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水稻种植技术水平也不断提高,为我国农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为了满足市场上水稻供应更高的需求,需要在水稻种植过程中对种植技术进行进一步优化,根据水稻的种植区域以及季节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水稻种植技术,促进水稻产量与质量的提升。本文将对水稻种植技术的优化方案进行分析,为相关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使水稻种植实现优质高产,促进农业的发展。
关键词:水稻;种植技术;优化方案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粮食供应是我们必须面对的关键性问题,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作为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水稻的种植范围涵盖了我国大部分地区,为了满足市场上与水稻供应的需求,各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提高水稻种植技术水平,其中大部分地区采用的是施加大量农药及化肥的方式。应用这种方式会对水稻的生长造成一定的影响,虽然水稻产量有所提升,但是水稻的质量会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下降。因此,我们必须对水稻种植技术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在提高产量的同时保证水稻质量,确保粮食安全。
一、水稻品种选择的优化
品种选择是农作物生产的第一步,不同品种在生育期、抗病性、抗倒性、区域适应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如我镇是丘陵地区、地处资江两岸,近河两岸为沙壤土,其它为青夹泥土壤,且属稻温病区;为此根据本地地质与环境的特点,通过选择十几个水稻品种进行培育与种植试验比对,并对降水量和肥料的使用情况进行深入研究后筛选出了七个优秀水稻品种在本镇推广,如“深两优136”,确保了选择的水稻品种能够适应本地的环境条件。
二、叶龄种植技术的优化
在水稻生长的过程中,植株会不断老化,水稻叶龄种植技术能够充分利用水稻的这一特点,根据水稻植株的发育情况选择合适的种植技术,促进水稻种植产量的提升。与以往的种植技术相比,叶龄种植技术的优势在于其能够量化水稻高产的指标,规范水稻种植技术。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水稻叶龄种植技术进行优化:第一,在进行水稻叶龄种植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在种植区域设置好叶龄观察点,为水稻叶龄观察提供便利条件。在观察工作中,工作人员需要为水稻叶面做好标记,详细的观察并记录水稻叶龄的实时变化情况,并对这些记录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根据水稻叶龄的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优化水稻种植技术,促进水稻产量的提升。第二,对水稻种植技术进行不断的改进。在水稻种植中合理的应用叶龄种植技术,能够根据水稻叶龄的变化为其选择合适的水稻种植技术,并根据水稻叶龄的实际状态优化种植技术,保证水稻能够适应种植区域的气候条件、地理状况以及土质条件等,实现水稻种植技术水平的提升。第三,优化水稻田间诊断技术。在水稻种植过程中,水稻的生长有可能会受到各种病虫害的影响,为了准确的诊断水稻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我们需要不断优化田间诊断技术。所以,我们需要认真观察水稻在不同时期的生长状态,对其进行科学的诊断,及时发现水稻生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影响水稻生长的因素,并且重点关注水稻抽穗期与拔节期的状态,结合水稻叶龄情况,实现科学诊断。
三、水稻生长控制技术的优化
在水稻的生产过程中,为了提高水稻的产量与质量,我们需要对以下几个方面的控制技术进行优化:
1.稻苗控制技术的优化
在水稻的生长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无效分蘖现象,这种现象不但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肥料浪费,而且还会造成水稻的群体结构恶化,增加水稻感染病虫害的几率,对水稻种植产量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我们需要在水稻生长过程中采用稻苗控制技术,有效的减少水稻出现无效分蘖的数量,避免对水稻生长产生不利影响。对稻苗控制技术进行优化,需要对水稻施肥的种类、时间以及数量等参数进行严格的控制,有效的提高施肥效果,在保证水稻正常生长的同时避免出现无效分蘖现象。
2.施肥控制技术的优化
施肥控制技术就是在水稻生长过程中提高氮肥使用的合理性,严格控制氮肥施加的数量。在水稻种植中,大多数人认为对水稻施加大量的氮肥能够有效的促进水稻生长,但是,经过观察水稻生长效果,我们可以发现,为水稻过量的施加氮肥,不但不会对提升水稻产量产生促进作用,而且还会提高水稻发生无效分蘖以及病虫害的概率,对水稻成穗率产生不利影响。对施肥控制技术进行优化,应保证对水稻施加氮肥的合理性,突破以往凭借经验确定氮肥施肥量的局限,根据水稻的实际生长状态确定科学的氮肥施肥量。在水稻生长的前期阶段,应施加适量的氮肥,实现稻苗控制,处理水稻无效分蘖,而在水稻生长的中期阶段与后期阶段,需要适当的增加氮肥施肥量,将氮肥对水稻生长的促进作用发挥到最大化。
3.病虫害控制技术的优化
在水稻种植过程中,水稻的生长经常会受到病虫害的影响,导致水稻无法健康生长甚至植株死亡,降低水稻种植的产量与质量水平。因此,为了有效的缓解这种现象,我们必须对水稻种植过程中的病虫害控制技术进行优化,有效的降低病虫害对水稻健康生长的影响,提高水稻的产量与质量。对水稻病虫害控制技术进行优化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提高水稻种植管理人员的病虫害控制意识,充分重视对水稻病虫害的防治,对水稻生产过程中的状态进行实时监控,一旦发现水稻感染病虫害,必须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第二,积极学习先进的病虫害控制技术,适当扩宽水稻茎粗,同时缩短水稻基础部位,将水稻中上部位节间拉长达一定范围,有效的提高水稻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第三,对水稻在生长过程中出现的无效分蘖现象进行有效的控制,根据水稻无效分蘖的具体状态采取有效的病虫害控制措施,降低病虫害对水稻健康的影响,提高水稻产量与质量,实现水稻的优质高产。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水稻种植过程中,为了有效的提高水稻种植产量与质量,必须对水稻种植技术进行优化,不断提高水稻种植技术水平,保证水稻种植技术能够满足更高的需求。在具体的优化过程中,需要从水稻品种选择、叶龄种植技术以及生长控制技术等方面入手,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保证水稻能够健康生长,促进水稻种植产量与质量的提升,为水稻种植产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參考文献:
[1]韦明球,袁智波.新时期优化水稻种植技术,提高种植效益[J].农民致富之友.2017(08).
[2]谢文.浅谈水稻栽培技术存在问题及提高水稻种植效益的措施[J].种子科技.2018(07).
[3]王锦艳,张彩清,杨腊梅,康洪灿.优化水稻种植技术,提高种植效益[J].北京农业.2015(14).
[4]王柳霞,戴志春.水稻种植技术的主要环节与病虫害防治要点探析[J].南方农机.2017(20).
作者简介:胡政辉(1975-),男,助理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技术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