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子恒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
——费孝通
从传统农业中生长出来的中国社会,无论城乡,都免不了乡土生活的气息。城市里的菜市场是城市与乡村融通的重要场所,这里不仅进行着城乡物资的交换,还在经常的买卖往来中建构着熟人社会的信任与亲密,延续着礼俗社会的秩序与传统,叙写着记忆里的乡愁。
约定俗成的行为习惯
我家附近的菜市场曾长期处在被拆除的危险中,因为菜市场的尽头是本市一所重点中学,菜市场不仅挡住了这所中学的正门,其每天清晨的繁忙拥挤也给步履匆忙急着上学的学生造成了极大不便。政府多次试图将其迁走,但这里的自由买卖一直无法彻底清除。据说,这个菜市场是百姓生活过程中自然而然形成的,已有几十年的历史。“要将它迁走,谈何容易!”老人们对拆除一事不以为然。在传统习惯与现代发展几经博弈之后,去年初,政府索性将街道进行整修,把沿街店面装修成统一风格,以往狭窄脏乱的街道变得宽敞整洁,低矮黢黑的门店焕然一新,菜市场终于安全地保存了下来。
学生们依然每天穿行于喧闹的菜市场中,也许,这会成为他们将来的乡愁记忆。
自成一体的微观社会结构
菜市场大约两百米长,道路两旁固定的门店由卖菜的或其他买卖人长期租用。在菜市场尽头的学校正门左右两边又延伸出两条巷道,这里通常是临时菜贩聚集的地方,其中有很多是大老远赶来卖菜的农民兄弟。清晨,当巷道里的农民很多时,门店里商贩们的生意基本无人光顾。这时候,他们要么也去巷道逛逛,从农民那里批发些产品;要么静静地坐在摊位后面,或慢条斯理地整理着自己的菜,或面无表情地看着眼前来来往往的行人。等到八点半以后,农民们的菜卖得差不多了,商贩们的生意便渐渐好起来,他们个个劲头十足,精神振奋,脸上的表情瞬间活跃生动起来。
商贩和农民朋友在菜市场里自成一体,形成了一个和谐的微观社会结构,每天循着看不见的规则和谐而有序地运行。
淳厚质朴的乡土气息
清晨的菜市场热闹而不喧嚣,除一两家卖药的摊主对着喇叭吆喝外,其他人通常不会大声喧哗。农民们一般都聚集在巷道里,面前铺一张塑料布,在上面整齐摆放出自家的农产品,然后或蹲或站或坐,一边聊着天儿,一边等待着顾客光临。面对顾客的审视与矜持,他们笑脸相迎、热情招呼,滔滔不绝地向顾客介绍自家农产品的品种,自己如何栽种,施的什么肥,甚至自己来自哪个乡哪个村。通常,“本地的”“老品种”这类产品更受青睐,在强调农产品这两个特征时,农民们的话语中往往充满了自信和骄傲。在农民朋友这里,不仅可以买到带着泥土气息的竹笋、清香扑鼻的椿芽、翠绿精巧的野生山胡椒,有时还可以买到许多城里人久违的野山果,它们总在不经意间激活人们的乡村记忆和童年记忆。
带有乡土气息的农产品给远离乡村的居民带来了乡土的芬芳与亲切,慰藉了城里人浓浓的乡愁。
亲密有爱的熟人社会
走在菜市场里,我总是好奇妈妈怎么和那么多商贩都认识,她边走边和他们打招呼,就像多年的老朋友一样。妈妈说,经常在菜市场买菜,和商贩们早已成为熟人,有时候他们还教她怎么去识别菜的品种和质量,让她学到了很多知识。的确,妈妈买菜时,我常听那些商贩大声对陌生人说:“他们经常买我的菜,晓得我家菜的情况。”菜市场犹如乡土社会的微缩景观,相对封闭的空间里,买卖双方因接触而熟悉,因熟悉而信任,因信任而親密,逐渐形成了亲密有爱的熟人社会。成员之间的交往、信任和互助,让人们找到了久违的乡愁。
“乡”,是故乡松间月,是桃李雨中春,是空山闻人语,是依依墟里烟。“乡愁”是对乡村生活的眷恋与吟咏,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回望与坚守。徜徉于菜市场,我于市井的平凡与琐碎中感受着乡土社会的桨声灯影,触摸着民族文化的血脉精髓,感悟着乡愁的深邃悠远……
佳作点评
菜市场是生活中很常见的一个场所,作者行走其中,细察买卖背后的故事,从中体会社会交往中的人情和温暖,体悟生活现象背后的规律和本质,并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进行总结和思考,将菜市场这一普通场所上升为乡愁记忆和回味的精神家园,表现出当代高中生关注现实、洞察社会的良好思维习惯。文章结构严谨,叙述流畅;行文思路开阔,语言平实而意蕴深厚;结尾升华富有诗意,情感深切,韵味绵长。
(黄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