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艳丽 陈志忠
[摘 要]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的各个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风险,如资金的筹备、投资等,为了确保公立医院能够正常运行,必须加强财务风险管理。本文主要分析了公立医院建立内部控制框架的必要性,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提高医院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
[关键词]财务风险;公立医院;内部控制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8.16.005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8)16-000-02
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公立医院的整体发展越来越快,但是很多医院在财务管理与控制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在发展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医院的效率,大多数公立医院往往只注重增加医院人员、床位和設备等,大大提高了建设成本,有时甚至会超出预算。与此同时,这些措施会导致医院的资金周转不灵,从而增加了财务风险。避免问题的首要任务是避免风险,因为风险是导致问题的直接原因。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表明,基于财务风险导向的公立医院内部控制框架,有效避免了各种潜在的财务风险,有利于公立医院实现可持续发展。
1 建立基于财务风险导向的内部控制框架的必要性
财务风险是指公司财务结构不合理、融资不当等行为,使公司可能丧失偿债能力而导致投资者预期收益下降的风险。在财务管理的过程中,没有任何一家企业或者公司可以完全避免财务风险,因为它是客观存在的。为了有效减少财务风险或财务风险造成的损失,应采取恰当的措施,把基于财务风险导向的内部控制框架作为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的最主要部分,让实际的内部控制框架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支撑,使其更具有说服力和实际操作性。据报道,相比于外部控制的失败,内部控制的失败往往是造成财务风险的主要原因,50%以上的公立医院财务风险是内部控制失败导致的。医院的领导人员、管理人员以及其他所有员工共同实施内部控制,即对医院经营的稳定度、效率进行保障,并对相关的财务资料和文件的真实性、可信度进行管理和监督。早在2007年,卫生部颁布的《医疗机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规定(试行)》中明确指出,在医疗机构准备对外进行投资之前,必须进行相应的风险评估,严格按照相应的规章制度,通过医院的所有领导讨论决定后,再向上级提出申请;与此同时,还应建立健全投资的管理监控体制,若在过程中出现了任何的问题和风险,要及时进行处理,以确保投资安全。
2 传统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传统理念约束了医院内部控制的进展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我国医院的医疗水平也有了进一步提升,同时管理人员越来越看重医院内部控制管理,但是很多医院的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发展缓慢,在发展的过程中仍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一直以来,大多数医院员工对于内部控制管理工作没有明确的认知和了解,没有认识到内部控制管理的重要性,往往只是被动地做着相关的记录等工作。与此同时,医院一般只是安排非专业人员从事相关的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用传统的观念进行思考和管理。这些人员由于没有掌握足够的现代计算机相关知识,从而不能合理地利用现代化工具进行资料的信息化处理,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医院的内部控制管理工作。
2.2 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尚未成熟
对于公立医院来说,内部控制管理不能直接给医院带来收益,所以大多数公立医院还是利用传统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没有设立内部控制管理部门。由于没有认识到内部控制管理的真正作用,进而会影响内部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也不利于开展内部控制管理与监督工作。
2.3 传统内部控制管理效率不高
目前,由于不重视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医院的财务工作人员往往只是机械地做着记录、计算、报告账目的工作,以应对上级检查部门的例行检查工作。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我国全面进入信息化时代,这些传统工作已不能很好地适应目前的发展形势。这一系列的内部控制工作,实施效率相对较低,不能有效提高内部控制管理的效率。
3 提高医院内部控制管理工作整体水平的具体方法
3.1 加强预算控制
在构建财务风险导向内部控制框架的过程中,首先要做好严格的、全面的预算管理和控制,对所有经费的使用途径进行监督管理,严格遵守预算,并审核其使用结果。最近颁布的《医院财务制度》明确指出,医疗机构要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完善医院的预算管理制度,包括预算的制定、批准、实施、调整、决定、分析和考核等相关制度。为了对医院的所有工作有更加清晰、明确的认识,医院会根据经营、资金、财务等方面的情况制定一份全年的总体收支预算,即全面预算。在众多的财务控制方法中,预算是最开始也是最重要的方法,量化地表达了医院内部管理的目标。
