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 萍
数年前,因查找花鼓戏的资料,偶然发现,有位叫桂遇秋的作者,在黄梅戏的研究上出了很多成果。相继,我拜读了他的《黄梅采茶戏的形成与发展》《黄梅采茶戏形成年代的几种说法》《几个花鼓剧种与黄梅戏也有点渊源》《民间说唱文学与黄梅戏的历史渊源》《黄梅戏与民间歌舞》《黄梅戏中的茶戏》《启蒙读物在黄梅戏中的运用》等等文章。当时感到,这位作者在黄梅戏的研究领域挖了一口“深井”。这口“深井”,没有选择容易出成果的题目,而是指向非常棘手、又迫切需要厘清的黄梅戏的源流问题,进而,围绕这个问题抽丝剥茧、层层深入,多维关照,进行了相当系统的研究。该作者的文章语言平实、逻辑清晰、论述严谨。特别值得称道的是,在资料的运用上极为翔实,大量文献与实地调查所获的口碑资料互为印证,至使结论尤为令人信服。之后,因黄梅戏并非我的研究方向,就此没做过多关注,但桂遇秋这个名字,却已经深深地印在了脑海里。
这次,收到《黄梅戏传统剧目探微》一书。未曾料想,桂遇秋这个名字会再次出现在我的眼前。也万万没有料到,这位在研究上深耕细作的学者,竟然几十年如一日的默默耕耘,将毕生心血奉献给了黄梅戏艺术,并以家族传承的方式延续至第三代。
自五十年代,桂遇秋就开始着手进行黄梅戏传统剧目的记录与整理工作。他不仅组织过大规模的黄梅戏内部观摩演出,完整记录了黄梅戏“36大本、72小出”的传统剧本。还以己之力,走村串乡,登门造访老艺人,抢救性地挖掘几近失传的珍贵的黄梅戏演出本。几十个春秋,历尽寒暑,其中的艰辛与个中滋味,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是很难体会的。所幸,四十年所耗费的心血,使桂遇秋在黄梅戏的研究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经他收集的散落在民间的“黄梅戏传统剧目大本戏106本,小戏200出,共600余万字,其中不少剧目为稀见孤本;文曲戏传统剧目20多个,约40万字,与黄梅戏、花鼓诸腔有关的弹词、宝卷32本,约80万字。同时,还挖掘了不少黄梅戏历史沿革、班社概况和知名艺人的资料”。此外,他还撰写了大量的论文,编撰出版了《黄梅采茶戏志》《黄梅戏传统剧目汇编》(共15集)《黄梅戏史料专辑》等等奠基性的著作,为后辈学人开疆辟壤,为黄梅戏的后继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九十年代末,因常年积劳成疾,桂遇秋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弥留之际,他将黄梅戏的研究重担托付给了儿孙,《黄梅戏传统剧目探微》这本书便是桂遇秋之孙桂也丹,耗时多年,在祖父历尽万苦所积累的资料的基础上编著而成。该书在研究体例和研究路径上继承和发展了前辈的研究成果,选取了黄梅戏的两百个传统剧目进行考述,这一成果对地方戏曲史的发展,尤其对地方戏曲文献的补白与建构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黄梅戏传统剧目探微》这本书中,可以明显地看到作者在学术上的追求。他没有止步于仅仅讲述剧目的故事内容,而是在进行广泛阅读的基础上,为本书注入了更多的写作角度。如每个剧目都写有演出场次、都列出了剧中人物,并标明每个人物的行当归属,如此详细的罗列,不仅有助于读者把握故事的基本结构及人物形象,还为有志于从事黄梅戏传统剧目改编或复排的从业者提供了依据。再如书中尽可能提供了剧目的别名、出处、版本等信息。有的剧目,作者对不同版本的内容进行了比较;对故事中的人物原型等史实进行了考辨;对长期搬演剧目的演出情况进行了叙述;甚至对剧目的挖掘、采录、艺人的生平及演出活动进行了描述。这种写法,丰富了剧目的研究史料,极大地拓展了我们对剧目的认识。此外,书中还将有相同剧目的剧种一一列出,有的剧目被十多个剧种搬演,可见其流布之广泛,这也为学人们从事剧种研究或剧目比较提供了有价值的线索。
在中国历史上,戏曲向来为主流社会所排斥,但由于古典戏曲以及京、昆等剧种受到许多文人的喜爱,他们积极参与到戏曲的创作、表演、品评、刊刻和收藏活动中,从而为今天古典戏曲和京昆等剧种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学术成果,留下了浩瀚的有文字可考的珍贵的文献资料。自然而然,古典戏曲及京昆的研究,也成为学者们勤于开垦的一片园地。相较而言,黄梅戏的研究就显得较为寂寞。尽管九十年代以来,黄梅戏受到越来越多学人的关注,有关黄梅戏研究的论文和专著也较之以前成倍增长,这是一种可喜的现象。但需要警惕的是,黄梅戏研究要想继续取得突破性的成果,还亟待在基础性文献的整理和研究上投入更多的学术力量。而实际上,基础性的文献研究既琐碎又艰苦,其成果还不易受到关注。因此,许多学者更愿意选择当前的学术热点去开展研究。但是,如果长此以往,受文献所限,将势必影响黄梅戏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应该庆幸,在湖北省高校人文重点研究基地黄梅戏研究中心的资助下,《黄梅戏传统剧目探微》这本书得以出版。这项成果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其具有一定的文献价值。它对前辈研究精神的继承与守护,更多地昭示了一种学术态度和学术旨趣。可以说,正是有了桂遇秋这些基层学者,一代又一代不遗余力的从事着最基础的研究工作,才使得中国戏曲的研究不断地获得新的学术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