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时雨
学校:安徽省铜陵市第四中学
刚刚落了一场雨,空气里尚有氤氲的水气,深吸一口,沁人心脾,有着说不出的清新。烟雨朦胧中,我走进徽州古镇。
在迈入徽州古镇的那一刻,时间好像慢下了脚步,一颗心霎时像浸没在一汪温和而平静的湖水里。从即刻起,耳畔再无其他杂音,只有流水潺潺,鸟声蝉鸣;眼里再无其他乱景,只有鳞次栉比的徽州民居,像一位安详老者,温言软语地徐徐讲述陈年往事。
踏进狭窄的小巷,一种奇特的石头在脚下铺开,它叫黟县青,这是一个好听的名字,它的奇特之处在于平日里显出青色,遇雨则为浓黑色。此时,刚下了一场雨,黟县青像一笔散发着醇香的浓墨,把徽州独有的文化一路泼洒开来。
这里有徽州的宁静,四处皆是“粉墙黛瓦马头墙”。如今已斑驳的粉墙像是被历史的巨毫渲染开了时间的痕迹。这些小镇,注视过朝代的更迭,经历过动乱的硝烟,它那深邃的慧眼看过百千年的历史,有过炽热的火焰,不安的躁动,却每每在最终选择宁静。西递原有13座牌坊,却在“文革”中悉数被毁,只剩一座,还是因为被作为反面教材。这座牌坊里,有历史的沧桑,有不屈的哀叹,但当那高大的身影沉默着矗立在我的视线中时,我看到的,只有将一切处之泰然的平静,所有的恐惧、丑陋、凶恶已然过去,又算得了什么呢?惊人的安然冷静,足以抚慰每一个躁动的心。在一座古民居里,看到一扇门上精美的石雕,里面的人物竟然是没有头的。据讲解员说,它们在“文革”中被砸了。还有一间古祠堂,悬挂着一幅巨大的牌匾,据说是天下第一牌匾。可如此宝贵的文物,在“文革”中也险些被砸,得以保存的原因,是有人在上面糊了一层写着“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白纸。理由如此荒诞,却是真切存在。在那个荒诞不经的年代,没有什么可以存在,也没有什么不可能发生。但这些古镇啊,终究是熬了过来,如今带着平静的微笑迎接着每一位游客,里头仍有居民,还是那样的温和安静,对游客的来访似乎已经习惯,只是操着乡音,像过去的每一个午后闲暇时光一样,愉悦地交谈。小溪穿巷而过,汩汩流淌却不会激起水花,悄无声息,又永不停歇地向前流淌。在这里,连溪水都是宁静的,像是在慢慢与我们描述历史的长河。
这里也有徽州的智慧。偶遇一家木雕店,门口的柜台前一个干净的男生,穿着一袭白衬衫,认真地做他的木雕。店门仿佛是一道临界线,里面是他的世界,只关于木雕,外面所有的喧嚣仿佛与他毫无干系。他的视线不偏离木雕,纤长的手指拿着刻刀,旋旋转转,木屑翻飞而下,一只老虎便在他手中生动了起来,栩栩如生。他注视着自己的作品良久,眼里满是自足,徽州古老的木雕文化在他的手中被演绎传承着。
还看见一座民居的墙角被削去了棱角。听讲解员讲解方才明白,削去棱角便是削去锐气,削去傲气凌人,以示友好。这大抵有与“六尺巷”类似的意思了,邻里之间“和为贵”,让出一个墙角,又有何妨?宽容与友爱,在这方小小的墙角里体现得淋漓尽致,徽州人的温和也可豹窥一斑了。
我结束了游览,在临近出口处再次回眸这个小镇,这时耳畔遥闻鸡鸣之声。我想到:徽州古镇浸润着历史的长河,时至今日,却仍不失烟火气息,它是那样平静而安宁,像不多言语的老者,却阅历万象,闪耀着智慧的光辉,这是徽州独特的风味,也是徽州一种坚守的态度。
点评:将古镇情怀、地域人文历史巧妙糅合,作者娴熟的文字驾驭能力,如行云流水,读来很是轻松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