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振军
《周易》有言:“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是我们祖先最早关于“文化”的界说。时至今日,虽然文化的概念、内涵、功能、意义已经发生了诸多变化,但是,人们对于文化的认识却是相同的。即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不管物质如何丰富,科技如何发达,人们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却永不止步。特别是对于生活在21世纪的人们,文化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人民群众对于精神文化的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这些特点,对于文化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除了继续推动文化自身的健康发展,还要着重解决文化供需不平衡、不充分、不对位的问题,大力推进文化体制和机制改革,解放文化生产力,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为丰富多样的精神文化食粮,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从而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伟大的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创造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民间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几千年来历史长河积淀的结晶,内容异常丰富。中国人的生存方式、生活方式、处世方式、审美方式以及对于家庭、家族、民族、国家的认知和情感,都是通过民间文化延续下来的,它与我们所说的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具有同等的文化价值。因此,保护传承民间文化有利于保护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多样性;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向心力、凝聚力;有利于当代中国的文化创新和文化发展;有利于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和文化竞争力。
当前,中国民间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主要面临三个问题。
1.外来文化的冲击。随着全球化浪潮的铺天盖地,中华民族的习俗、节日、信仰、习惯、爱好,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文化的个性和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民间文化的生存面临空前危机。美国的好莱坞电影、韩国的影视剧、日本的动漫大量进入中国的市场,外来文化的大举进入,使原有的民族文化遭受冲击。它不仅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习惯,也改变着我们的文化价值观。以节日为例,现在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喜欢过圣诞节、狂欢节、情人节、愚人节等,而对中国的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却并不了解,对洋节的崇拜和对中国节日的隔膜,反映了民族文化的认知和认同危机。
2.现代化进程的影响。随着人们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民间文化遗产正以人们难以想象的速度消亡。中国大量的民间文化遗产基本上是农业时代的产物,生产力的不发达、科学技术的落后、生活环境的封闭和人们外出机会的稀少是许多文化遗产存在的社会生态条件,但是,一旦这些情况发生改变,民间文化遗产的存在与传承就面临着许多困难。还有一些地方的城市化,使农村变成了城市社区,农民变成了市民,村庄消失了,村名消失了,郑州的“丁楼村”变成了“翰林国际”,“石佛村”变成了“钱隆城”,类似的例子比比皆是,乡土记忆、乡村记忆、几百年的历史记忆被城市化彻底打碎抹去。
3.传统传承方式的困境。从民间文化自身来说,它是以代际传承为特点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这个传承链正在断裂。过去不少家庭是因为穷,才去送孩子唱戏和学手艺。现在首先考虑孩子上学找工作,到外边去。所以,现在一些民间手工艺随着老艺人的不断离去,年轻一代子承父业的越来越少了。如果这个行当能赚钱,孩子可能还会继续学。如果这个行当不赚钱,孩子就可能另找生路。特别是一些90、00后年轻人,宁可外出打工,也不愿从事这些传统行业,一些民间文化遗产正面临着人亡艺绝的危险。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当有一种危机感、紧迫感、使命感,有意识地去保护我们的民族文化、民间文化,抢救、传承正在消失和行将消失的民间文化遗产。如何让民间文化传下来、活下去,让民间文化广泛融入我们的生产、生活、家庭、社会之中,是一个亟需思考和解决的大问题。
新的时代需要对民间文化的发展作出新的思考。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要努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就是一种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命题、新话语、新思维。那么,什么是“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如何理解“文化双创”的概念?
