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近年来,为切实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深入推进“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和教学方法改革”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深圳市充分发挥政府区域推进优势,启动中小学“好课程”区域推进项目,加快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丰富中小学优质课程资源,有效促进了校际优质均衡发展,为更好地培养和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提供了有力的课程支撑。
学校课程建设层次的基本判断。学校课程建设有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演变过程,不同的学校所处的课程建设阶段是不同的。当前,深圳中小学课程建设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强调课程要素的“单项式变革”,以推进课程要素改革为标志,在国家课程上重视教与学方式的转变,在校本课程上重视门类和数量的增加,二者相对分离,发挥各自的育人作用;第二个层次强调课程要素的“整体性变革”,以推进课程形态变革为标志,在国家课程上重视“教学与评价”的互动改革,在校本课程上重视系列化、精品化建设,二者相互对接,发挥联动育人作用;第三个层次强调课程要素的“体系化变革”,以推进课程体系构建为标志,将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融合创生,构建学校课程体系,强调学校课程的整体性规划、全要素建设,二者相互融合,发挥整体育人功能。总体上看,深圳中小学课程建设整体上开始从第一个发展层次迈入第二个发展层次,少部分学校已开始迈向第三个发展层次。
区域推进学校课程建设的项目设计。基于对深圳学校课程建设发展阶段的基本判断,深圳在中小学“好课程”这一区域推进项目的设计上采取了分段推进、突出重点的不同项目设计方式。
第一阶段(2015-2016年)重在激发学校及教师课程意识,进一步推动学校迈入学校课程建设的第二个层次。该阶段的中小学“好课程”建设主要通过大规模的课程遴选和委托开发,挖掘学校及社会的优质课程资源。第二阶段 (2017年至今)重在提升课程建设品质,着重推动学校迈向学校课程体系的系统构建。该阶段的中小学“好课程”建设主要通过课程体系、精品课程和特色课程优化项目建设,打造高水平、品牌化课程,发挥学校课程整体育人的能力。
按照两个阶段不同的特点和要求,2015-2016年,我们先后面向社会发公告,启动中小学“好课程”遴选、委托开发工作,共遴选出500门课程、委托开发481门课程;2017年,面向社会启动新一轮“好课程”项目,共立项13个学校课程体系、7个精品课程和60个特色课程优化项目,从而将深圳市乃至全国的各类企业、各社会部门的优质课程资源都纳入中小学课程资源库。
市教育局通过制定一系列基础政策,为中小学开展“好课程”建设,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发挥培养和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功能指明了发展方向,提供了政策保障。
以课程体系创新驱动学生素养培养。2014年,深圳市教育局出台《关于进一步提升中小学生综合素养的指导意见》,提出以“四轮驱动”保障学生综合素养提升。其中,“构建新型课程体系”居于首位,发挥统率性作用,着重强调三个方面的课程改革政策导向。一是创新课程体系。中小学围绕学生综合素养构建各具特色的课程体系,加大课程选择性,提高课程实效。二是加强课程建设。推进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开发与综合素养培养相配套的专题化、系列化和模块化的拓展课程和特色课程。三是优化课程实施。重点推进课堂教学多样化建模,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
基于深圳实际形成课程建设专项政策指引。2015年,深圳市教育局结合深圳实际,研制出台《关于全面深化中小学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坚持立德树人根本要求,以“一切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为根本理念,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全过程,统筹安排课程改革各环节,整合利用学校、家庭、企业和社会各种资源;针对制约课程改革的体制机制障碍,以重点突破带动全面改革;推广课程改革的典型经验与做法,支持各区、各学校、各学科教师大胆探索,创新课程改革的思路、路径与举措。
以战略规划统筹设计与推进课程改革项目。2016年,深圳市政府六届五十八次常务会议通过了《深圳市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全面深化课程改革,深度转变教与学方式,推进发展性评价,深化创新人才培养试验,着力培养各类创新人才”,将建设中小学“好课程”纳入“十三五”规划,强调围绕学生“八大素养”培养,完善基础课程、拓展课程、特色课程体系,形成学段有机衔接、特色鲜明的课程结构;整合家庭、社会和企业优质课程资源,引进国内外好课程,面向社会遴选、委托开发一批中小学“好课程”,把深圳建设成为全国“好课程”研发、展览、交易的中心城市。
