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高桥门新发现两座抗战碉堡

2018-11-12 03:58丁进
钟山风雨 2018年4期
关键词:工事碉堡保卫战

丁进

2017年底,“摄眼天下” “秦宫汉月”等网友在西祠胡同“南京城市记忆”版发帖呼吁:“拆迁拆出一座大碉堡”,“急需保护!”引发广泛关注。

2018年1月至2月,笔者5次到现场调研。实地寻访发现,拆迁工地新发现的两座抗战碉堡,其功能都是多射孔轻机关枪工事。

拆迁废墟新发现两座抗战碉堡

全民族抗战爆发前夕,京沪杭一带划分为京沪、沪杭和南京三个防御地区。南京城外构筑外围阵地和复廓阵地,复廓阵地以南京城墙为内廓,在环城外选定紫金山、麒麟门、雨花台、下关、幕府山要塞炮台一线为外廓阵地,形成城内城外两线。在城内,以北极阁、鼓楼、清凉山为界,划分为两个守备区,其中清凉山等高地构成坚固的核心据点。这是时任工兵学校教官的黄德馨在《京沪杭国防工事的设想、构筑和作用》一文中的回忆。

根据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所藏《全国已建成国防工事报告表》记载,至1937年8月,在南京长江沿岸及城厢内外,由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谋本部城塞组完成工事265座。南京四周合计共完成国防工事533座,在当时是全国之最。

2010年以来,笔者先后开展了多项南京保卫战遗址调查。其中在2015年3月至10月,对明代外郭城墙南京保卫战遗址进行了专项调查。这次新发现的两座碉堡均在调查记录之中,应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谋本部城塞组完成的265座国防工事中的两座。但是当时两座碉堡都隐身在民居之间,只能窥斑而不能见豹。现在周围民居都拆迁了,所以两座碉堡可见全貌。另外,在2016年抗战胜利纪念日,笔者和抗战史学者唐恺,联名向南京市秦淮区文物部门申请认定高桥门城东污水处理厂碉堡和郑家营桥碉堡为不可移动文物。

新发现的两座抗战碉堡在中心河以南,运粮河以西。其中的小水关碉堡,相邻小水关桥,具体位置在小水关58号,为圆柱状,腰部有渐缩段。顶部直径4米,共有4个射击孔。其中向东方向射击孔防雨檐可见日军炮火损毁痕迹,裸露的竹节钢筋直径达4厘米。东南西南西北方向射击孔和防雨檐保存较为完好。而上高路碉堡,位于上高路和双麒路交界处,顶部直径约4米,腰部有渐缩段。最突出的特征是有5个射击孔,其东面有2个射击孔,东南方向有2个射击孔,东北方向有1个射击孔。在距离上高路碉堡北侧5米处,可见出入口。出入口上裸露竹节钢筋直径约1.8厘米。笔者记忆所及,有5个射击孔的抗战碉堡,还有老虎洞阵地和新果园北侧的两座碉堡。

中国军队坚守高桥门死战不退

高桥门保卫战发生在南京保卫战外围阵地与复廓阵地的结合部,但是以往对此研究较为薄弱。笔者为此梳理了中日军队战斗详报以及双方官兵回忆文献。高桥门保卫战参战部队,中国军队先后是陆军第五十一师以及第八十七师,师长分别是王耀武和沈发藻。侵华日军是第九师团,师团长吉住良辅。

依据《陆军第五十一师战斗详报》和《第九师团战史》,1937年12月8日,日军在凌晨6时、下午2时以及傍晚时分,对淳化镇发起三次进攻。在这一天的战斗中,中国军队第五十一师第三○一团代团长纪鸿儒重伤,连长伤亡9人,排长以下伤亡1400多人。12月8日晚,第五十一师奉令转移。第五十一师第三○五团担任高桥门至河定桥一线的防务,于12月7日晚奉命交由第八十七师接替。在掩护第五十一师撤退过程中,第三○五团与敌激战,团长张灵甫负伤,连长伤亡5名,排长以下伤亡600多名。

