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黎
一、案例背景
“核心素养”一词在21世纪初就引起了国际社会和组织的多方关注,教育部2014年发布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也明确提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结合语文学习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及《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我们不难看出语文核心素养包括能力和修养两大方面,能力分为听、说、读、写等基本语言运用能力和思维能力;修养分为情感、态度、价值观修养、审美修养、文化修养等。
二、案例主题
建构自主学习的语文课堂,取代教师的单方面知识传递甚至灌输的课堂,有助于增强语文课堂的自主性、自由度和趣味性,更有助于高中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现以散文《寒风吹彻》为例,探讨在语文基础不牢固的理科班如何构建自主学习的语文课堂。
三、案例细节
1.课前自主预习,大胆质疑文本
学生按照既定的学习小组,在各自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对文本提出自己的困惑与质疑,要求问题与文本相關,不可离题。组员将问题集中提炼,归纳出1—3个有代表性的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感知文本,打开思路,大胆质疑。经过整理,学生提出了如下问题:
①当地的人为什么到沙漠里去拉柴?
②“我”14岁时为什么一个人到沙漠里去拉柴?
③为什么路人在饥寒交迫之际离开“我”的房子?
④本文真的没有一丝暖意吗?作者是乐观的还是悲观的?
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貌似没有多大价值, 但前三个问题指向当时村民、“我”和路人生活的艰辛,最后一个问题指向情感价值的判断,其实都是有意义的问题。
2.课堂合作分工,探讨质疑求解
(1)每个小组从以上问题中选出一个问题,组员从文本和资料中寻找资源,讨论商议,教师负责组织和协调工作。在充分的寻找和商榷后,学生们上台,借助多媒体平台分享了自己小组的答案,教师不过多干预,允许学生自由表达见解。学生得出的答案如下:
①“我”所拉的柴叫梭梭柴,这种植物适合在沙土地生长,“我”所生活的新疆地区有许多沙漠,所以当地人都到沙漠深处拉柴。且居住地周围没有柴,从中可以看出当时人们生存环境的恶劣和生存的艰辛。
②“我”的父母要养活七个子女,要干的活多;在那时村庄里男孩子14岁已然可以开始挑起生活的重担,到沙漠里拉柴在他们眼里不是大事不是难事;自己是兄弟姐妹中年龄较大的,其他兄弟姐妹也有自己的活要干;作者写作时需要表现个人面对寒风吹彻时的孤独等因素促使“我”14岁时一个人到沙漠里去拉柴。
③路人不好意思接受“我”的帮助,习惯了流浪,感觉此处不是自己的家,没有归属感,所以路人选择在饥寒交迫之际离开。
④本文还是有隐藏的温暖的,如:爱情生活、抱炉取暖、劈柴御寒、救助路人、想象看望姑妈、陪伴母亲等都体现了“我”隐藏的温暖,尽管写的是“寒风吹彻”,但是心中一直有个春天,所以作者是乐观的。
教师应该留足空间,允许学生思考探究,不能将质疑的嫩芽扼杀在萌芽状态。在解答这类问题时,教师赋予学生的自主权使得他们畅所欲言,在联想推断之中,渐渐得出相对合情合理的见解。
(2)深入情境,再度质疑:
学生再次阅读文本,小组合作再度质疑文本。经过整理,学生又提出了如下问题:
①第一段末句中“我”明知冬天寒风彻骨,为何还对雪心怀期待?
②为什么姑妈活着时,天热了的那天始终未到?真有天热的时候吗?
③姑妈等待的春天是什么?为什么春天不来到姑妈的生命中?
④本文在叙述时为什么按照“我——路人——姑妈——母亲”的顺序来写?
⑤“我”的形象有什么意义?姑妈和母亲对春天期盼的情感一样吗?这两个人物形象的意义相同吗?
⑥“寒风”的含义是什么?“彻”是什么意思?