医院有很多部门,其业务也错综复杂,预算的制定和管理很困难,从而在制定预算时,应将预算管理分配到各个部门,进行分块制定与管理。医院应充分考虑内部和外部的实际情况,基于之前预算的制定和实施情况,综合投资目标、成本目标、收入目标等具体的实施目标,制定现阶段的财务管理预算。就有业务收入的科室而言,基于历年的经营情况和专业水平,医院要综合考虑科室的人员构成情况、设备更新、设备引进和科室职责等方面,进而将具体的收入和经费目标进行划分。与有收入的科室相比,无收入的行政科室的预算管理相对比较简单,基于其服务的对象和职责设定经费开支目标,并对费用支出进行审查,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同时,适当地降低后勤科室的成本。
公立医院预算制定和控制的基础是成本控制,其核心部分则是现金流控制。在制定预算之后,为了确保之后的工作有序进行和避免任意调整支出,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详细记录实际的支出费用;第二,建立健全经费审批制度,预算内的经费使用必须经过院长、财务及科室负责人的审批,且严格控制在预算内;第三,对预算的实际实施过程进行管理和监督,实时明确经费的使用情况,一旦发现任何问题,及时进行处理;第四,为了保证预算中每个目标的完成效果,医院必须实施严格的审核管理。
3.2 建立健全风险评估、控制制度
在构建公立医院内部控制框架的过程中,建立健全风险评估和控制制度,有助于医院防范各种潜在风险。为了保证风险评估工作的效果,公立医院可设立专门的风险评估部门,雇佣专业的风险评估人员。在公立医院管理的过程中,风险评估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资金筹备的风险评估。公立医院在筹备资金时,可能要面对和处理很多潜在风险,所以必须进行风险评估。例如,公立医院采用向银行贷款的方式筹备资金时,风险评估部门应提前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合理估算自己偿还资金的利息和时间,以防止将来出现支付利息过高或是不能按时还款的情况。所以在筹备资金时,应进行完善的风险评估,以避免出现危机。
(2)投资的风险评估。公立医院在确定投资之前,应组织各级管理人员进行讨论并对其进行风险评估,以避免错误、盲目投资。在投资重要的、重大的项目时,财务人员应密切关注各个环节的财务管理工作,包括前期的预算、实施过程的实际费用支出以及后期的审核工作,而不仅仅是核算工程款。
(3)合同的风险评估。公立医院的所有关于建设的合作项目中,合同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合同制约着双方的义务和责任,双方必须严格按照合同规定开展具体的工作。为了确保合同的安全性,避免合同中出现潜在的风险,医院在合同的起草、审批、签订、履行、监督和违约时应加强监督和管理,如果有需要,应聘请律师参加这一系列过程。在签署合同之前,医院应认真审核合同的所有条款,让风险评估部门评估合同条款的潜在风险,以保障自己的利益。
3.3 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管理制度,提高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
公立医院应结合自己的经验和发展状况,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管理制度,提高管理队伍整体素质。在实施之前,医院要做好预算工作,在具体的内部控制管理过程中做好监控工作,一旦出现各种风险,立即采取合适的方法予以解决。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就是顺应时代的发展和周围情况的变化,不断调整和完善现有的管理制度,同时基于风险评估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可以有效提高整个工作的效率。为了确保整个过程的高效进行,医院的相关工作人员应具备很高的素质,以应对各种有一定难度的风险。所以,在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的同时,医院应采取一定的方法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和锻炼,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以及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整体素质。
3.4 鼓励医院员工学习法律知识
21世纪以来,我国进一步地完善了各种法律制度,全面步入了现代化法治社会。但是,大多数的医院管理人员却没有意识到法律知识的重要性,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员工的法律意识薄弱。在内部控制管理的过程中,经常由于缺乏法律知识而造成一些财务风险,如果相关人员了解法律知识,有较高的法律意识,这些风险是可以避免的。所以,为了更有效地避免由于法律知识匮乏而导致的一系列财务风险,医院应组织工作人员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
4 结 语
公立医院的内部控制管理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容易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存在很多不足之处。近年来,我国对内部控制管理越来越重视,传统的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这就要求医院对现有的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就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基于财务风险导向的公立医院内部控制框架对于促进内部控制管理的进展和保证具体的实施效果具有积极的意义,应在今后的实践中大力推广。
主要参考文献
[1]管勇.论新形势下公立医院财务风险形成机理及应对举措[J].卫生经济研究,2015(9).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规划财务司.医疗机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規定讲座[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