根据第八十七师副师长陈颐鼎《第八十七师在南京保卫战中》,并参考《步兵第七联队史》《第七联队长伊佐一男日记》,第八十七师所辖第二五九旅、第二六○旅、第二六一旅共三旅六团参加了南京保卫战。陈颐鼎兼任旅长的第二六一旅,在12月8日拂晓全旅官兵3000多人从镇江赶到南京接替第五十一师第三○五团的防务。日军第九师团的步兵第三十六联队、第十九联队,趁机从高桥门经七桥瓮、中和桥,在12月9日拂晓突进至光华门外。而试图从高桥门以东外廓阵地突破的日军第九师团步兵第七联队和第三十五联队,遭到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从12月8日至11日,日军多次组织对工兵学校阵地的争夺战,阵地始终屹立未动。

战斗至12月13日凌晨2时,第八十七师第二六一旅和第二六○旅才从阵地上逐次往下关方向撤退。其间在12月10日,陈颐鼎亲率第二六一旅两个加强营,协同第二五九旅一个加强团参加了光华门反击战。经过八小时的浴血奋战,终于恢复了原阵地。第二六一旅参谋主任倪国鼎、两位营长等30多名将士为国捐躯,第二五九旅旅长易安华、第二六○旅补充团团长谢家珣壮烈殉国。2014年9月,易安华被列入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抗战碉堡将成为南京宝贵历史财富

今年春节期间,发生了两名青年穿着日军军服在紫金山西山(邵家山)抗战碉堡前拍照事件,南京市玄武区公安局对两名当事人处以行政拘留15天。中央主要媒体对此进行了广泛报道,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在2月25日以《邵家山碉堡:英勇抗日见证地》进行了专题报道。抗战碉堡对纪念中国军队英勇抗战具有特别意义,已在社会各界形成共识。笔者认为,随着时间的流逝,抗战碉堡终将积淀为南京的历史财富,成为南京这座英雄之城的标志。

应将小水关碉堡和上高路碉堡公布为不可移动文物。两座抗战碉堡修建在明代外郭城墙上,做到了明代军事防御设施和民国军事防御设施的有机结合,时间跨度超过600年,既有巨大的历史价值,又能对城市军事防御系统有直观认识。两座抗战碉堡见证了南京保卫战的慷慨悲歌和南京大屠杀的人间惨剧。同一批构筑的国防工事,如紫金山碉堡,2012年3月公布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西山碉堡群,2017年11月公布为第二批玄武区不可移动文物。

这两座抗战碉堡具有较大的军事科学价值。它们属于南京保卫战复廓阵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高桥门城东污水处理厂碉堡、郑家营桥碉堡互为掎角之势,呈现出相互战术支援的闭锁堡特征。参加高桥门保卫战的中国军队第八十七师副师长陈颐鼎回忆:“由于这一阵地利用原有的永久工事构成强固闭锁堡,连连打退敌军多次冲击。”笔者建议,文物保护部门应该将新发现的小水关碉堡、上高路碉堡,和城东污水处理厂碉堡、郑家营桥碉堡,冠以“双麒路碉堡群”之名公布为不可移动文物。

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两座抗战碉堡将是明代外郭秦淮新河百里风光带引人深思的爱国主义教育景点。当年风华正茂的十万中华儿女在南京殉国,弹痕累累的抗战碉堡就是他们的纪念碑。保护抗战碉堡,就是对烈士们最好的怀念。

(责任编辑:刘跃清)

猜你喜欢
工事碉堡保卫战
棘龙形象保卫战
推行“家族管理制” 促进工事项目安全自主管理落地
太原近代碉堡建筑防御性功能探析★
打赢蓝天保卫战
留下落户正定近半个世纪的工事山——古城保护的正确理念
太原的碉堡
撩开地下长城神秘的面纱——外国贵宾参观北京人防工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