我个人认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而言,首先要把过去的好的东西传下来。怎么传?毕竟过去的东西有它特定的文化土壤、文化环境和历史条件,有特定的内涵与表现形式。而要把它传下来,就不能不考虑今天的社会环境、生活环境、文化环境,人们的接受心理、授受条件。因此,在传承过程中,必须有自己的立场、观点、原则、方法。这一传承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转化”的过程,因为它不是机械的、不加鉴别的、没有选择的,它一定充满了“创造性”。所以,文化传承是一个“创造性转化”的过程。同时,对于一个民族的文化而言,仅有“转化”是不够的,它还必须有“创新和发展”。它要结合今天的现实生产力状况、科技发展状况、人们的生产生活状况、文化欣赏消费状况,与时俱进,创作生产出人们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文化产品,因此,这个发展又是一个充满创新的过程。也正是由于今天的创新,才形成了今天的时代风貌和时代特征,形成了今天中国文化的软实力。
总之,坚持“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就是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它是“转化”与“发展”的统一,是历史与现实的统一,是扬弃与进取的统一,是时代性与民族性的统一。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一定要秉持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要不断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和新的表达形式,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核心是传统文化的“当代化、生活化、创意化、品牌化”。近年来,我们看到一些电视节目如《记住乡愁》《大国工匠》《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国家宝藏》《见字如面》等就是传统文化转化创新的尝试,正是因为它适应了今天的发展环境,才在观众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和好评。
对于民间文化而言,要做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必须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
民间文化基本上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而非物质文化遗产重在它的非物质性,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物质”特征的认知,辽宁大学乌丙安教授这样描述:“老艺人做出了精美的木雕装饰艺术作品,任何人都是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但是,那位老艺人身怀绝技的手艺,从他口传心授的传承,到艺术构思和操作的手法技巧,雕刻过程中的行业规矩,信仰禁忌等等,往往都是人们难以看到和难以触摸到的,这就是‘无形的’、‘非物质的’文化遗产。”由此可见,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有物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性与非物质性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保护过程中绝不可将它们对立、孤立起来看待。现在民间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出现了一些误区,物质性强调过多,非物质性强调较少。以致一些地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酒类和食品类占据很大比例。而且,这些酒和食品主要是想要借“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招牌来赚钱,至于其中的技艺与文化既讲不清楚,也不去深究。这就造成了人们知道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并不知道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文化价值的现状。有形文化偏多,无形文化偏少,这是当前非遗传承的突出问题。我曾多次应邀参加婚礼,发现现在的婚礼场面十分豪华,但在婚礼仪式上却有重大缺陷。过去传统婚礼中都有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这三项,现在,最前边一项“拜天地”没有了,大多只剩后边两项,而且很不严肃,变成了喝酒喝茶、亲吻搂抱、嬉戏打闹。人们对于天地自然生命的敬畏没有了,对于父母的孝敬没有了,夫妻双方互敬互爱没有了,婚礼仪式的严肃感、神圣感、庄重感没有了,婚礼的非物质文化属性正在弱化,这不能不引起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反思。
