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的作用探析

2018-11-09 17:48龚文燕
科学与技术 2018年1期
关键词:抗震设计建筑设计作用

龚文燕

摘要:将建筑设计及抗震设计有机结合是实现建筑物抗震设计要求的必然选择。我国目前建筑抗震设计技术水平不足,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本文阐述了建筑抗震设计的重要作用,分析了建筑抗震设计中易出现的问题,能帮助读者在建设过程中更加注意这些问题。

关键词:建筑设计;抗震设计;作用

引言

建筑抗震设计是建筑设计中一个最基础的要素,只有充分的重视建筑抗震设计才能有效的提高建筑的抗震能力,使人们的生命安全和人生财产免受地震的倾袭,然而现阶段在我国的建筑抗震设计方面还存在有一定的缺陷,从而影响了我国建筑的整体抗震水平。

1 建筑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的作用

建筑设计是建筑抗震设计的基础,建筑设计与建筑抗震设计之间密不可分,只有保证两者实现相互协作,建筑物抗震效果才能有所保障。如果项目建设设计方案已经确定,往往无法对其进行大范围改动,因此如果在具体建筑设计中没有充分考虑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则只能在具体建筑施工中设置加固部分构件方式,使建筑抗震性能得以提升,然而此方法不能充分解决建筑物抗震问题,因此在具体建筑设计过程中,必须全面考虑建筑的抗震性,将各方面工作充分做好,最终全面保证建筑物的抗震性。

2 我国抗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2.1 由于我国科技水平有限,在地质地震等方面的研究不够,特别是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方面,不能准确判断地震成因且对其做出有效预测,对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其间接造成我国抗震设计的发展滞后,缺乏统一规范的设计理念,因而很难实现建筑设计的抗震目标。目前,我国很多建筑工程师缺少对实际情况的具体考量,仅根据数据固有参数进行施工,在设计方面十分欠缺。

2.2 建筑设计与抗震设计不能有效协调

设计完美的建筑图纸相当于完成工程量的三分之一,因此建筑设计图纸对建筑后期具体工作的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目前我国技术水平有限,建筑抗震设计不能有效融入建筑设计之中,使二者协调发展,最大化发挥其作用。因此,不能有效协调建筑设计与抗震设计关系是目前抗震设计常见的根本问题。

2.3 抗震设计与地区实际情况结合不理想

建筑师从国外引进先进的经验和技术,在对实际情况考量不足情况下,盲目进行新技术的应用,其不但没有起到应有的抗震作用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弄巧成拙,破坏了建筑本身的美感,甚至使建筑物在地震时产生扭转作用,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建筑师应摒弃急于求成、缺乏实践精神理念的设计思路,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设计。

3 建筑设计中抗震设计的对策

3.1 重视建筑设计对称性与顶部抗震

设计人员在进行建筑抗震设计时,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标准进行设计,并确保结构设计的规范性和对称性,这样建筑物在大型地震中可维持自身不倒,中级地震中可加以修复,小型地震中可纹丝不动。此外,建筑屋顶抗震设计对建筑物具有较大的影响,一旦发生地震,建筑屋顶过重或过高都会导致建筑物变形,从而影响下层建筑,因此需要加强屋顶的抗震设计。

3.2 科学设计限值控制

抗震设计的限制控制是建筑设计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在设计房屋的楼层数量和建筑高度时,部分建筑在宽度、高度或层数等方面超过规定的标准,给建筑抗震设计造成了一定影响,不利于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因此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要想保证建筑抗震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完美融合,需要科学有效设计限值控制。

3.3 加强节点与构件的质量

4 细部节点与建筑构件的质量直接决定着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因此加强节点与构件的质量十分之必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许多新技术和新材料都被广泛应用在建筑工程中,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节点与构件的抗震性,能够确保建筑物的稳固。

