is growing stronger, and minority education has also mad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 1950s, the 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 in Xinjiang has maintained the unification of the country, narrowed the gap between the developed regions in Xinjiang and the mainland, strengthened exchanges and learning among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passed on excellent national culture, and improved the overall quality of ethnic minorities in Xinjiang, and play a positive role in promoting.
Keywords minority nationalities; Chinese education; Xinjiang
語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与民族特征之一,也是人类交流思想的媒介;且语言这个载体可以体现出民族的习俗、文化传统、思维方式以及表达方式。因此,它必然会对政治、经济、社会、科技乃至文化本身产生影响。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区域,少数民族人口占大多数,因而少数民族教育是新疆教育的主体,而汉语教育又是新疆少数民族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双语学习”进一步加强语言文字工作的意见》中提到:“在我区,切实做好语言文字工作,大力推进汉语学习,有利于提高各族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水平;有利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①新中国建立之初,党和政府就拟定了一系列的法令和政策,为新疆汉语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根本保证。在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共同努力下,民族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教师质量稳步提高、民族团结教育在各中小学中广泛开展、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为新疆培养了一大批少数民族人才,也为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维护祖国统一及促进民族团结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②习近平就曾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说:“把教育搞上去,是实现新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长治久安的治本之策,也是扩大就业、改善民生的基础;要扎实办好义务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积极推进双语教育和职业教育,帮助新疆各族群众特别是年轻人学好、用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他们带来更多发展机遇。”③
1 维护了社会的长治久安
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临近中亚、南亚、西亚国家,是我国对外开放的主要门户,也是欧亚大陆通道的重要枢纽,新疆的发展与稳定,关乎到全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每次参与实施暴恐的暴恐分子大都是南疆偏远地区的年轻人。他们大部分都是受到宗教极端思想的侵蚀,有的没有接受过学校的正规教育,导致知识思想匮乏,精神上也有一定程度的扭曲;还有的家境贫寒,家住偏远落后的地区,所以这一拨人极容易受到宗教极端分子的煽动。可见,维护新疆社会情势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意义重大,而想要维护社会稳定和实现长治久安的基础在人,环节在教育。
习总书记来新疆视察工作时,再次强调了各民族之间要互相学习语言的重要性,新疆自治区的领导也多次指出,各民族间互学语言文字,是关系到新疆长治久安的重大问题。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新疆陆陆续续建起了几千所学校,据《中国教育统计年鉴(民族教育统计)》1999的数据表明:“1949-1994年学校数由1335所发展到7117所,高校增长了20倍,中等技术学校增长了107倍,普通高中增长了146倍,初中增长了248倍。”④“为了加强汉语教学质量,教学规模逐年扩大,办学形式多种多样,已经形成了小学、中学、中专和大学的汉语教学体系,有普通和成人高等学校,也有广播电视和自学的汉语高等教学模式;汉语教学在总体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型设置、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和测试等方面均形成了具有新疆特色的汉语学科体系。”⑤这使得新疆在短时期内发展和培养了数以万计的少数民族建设型人才,从新疆的政治到经济到文化建设,他们已经做出了上一辈无法相比的贡献。可见,只有掌握汉语,我们才有可能学习和理解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才有可能提高全民族的政治、文化和科技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