民间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遗留下来的产物,对于优秀的民间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必须体现其“原真性、完整性和活态性”。民间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要保护和传承“经典、精华、精品”,同时,作为文化,也需要不断的创新、发展。现在有一些人把两者割裂开来,一味地强调抢救、保护、传承、原汁原味,一味否定创新,从而形成一种误导。而不加鉴别、不加批判的保护和抢救,只能使不良文化沉渣泛起,毒害百姓。比如木版年画中有一幅刘海戏金蟾的版画,有人非要说成刘海戏“金钱”。泥泥狗中的人祖爷这样的原始信仰和崇拜不要了,净是做些“马上封侯”、“辈辈封侯”、“连升三级”的泥猴。农村人富裕了,传统风俗礼仪恢复了,这是好事,但现在丧礼中又恢复了繁琐的“二十四拜”。过去我们提倡节俭,现在不少地方大操大办,铺张浪费,比谁有“脸面”。农村定亲,拿的钱已经不是用“万”来说,而是“几斤几两”来称。如果我们不加区别地保护继承这种以“权”、“钱”为导向的文化,那只能说是一种历史的倒退。所以,保护继承必须加以鉴别,同时,我们必须强调创新,离开了创新,民间文化,非物质文化就不能发展。25岁的郑州艺人魏世豪,他把动漫IP植入面塑,创作了不少年轻人喜欢的动漫人物,在制作方法上,传统的面塑大多都是一根竹签,上面粘一个人物,制作简单,主要是在传统庙会上形成的,而现代生活,更需要收藏价值。针对现代人的文化消费特点,他创新了制作方法,做出来的面塑不仅时尚,而且克服了传统面塑一碰就碎,一碰就裂的缺陷,这一改良让他的面塑更像雕塑,每次在展会一亮相,都会成为关注的焦点。如果我们还是因袭传统,被淘汰是必然的。现在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所以消失得特别快,除了外部环境的原因,自身不能适应时代变化也是一个重要原因。由此可以看到,非物质文化遗产要想在当代延续下去,文化自身的创新也非常关键。因此,强调民间艺人适应新的环境的变化,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内涵和形式创新是非常必要的。
现在有一些专家认为民间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是矛盾的,对于民间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只能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早死亡。这种观点听起来很有道理,其实并不一定符合实际。我认为,民间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并不矛盾。如果只保护,不开发,文化遗产就传不下去。从某种意义上说开发也是有效的保护,是文化遗产得以传承的重要条件。比如,我们讲保护春节、保护中秋节、保护元宵节,其实,不用多说,现在的饺子、月饼、元宵已经成为大产业。如果我们只讲问题的一面,而忽略了另一面,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没法传下去的。虽然,目前政府通过申请“非遗”,以“非遗”名录方式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但这其实仅仅是“非遗”保护的一个方面。事实上,真正要延续藏于深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焕发它的光彩,还得靠老百姓,还需要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当代生活,变成实实在在的产业。而且也只有通过“生产性传承”变成产业,成为人们的衣食之源,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传承下去。现在河南民间文化传承比较好的地方,都是产业发展比较好的地方。河南禹州神垕的钧瓷、汝州的汝瓷、洛阳的唐三彩、南阳镇平的玉雕、濮阳东北庄的杂技、洛阳平乐的牡丹村、商丘民权王公庄的画虎村等。不仅从业人员多,而且影响大,成了当地的特色产业。有的地方吸引了不少艺术家、高校毕业生进入这些行业。由此可见,文化遗产不能仅仅停留在博物馆和国家名录上,还必须把它做成产业,变成老百姓发家致富的手段,文化遗产才能焕发生机、产生活力。现在人们之所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多有诟病,主要是因为在开发过程中有些产品艺术水平不高、内容不健康、丧失了作为文化的精髓,成为低层次的重复。但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市场的调节来改变。因为随着人们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低俗的文化、不健康的文化、质次价高的文化都会被市场所淘汰。
《周易》有言:“变则通,通则久。”时代变了,民间文化要适应社会发展的节奏和环境,必须与时俱进,思考新的出路与方法,抓住重点,实施“文化双创”五大工程。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数字化记录保存已成为民间文化的重要传承方式。现在民间文化的抢救、保护、转化、传播都离不开数字化和大数据。目前我们已有四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372项,世界非遗项目39项,中华老字号1128个。如此庞大的数目,确实需要国家投入,政府部门和高校科研单位建立非遗数据库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这是一个刻不容缓的浩大工程。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组织编辑的《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和《中国民间工艺集成》也需要通过数字化典藏的方式,实现文化资源、文化信息的互联共享。同时,利用网络做好民间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比如鼓励民间力量拍摄短视频和开设公众号。这一点河南的“老家河南”微视频大赛就做得不错。河南“豫记”微信公众号,专门挖掘乡土文化,每年完成100万字的原创内容写作与编辑。2017年总阅读量已经达到2933万人次,总推送量2.16亿人次,总评论量3万人次。
