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婷婷
对于短视频行业来说,2018年是快速发展的一年,同时也是号称最严监管的一年。在经历了约谈、整改、下架、关停等一系列风波后,短视频战火依旧。据工信部发布的《2018年1-5月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数据》显示,在上半年监管局势严峻的情况下,短视频竞争仍旧呈现出白热化的趋势,应用数量增长迅速。
发展很迅猛,同时问题也是一箩筐。产业经济领域专家、厦门智者恒通管理顾问机构总监吴勇毅同记者表示,短视频的制作几乎为零,只要有个手机就能拍。洗脑的背景音乐、简单的交互设计和符合用户喜好的推荐算法,最终都以获取用户更多的时间为目的,质量水准不一,造成了盈利模式难寻、内容同质化现象明显等问题。此外,行业整体发展过于迅猛,相关标准和权责划分目前还很模糊。
内容同质低俗饱受诟病
小永(化名)家有个可爱的萨摩耶,现在这只萨摩亚已经有两万粉丝了。小永每天都会给萨摩耶录制视频,直播架子、打光器等,小永置备了全套工具。“很多宠物在这些短视频平台上都有十几万的粉丝,我想把我家狗子培养成网红狗。”抱着这样的梦想,小永天天让狗子听热门的音乐,狗子也能偶尔跟着音乐节奏去做一些动作。
像小永一样,使用同样的音轨,模仿相同的动作,以获得参与的乐趣,是多数短视频用户的日常“标配”,家里有宠物的、喜欢搞怪的,都纷纷录制视频,只为得到大众的点赞。吴勇毅表示,模仿很容易带来审美疲老,造成创作的枯竭。
除此之外,低俗化也是短视频行业被吐槽的高频词。华东政法大学党委书记曹文译认为,短视频内容格局不高,甚至充斥着低俗化的因子,创作同质化严重,甚至会侵犯他人的权利,新意匮乏。如下少平台就因存在大量“未成年妈妈”、制假售假视频、危险动作模仿等低俗有害内容而被有关部门约谈并被要求整改。
有短视频平台向记者表示,经过行业整改,现在打开平台首页已不会再看到低俗的内容,大部分都是对生活的真实记录,比如有城市白领闲暇时间的歌唱、有工厂工人的工作记录,也有农村山区年轻人的日常生活点滴。
“有趣、有创意,能够扩大普通人视野的内容同样能够收获大量粉丝和关注,要相信人们对美好事物、美好生活和正能量内容的热爱,低俗的内容从平台的角度来讲一定是会加以抵制的。”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说道。
除了低俗内容外,短视频平台的其他乱象也是花样百出。最为人诟病的,就是各类虚假营销信息。打开一些网络红人的短视频页面,各种品牌的衣服、鞋包、化妆品等就会频频推送。然而,假冒伪劣、三无产品、价格虚高等问题却让很多网友叫苦不迭。
据艾媒咨询预计,2018年中国短视频用户规模将达到3.35亿人,即将从流量红利期进入存量期。换言之,短视频正经历从流量竞争转入内容价值竞争的阶段。
对此,吴勇毅表示,在海量信息中,真正能脱颖而出的仍然是能够引发内心共鸣、激荡深度思考的优质产品。短视频要火得久,既要去除低俗糟粕,更要生产出优质的精品,让用户的嘘声变成掌声,让屏幕中的画面真正成为美好生活的记录。短视频关键是要做到既要“下里巴人”,又要“阳春白雪”,做到雅俗共赏、合俗合法。作为人气高地的短视频,不应沦为道德洼地和法律飞地。
红利与泡沫齐飞
据《2017年中国短视频MCN行业发展白皮书》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互联网泛内容MCN(Multi-Channel Network是一种多频道网络的产品形态)机构数量为2300家,预计2018年将增长至4500家。而短视频MCN在2017年市场规模为1700家,较2016年的420家呈四倍增长。
在快手和抖音占据短视频半壁江山的情况下,以腾讯、百度、阿里为代表的网络巨头纷纷投入巨资扶植自己的短视产品,期望在短视频市场分一杯羹,其中,尤以腾讯投入力度最大,除了重新上线微视外,还上线了DOV、下饭视频等APP,并利用自己手中的微信等产品为其旗下的短视频平台进行引流。
短视频市场巨大的红利不仅吸引了大量的互联网巨头,还得到了资本市场的青睐。据techweb数据显示,在今年上半年短视频领域的19起融资案例中,有八成都处在A轮及之前,六起融资处在天使轮。并且六家获得天使轮融资的平台其中四家为美拍、视频自媒体平台,一家为家居生活短视频平台,一家为信用卡类短视屏平台。
从目前短视频行业的整体融资情况看,79.55%的企业集中在天使轮和A轮,B轮以上的企业仅占12.5%。但从融资轮次来看,短视频市场处于发展初期。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2018年可能是融资的高峰期,估计资本在短视频的投资会比过去三年的总和还要大,将会超过300億元。”
吴勇毅坦言,短视频创业者越来越多,其看起来像是一个巨大的流量金矿,引来了诸多投机者的加码。但与此同时,泡沫也若隐若现。尤其是在互联网巨头企业纷纷入局后,对于较小的创业公司来说,建立头部内容平台的机会已经越来越少,如果还想搭上短视频这个风口,切入点也许只能从生产内容上去寻找。同时,在短视频社交领域内,如快手已逐渐和其他同类型的玩家拉开了差距,但如何进一步强化社交链是未来发展的关键。
业内人士认为,短视频的内容创作是一项高成本持续性的投入,这背后的时间成本、人力成本、资金甚至技术成本随时都有超预算的可能。如果创业资金有限而前期一直未能支撑起健康的现金流,那么将会很快面临难以为继的局面。
“工具型短视频还处于探索阶段,如何避免同行‘复制,沉淀用户,是下一步需要解决的问题。”吴勇毅说道。
盈利模式难寻
尽管快手、腾讯、美拍等平台在持续引入资本、集聚内容创业者,但短视频目前仍没有找到合适的盈利模式。业内人士分析,从本质上讲,短视频做的还是流量生意,用内容获取流量,流量转化为广告、电商或其他收入。视频内容是否能够沉淀忠诚粉丝以及达成盈利转化还是个问题。
“目前各个平台都在不计成本地补贴内容生产者,但如果只靠补贴明显不是长久之计,如何构建合理的商业生态圈才是未来决定胜负的关键。”吴勇毅向记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