市教育部门通过研制出台《深圳市中小学“好课程”建设指引》《深圳市中小学“好课程”项目资助经费管理办法》等文件,规范中小学“好课程”建设的过程,从而有效保障了课程建设的品质。
中小学“好课程”基本理念。“学生立场”,即从学生出发,以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情感需求和认知经验为基础,发现和引领学生,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多元成长需要;“生活视野”,即关注学生生命,以贴近学生生活为原则,让学生获得真实、快乐的生活体验,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持续成长;“故事表达”,即从学生兴趣出发,直观形象、图文并茂、生动有趣地呈现素材,通过纪实或体验的表达方式,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中小学“好课程”组成要素。中小学“好课程”包含课程纲要、教材和教师教学用书等要素。课程纲要是以大纲或提纲的方式一致性地回答某门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与评价等问题的文本,在相关学科国家课程标准或要求的指导下进行编制。教材内容应符合本学科特点,注重打破学科壁垒、突破学科边缘,面向大自然、面向历史、面向社会、面向生活汲取素材,内容编排结构合理、逻辑清晰、具有创新性,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教学用书针对不同的课程类型、学科特点以及呈现方式等,进行适当的调整,如结构层次名称变更、顺序调整、合并或增加必要内容等。
中小学“好课程”呈现(表达)方式。改变传统知识堆砌式呈现(表达)方式,注重以问题、主题等形式进行呈现。主要采用的方式包括常规类课程、活动类课程和视像类课程。
深圳教育部门通过加强横向的内部多方联动和纵向的市区联动,加大课程成果的推广与辐射,有效提升了学校课程建设水平,促进了区域内学校的优质均衡发展。
推进教育部门职能机制的转型。加强教育政策部门、教科研部门、培训部门等部门之间的合作,强化教育部门内部对区域推进的认同感,在一定程度上打破部门间、学校间的资源屏障,形成中小学“好课程”建设区域探索的合力;同时,建立市、区项目管理负责人制度,各区教科研部门安排专人对接,负责“好课程”项目的上传下达、过程性指导,协同开展成果验收工作,使课程建设顺利推进并取得成效。
构建课程专项培训机制。在中小学“好课程”建设过程中,市教育部门先后采取了多种类型的指导活动。一是通识性培训,重点对中小学“好课程”的基本理念、推进策略与要求等进行专项培训,旨在进一步激发学校及教师的课程意识,使学校及教师在区域推进项目上达成共识;二是主题性培训,重点开展“好课程”开发与优化、学校课程体系建设专题培训,重在使课程负责人对相关课程项目深入理解,掌握相应的策略与方法;三是案例性培训,重点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客教育等“好课程”展示活动,对有关课程负责人进行相应的案例培训。
建立过程性诊断指导机制。通过实施中小学“好课程”诊断指导活动,对“好课程”负责人及团队进行了分领域、分主题的专门指导培训,合理赋予教师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权力和空间,激发教师参与区域推进学校课程建设的热情和积极性,使教师在自主自律和充满创造的专业生活中深刻理解课程,保障课程建设的成效。目前,已开发培育近千门“好课程”,并成为开发学校的课程“品牌或标识”,相关课程及负责人在各自学校课程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健全外部支撑性制度环境。市教育行政部门协同财政等相关部门建立专项经费投入长效机制,资助学校及教师开展课程建设。目前市、区财政已投入数千万专项经费,有力保障和支持了课程品质化建设,为丰富学生课程选择提供了新生优质资源。同时,市教育部门积极探索“好课程”建设的审议和评价体系,进一步强化对学校课程建设的监管,纠正学校课程建设过程中的各种失范行为。
创建课程成果资源共享机制。经过几年的努力,目前,已经成功培育了一批品质高、示范性强的区域课程成果,并在市内外很多学校推广应用,有效发挥了课程辐射作用。如“自主识字,同步阅读”现已在北京、香港等29个地区建立了实验校(区);“走进创新”被广东省教育厅评定为地方教材,并在全省中小学使用。在此基础上,先后组织开展了创客教育、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全科教学等系列展示活动,邀请同行、专家、媒体共同走进“好课程”学校,以视频短片回溯课程开发和应用过程,以专家点评解读课程内涵,以媒体采访向大众推介,让“好课程”真正走进课堂、走入大众视野,让大家共同了解、研讨和分享“好课程”。
面向未来,中小学“好课程”建设作为区域推进学校课程建设的重要抓手,我们将进一步准确把握国家课程改革最新要求,立足区域整体发展和学生素养培养,采取有效措施破解面临的现实问题,继续优化区域推进学校课程建设的有效范式,为全国深化课程改革、推进课堂革命贡献深圳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