传统村落是中国乡村文明的见证,是中国人的“乡愁”。“乡村文明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主体,村庄是这种文明的载体,耕读文明是我们的软实力。”但是随着城镇化和现代化的推进,大量传统村落正在消失,代之而起的是钢筋水泥的现代化建筑。据国家相关部门公布,中国目前有历史文化名镇252个,名村276个,传统村落4153个。但是纳入国家保护计划的村落依然是有限的,还有大量没有纳入保护计划的也需要保护。这其中有一个突出问题需要解决,即观赏性与实用性的矛盾。传统村落看起来很美,有文化特色,但年久失修,实用功能差,已经不适合现代人的生活。如何解决这一矛盾,一些地方正在探索。比如河南信阳的郝堂村就是在原有村落基础上进行创意改造,既保留了原来的风貌,又时尚实用美观。现在的郝堂村成了当地的一个旅游景点,每年都吸引来自不同地方的游客。我们现在提“乡村振兴计划”,就是如何吸引出去的人回来,安居乐业。所以传统村落的保护、利用、开发、改造是一个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国家应该启动传统村落保护工程,改善居住环境,发展特色产业,纯化乡风乡俗,让农村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都有提高。
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国特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包含着中国人的风俗习惯、文化礼仪、精神信仰。节日文化既有物质层面,也有精神层面。现在中国人也过节,但不少人过节,除了大吃大喝,就是外出旅游。传统节日的内涵、仪式、习俗都在淡化。特别是外来节日的冲击,这种淡化日趋强烈。因此,必须在国人中深化“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以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腊八为重点,挖掘节日文化内涵,恢复节日文化仪式,重建节日文化信仰、营造节日文化氛围,开发节日文化产品,让优秀节日文化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浸润人们的精神世界。要依托传统节日反对铺张浪费、炫富攀比、天价彩礼、大操大办等陋习,大力倡导勤劳、朴素、节俭、文明的节日风尚,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改变落后风俗习惯。
当今时代,文化经济化,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一种重要趋势。民间文化的发展不是抗拒这种趋势,而是要顺应这种趋势。与时俱进,把握机遇,通过生产性传承不断发展壮大。在这方面,要解决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如何生产出人们喜欢的文化产品?如何适应新的业态的发展,将文化资源通过文化创意变成文化产品和文化品牌?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转变生产理念。放弃过去重、大、笨、粗、价格高的做法,而尝试小、轻、精、巧、价格适中的做法,以旅游纪念品、文化礼品、生活用品作为切入点打开市场。比如河南禹州钧瓷以前主要是政府礼品和艺术收藏,随着国家宏观政策的变化,钧瓷生产就要适时做出调整,向日常生活的实用器具转变。如果能抓住“餐具、茶具、酒具”这三项,实际上就抓住了大市场。这些实用文化产品,也是需要有创意和品牌的。其他的民间艺术门类也是如此。抓住了市场,提升了产品质量,才能塑造独特的文化品牌。要让民间文化获得持久生命力的唯一动力就是让民间文化融入现代生活,融入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文化体验、文化消费之中,文化只有活在当代,才可能走向未来。
文化发展要以人为本,人是文化发展的根基,也是文化创造的源泉。目前,在民间文化人才方面,重点是要培养一支具有敬业精神、热爱民间文化、淡泊名利、甘于奉献、潜心钻研、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队伍。专注、坚守、敬业、对作品产品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这是“工匠精神”的体现。在人才问题上,最重要的是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推介人才、使用人才。比如河南的李仁清经过30多年的探索实践,终于攻克了高浮雕传拓技艺这一历史难题。他将三维变成二维,用二维表现三维,使得中国大量的石窟造像和石刻都可以通过这种技艺用文本的形式记录和传承下来。他的传拓作品不但能真实全面地反映石刻和石窟的全貌,而且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2008年他为嵩山“天地之中”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做了高浮雕拓片精品档案。李仁清这样的工匠代表着中国水准、完美诠释了“工匠精神”。2016年中央电视台《大国工匠》栏目专门为他作了报道。其实,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千千万万像李仁清这样的人物为我们民族的文化大厦在默默无闻地做着工作。他们所付出的艰辛和努力,值得我们发现、挖掘、推介、弘扬。对于民间文化人才,我们要向他们提供机遇和平台,帮助他们成就自己的事业。通过调动民间文化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发挥他们的自觉性和创造性,中国的民间文化事业就会传承、发扬、光大,蒸蒸日上。
注释: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2017年1月25日,新华社。
[2]周玮:《古琴: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6年6月10日,新华网。
[3]秦华文:《创新,让古老的非遗融入现代生活》,郑州日报客户端2018年1月18日。
[4][6]《国务院关于文化遗产工作情况的报告》,雒树刚,中国人大网,2017年12月23日。
[5]潘鲁生:《乡土文化根不能断》,《人民日报》2017年12月10日,第1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