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晓晖
【摘要】新课程改革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出了较高要求,传统的“单向灌输式教学”已无法满足当今社会的需求,这就要求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改变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及创新思维.本文分析了小学数学教学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现状,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就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路提出有效措施.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思维;培养措施
陶行知说过,发明千千万万,起点均是一问.而创新思维,正是一种自主寻求新方法以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小学生来说,数学知识是抽象的,所以理解起来具有一定难度,而创新思维能够帮助其积极主动地去探索知识、解决问题.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及效率.
一、小学数学教学创新思维能力分析
就目前来看,小学数学教学创新思维能力培育方面存在以下问题:(1)部分教师仍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教学主体是教师,教学内容以传授知识点为主,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较少,这就使得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发挥,课堂氛围不活跃,导致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较差.(2)在解题过程中,学生思维定式、解题习惯千篇一律,同一类题目只掌握了固定解法,而没有去摸索其他的解题思路,这就束缚了创新思维的发挥,不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3)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大多数学生都具有从众心理,例如,在教师提问时,如果有几名学生说出自己的答案,其他学生会质疑自己的答案并不自觉地倾向于其他人的答案,这就是从众心理,而这种心理会抹杀学生的个性,扼杀新思路与新观点,最终阻碍创新思维的培养.上述这三类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较为常见,笔者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下列措施,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培养创新思维的具体措施
(一)创新教学观念
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其专业素养会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及学生的素养.首先,教师要与时俱进,培养自身的创新思维,认真学习先进的教学观念及方法,与同事加强交流沟通,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其次,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及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大胆创新、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言,为学生提供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使其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其体会到数学的学习乐趣.
(二)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必须要先让学生对数学学科感兴趣,学习兴趣会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例如,结合书本知识设置问题情境、设置悬念等,然后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问题并摸索解决方法,这样可以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提升.例如,在学习比例时,教师可以以小组合作的模式,要求学生画出学校的平面图.学生往往不清楚怎么确定方位,也不清楚应该在纸上画多长,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引入教材知识点并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怎样画才准确?学生在小组探讨后,最后得出应将实际长度缩小到相同倍数,然后再画在纸上.这种问题情境设置不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而且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其体验到学习乐趣.
(三)数学知识生活化
数学问题源于生活,又能够促进生活问题的解决.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能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这样不但有助于学生理解书本知识,还能够使其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進而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来思考问题,进一步强化创新思维.例如,在学习“按比分配”时,教师可以结合体育教师分球的情境来开展教学:共有16个球,要分给男、女两组进行练习,你们觉得应该怎么分?有的学生说应该男女平均分,各分8个球,但是男同学认为男生比女生多,这样分不公平.学生可以再继续思考,有的学生说要根据男女生人数来分,人数多的应该多分.教师进一步问:按照人数的多少来分球,有没有一定的依据呢?学生在学习教材知识后便得出进一步的结论:应该按照人数的比来分配.将教材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使其认真探索问题,大胆提出自己的观念.
(四)布置开放式作业
除了课堂教学,教师还可以通过布置作业的方式来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开放式作业是创新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及创新力,而且还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使其发挥思维投入到解题中来.举例来说,在学习四边形的面积计算这个知识点后,教师可以布置以下作业:教室定做窗帘,每扇窗户高2米,宽2米,每扇窗户至少需要买多少平方米的布?在小组交流过程中,有的学生认为2×1×2=4(平方米),即至少需要买4平方米的布.但是也有的学生有不同意见:仅买4平方米的布会不会遮不住太阳?学生在小组讨论过程中都会大胆表述自己的观点,这种开放式作业能够突破传统解题思路模式的束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结 语
总而言之,数学是小学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学科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新课程改革提出要着重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使他们在课堂上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观点、思维及看法.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创新教学观念及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充分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踊跃发言,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创新机会,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学习乐趣,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及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数学思维,最终不但能够促进学生数学成绩的提升,还能够进一步强化其创新意识,为他们今后适应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童奇敏.小学数学“创新思维训练式”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0(13):79.
[2]曹敏.小学数学基于核心素养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7(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