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运行维护技术研究

2018-11-09 17:48李松胡淑红
科学与技术 2018年2期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运维问题

李松 胡淑红

摘要:在电网运行的过程中,变电站是其中最为主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是不能忽视的,因此保证变电站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是当前工作的重点任务,在实践环节,人们发现了智能化变电站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下面笔者就重点对这方面的问题进行阐述,以促进今后智能变电站更加稳定的运行。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运维;问题;对策

1 智能变电站的发展现状及主要技术特点

首先智能变电站的出现是对二次回路上的精简,能够让数据在网络结构上实现进一步的共享。当前智能变电站主要是以“三层两网”为基础的,因此在连接方式上主要采用了SV与GOOSE两种网络,并且应用MMS网落对间隔层进行有效的控制,这种保护措施与常规进行比较更具有精简性,可以将警告以一种报文的形式展现出来。

其次是对相应的电流以及电压回路进行简化,促进数据的共享。在智能变电站中主要应用的是光纤的方式进行信号的传输,这样就能够进一步简化系统中的线路结构,同时在当前的采样方式上,主要应用了双AD的采样手段,以便能够对保护装置实现双重化的发展。在OCT的输出方面,一般情况下都是具有四个光敏环,可以不同的电气单元中对相应的单元进行信号的合并以及传输,在保护装置的应用方面真正实现了对电流回路数量的有效掌握。

最后,进一步完善了倒闸的操作方式,这样一来可以操作人员更加顺手与熟练,通过对传统倒闸手段的完善,后台监控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减少了在保护屏柜上安装二次压板这一手段,可以说是在技术上的创新,同时也有效的降低了可能产生的操作失误,让系统可以得到更加安全的保障。

2 智能变电站存在的一些问题

2.1 智能变电站与传统变电站之间差异所带来的运维问题

(1)大量智能设备(合并单元、智能终端等)的应用,由于功能、原理传统设备不同,运维要点、注意事项、缺陷判别等都不能沿用常规方法和标准。

(2)智能化、网络化程度高,传统意义上的“模拟量”几乎消失了,突破性改变对传统观念产生了很大冲击,使技术管理面临许多困难。

2.2 智能变电站的核心技术

常规变电站积累下的许多运维经验,在智能变电站也几乎是完全失效。对运维人员来说,智能变电站就像一个黑匣子,虽然能够使用其常规功能,但内在的原理、结构却非常晦涩隐蔽,难以理解和掌握。

3 运维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及应注意的事项

3.1 二次压板的操作与设置

相关操作人员应该尽量降低对初始状态中的压板,如果压板显现出推出的状态,那么操作人员可以采用远程的方式对保护装置的定值进行修改,确保在投入的状态下对压板实行远程控制以及在远方对定值进行切换。当设备运行的过程中,应该先退出的部分是间隔保护失灵压板与母差本间隔的投入压板。只有在“置检修”的所有压板都全部取下以后才能重新启动设备。最后还应该注意的问题是如果没有处在保护投退的状态下,是不能在投退断路器的过帮助下进行跳合闸压板的。

3.2 电子式互感器直流电源的管理

如果广电互感器中的直流电源出现中断的现象,那么就会对继电保护以及相应的测控装置产生一定的影响,造成其不能正常的进行工作,这样也就无法对正常的工作状态及时的反馈,在没有安全保护的状态下工作。当前配置呈现出双重化的发展,所以OCT电源的主要提供者是两组直流电源,如果其中的一组直流电源出现中断的现象,那么就会造成相应的元件保护无法接收到采样信息,造成保护装置出现闭锁的状态,也正是因为如此,在直流接地以后,不能运用拉路的方式检查,只有在保护装置停用以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操作。

3.3 智能设备就地布置运行环境有待改善

随着变电站智能化的推进,交换机以及大量微机系统都开始陆续引入变电站内,就地布置智能设备,不利于设备热量的扩散,设备温升现象比较严重,就地布置大量的智能设备,必然会影响到各自设备的运行环境,使设备的故障率大大增加,为了使得这些设备能更好地运行,应注重智能变电站内环境的改善。

4 智能变电站建设与运维建议

4.1 强化智能变电站的建设管理

智能变电站在运行的过程中,应该始终将安全放在第一位,只有保证更加安全与稳定的运行,才能建设出更加实用的变电站,同时也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工作压力。将设备的装备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当前在变电站运行的过程中,主要应用了普通电流以及电压互感器,在这种情况下,应该优先选用电缆的接入方式,用以采样,有助于降低中间环节,得到更加简化的效果,同时还能让系统的可靠性得以进一步的增强。相关工作單位应该加强对这方面工作的研究,以促进智能化的发展。

4.2 要不断完善智能变电站监控系统的功能

智能变电站在监控画面上缺少一定的标准,这样就会造成监控画面存在不一致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进一步完善智能变电站上报信息的方式,并且对这一方式加以进一步的规范,采用统一的标准对变电站的相关内容进行制定与完善,这样才能促进变电站运行与维护效率的进一步提高,从而保证人们的生活工作不受影响。

4.3 重视运维管理网络交换机等设备

在当前的智能变电站中,如果将几个光纤连接在一起以后,能够起到降低屏柜之间连接的目的,但是也会相应的增加变电站交换机的数量,因为在交换机上一般会具有多个端口,不同的端口连接着不同的光纤,无形之中就为管理与维护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甚至还会造成设备不能正常运行。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对交换机端口的光纤进一步的改良,并且将效果体现在设计图纸上,不能在施工过程中安装设备,以降低粉尘对设备端口的污染,从而让设备不能正常的运行。

5 结束语

总而言之,本文主要对智能变电站是如何进行运行以及维护的问题展开了探讨,从当前的实际情况可以发现,因为智能变电站主要采用的是全光纤式的电流互感器,所以在运行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这就对相应的技术以及工艺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将其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才能实现智能变电站更加安全的运行。当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呈现出高度集成的状态时,就会造成设备的散热效果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因此就会对设备的稳定性产生影响,所以对这些影响因素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刘玙,卜强生,袁宇波,宋亮亮.江苏电网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关键技术应用现状[J].电气应用,2014,14:30-35.

猜你喜欢
智能变电站运维问题
基于GPS的电力运维轨迹定位系统
IT运维管理系统的设计及应用
关于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优化探讨
浅析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运行诊断及其调试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智能变电站过程层二次设备调试技术研究进展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电子政务甲方运维管理的全生命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