⑦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
(3)学生这次提出的问题更深入文本,涵盖面广,再次组织学生小组合作探讨,分享成果。学生得出的答案如下:
①“我”觉得雪能够引起相关回忆,所以对雪心怀期待。
②自然中的热天在姑妈活着时来过几次了,但姑妈最终没有等到她期待中的人,没有得到亲人的关心,所以她心中的天热了的那天始终未到,也不会到。
③姑妈等待的春天是亲人之间融融的亲情,母亲有太多的活要干,生活太忙,所以春天不来到姑妈的生命中。
④“我”是当事人,也是讲故事的人,从“我”的故事开始叙述,自然真切,引出与“我”相关的人和事。路人、姑妈、母亲的次序是按照关系的亲疏排列的。
⑤过去的“我”的形象代表着年轻时的兴奋、好奇和勇气,后来的“我”的形象代表着少年得独自承受彻骨的孤独、苦难和寒冷。姑妈和母亲对春天期盼的情感一样,姑妈期待的是温情,母亲期待的是生命的新生,姑妈的形象代表着人对于亲情的渴求,人无法对抗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母亲的形象代表着个体生命面对寒风吹彻时、生命的冬天来临时,他人是无能为力的,无法温暖自己。
⑥“寒风”代表自然气候的“温度低”和生命中遇到的困难、挫折等,“彻”表明寒风吹得人痛彻骨髓。
⑦作者借本文表明人会遇到各种形式的寒风吹彻,但在寒冷之中我们还应看到温暖和希望,期待春天的来临。
以上是学生自主讨论形成的见解,尽管不够全面与深刻,但他们说出了自己真实的感悟,已触及文本的人物形象、主题和写作顺序等层面,教师应给予中肯的鼓励。
(4)教师评价与补充答案:
问题②、③学生已解释得比较正确全面,对其他的五个问题教师可做如下补充解释:
①“雪”的降临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在那个小村庄里,冬天雪迟早要降临,是必然的事,既然如此,“我”更期待该来的东西早点来。
④路人、姑妈、母亲既按照关系的亲疏,又按照寒风吹彻的程度递进,从自然贫穷到亲情淡薄,再到生命的严冬。
⑤“我”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十四岁之前的“我”和十四岁时的“我”的象征意义如大家所言。三十岁的“我”在经过许多个冬天以后,才渐渐明白自己再躲不过雪,代表着生命中的寒风都会吹彻在“我”正在经历的一段岁月里,冬天留给我的伤痛的记忆是永远不能再被温暖的。未来的“我”终将被寒风吹彻,代表着每个人都会经历寒风吹彻。
⑥“寒风”还象征生命中不可抵御的衰老及对生命、人生的悲观和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冷漠、隔膜及无助感、无奈感。除了从程度上理解“彻”之外,我们还可以从时间上理解它指人的一生被寒风吹彻;从空间上理解它指每一个地方、每一个角落都被寒风吹彻,我们无法逃避;从广度上理解它指所有的人被寒风吹彻。
⑦作者借本文“大雪”“寒风”等物象及人事,写生存境遇的恶劣和生命的痛苦,表达了原生态的生命特征以及卑微生活者的无可奈何,特别是那种贯穿全文的透骨寒冷,体现了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同情自己,关怀他人,冰冷的文字背后蕴含着作者一颗火热的心,富有人性的光辉。
3.课外拓展延伸,深化认识感悟
在讲解完文本之后,引导和鼓励学生阅读刘亮程的其他作品,思考自己和父母之间的情感问题,深入感受作家对故乡的情感,给学生提出以下问题:
①本文中写道:“我感觉着母亲独自在冬天的透心寒冷。我无能为力。”龙应台在《目送》中写道:“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你如何看待自己和母亲之间的关系?
②阅读刘亮程的其他与故乡黄沙梁相关的作品,故乡在他笔下似乎缺乏太多的诗情画意,他对故乡的感情能用“爱”字来形容吗?请写一篇相关的随笔。
4.多元评价检测,反思自主学习
多元评价中,评价的内容既包括文本知识,也包括在整个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个人的表现。
(1)课内检测题
①“冬天总是一年一年地弄冷一个人,先是一条腿、一块骨头、一副表情、一种心情……而后整个人生。” 这句话如何理解?
②母亲说起姑妈的死,“像在说一件跟死亡无关的事情”。 如何理解母亲对姑妈去世的这种态度?
③作者说“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生命中,孤独地过冬。我们帮不了谁”,而诗人雪莱却说“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谈谈你对这两句话的看法。
(2)课外检测题
选取刘亮程的《柴禾》,设置以下问题:
①结合全文,分析“柴禾”的多重含义。
②这篇文章有人认为重在写柴禾,有人认为重在写人,你赞成哪种看法?请說明理由。
(3)参与性评价
主要针对学生在学习完这篇散文后,是否对文本有所感知,是否自主地质疑文本,是否积极参与解答问题。评价的主体包括学生本人、小组成员和教师。
四、案例结果
整节课下来,学生感觉自己有了话语权,自由、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促使他们去思考表达,这样的课堂形式胜过满堂灌式的被动课堂。学生感受到在解答质疑的过程中,有一个由浅到深、由外到内的过程。看似不像传统课堂学到很多固化的知识,但对这样抽象散文的感悟更加深刻,真正走进了文本。
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看到并感受到学生们的潜力,他们提出了很多令人意想不到的问题,并给出让人惊喜的答案,这些都是思想的电光火石,要充分地相信学生并为他们创设自主学习的空间,留足自主研讨的时间。自主阅读、质疑、答疑解惑、课外拓展、多元评价的综合使用让教学张弛自如,颇有实效。
五、案例反思
传统的课堂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主要是接受学习,相对被动。不少老师会在课前预设问题来引导学生阅读和课堂活动的展开,这样的预设问题的确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那样会引导学生朝着教师既定的方向前行,影响了学生对文本的原生态感受。与其让教师来预设问题,不如让学生发挥自身的主动性,课前预习,提出质疑。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自主阅读后的质疑作为课堂主线,课前收集整理学生提出的疑问,课堂时间用于讨论和解答学生的疑问,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这样可以给学生主动权和自由,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即便有时答非所问,教师也应挖掘寻找其中有价值的部分并予以肯定。
在自主学习课堂中,存在着诸多不确定因素,面对学生纷繁复杂、千奇百怪的问题,教师首先要有平和的心态,寻找学生提问的价值。教师的课堂语言在自主课堂中有重要作用,鼓励要有据,从学生的实际表现中有理有据地表扬鼓励,空洞的表扬是无法起到激励作用的。如果能换位思考,从学生的角度思考学生提出的质疑,那么学生会与教师有共鸣,容易打开心胸,大胆表达。其次要加强课堂应变能力,很多问题不是课本或资料书中固定生成的。这样的课堂对教师的组织和掌控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能让课堂处于失控状态,力求活跃自由而不杂乱无章。课前教师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课后教师也需要做好收尾工作,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提升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