4.1 建筑的平面设计

建筑的平面设计是建筑设计中一个很重点的设计部分,建筑平面设计的好坏会直接影响着建筑的整体功能,同时建筑的平面设计还和建筑抗震设计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要想在建筑抗震设计中充分的运用到建筑的平面设计,首先要充分的注意到建筑的结构质量均衡分布的问题,需要保证建筑结构的对称性,只有保证了建筑结构的对称性,才能有效的避免建筑出现一些扭转的现象。因此,在进行墙体设计工作时,一定要保持结构的均匀性和对称性,对抗震墙进行设计时需要与建筑抗震结构进行相互结合,对于一些刚度非常大的电梯和楼层都需要设置在建筑的中心位置,这样才可以有效的避免建筑结构出现扭曲的现象。总之,在进行建筑结构平面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到结构抗侧力构建的重要性,使建筑的抗震设计与建筑结构的使用功能紧密联合,从而设计出既安全同时又可以满足人们需求的建筑结构。

4.2 建筑的整体设计

建筑的整体设计主要是指建筑的立体空间以及建筑的平面的设计,在进行建筑整體设计时,需要保持建筑的空间和建筑的平面在整体形状是具有简洁性和规则性。建筑设计的平面形状一般可以选用方形,矩形或者圆形设计,因为像方形,矩形以及圆形这种形状设计可以有效的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性。另外,在进行建筑的整体设计时,还需要避免出现凹凸形状的设计,因为这种形状会限制建筑的抗震性设计,同时还会使建筑很容易出现扭曲的现象,因此在进行建筑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到,将建筑的抗震设计与建筑的艺术设计以及建筑所需具备的功能有效的结合,从而设计出优秀的建筑。

4.3 建筑的纵向结构设计

建筑的纵向结构设计主要是指对建筑的结构质量,建筑的刚度以及建筑物沿的高度设计。在建筑进行纵向设计时,需要尽可能的让建筑的刚度同建筑物沿设计形成相对比较靠近的系数,同时剪力墙结构一定要布局均匀,确保剪力墙结构可以沿建筑纵向一直延续到建筑底部,中间不可以形成中断,或者剪力墙无法连接到建筑底部。另外,在纵向结构的设计中,还需要极力避免在建筑楼层设计中,各个楼层出现刚度不均匀的情况,从而有效的避免建筑扭转情况的发生。

4.4 屋顶建筑的抗震设计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进行超高层或者是高层建筑的设计时,整个建筑设计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屋顶建筑的抗震设计。就目前建筑抗震设计情况来看,很多的建筑设设计在屋顶设计上海存在着一些缺陷,例如,建筑设计的屋顶设计相对比较重或者屋顶设计过高,不论是屋顶设计较重还是屋顶设计过高都会使屋顶建筑很容易形成变形,使建筑的抗震性能减弱,尤其对屋顶下的建筑造成巨大的损害。再比如,有些建筑的屋顶之下的中心和屋顶建筑的中心完全不在同一条直线上,这就会导致受力不均,一旦发生地震,就会使建筑发生非常剧烈的扭转现象,抗震效果非常不明显。因此,在进行建筑的屋顶设计时,需要严格的控制建筑屋顶的高度,一定不能过高。

还需要选用强度较高,刚度均匀并且质地较轻的材料,同时要保持屋顶之下的建筑同屋顶的重心形成同一条直线,从而有效提高建筑的抗震性。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伴随着国家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也在不断的发展,在建筑行业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的意识到建筑抗震设计的重要性,在建筑抗震设计中有效的融入建筑设计的一些理念,从而有效的提高建筑的抗震性,从而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华.建筑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的价值与作用[J].品牌(下半月),2014,11:160.

[2]严朝宗.建筑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的作用分析[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10:40.

[3]盖希君.浅析建筑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的作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3:196.

[4]宫玲君.论抗震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意义与策略[J].科技风,2009,16:136.

[5]李延萍,赵冰.论建筑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的重要性[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09:2.

猜你喜欢
抗震设计建筑设计作用
安东尼·高迪建筑设计研究
叙事思维下的建筑设计与表达
传统建筑设计元素在现代商业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剧院建筑设计指南之哥本哈根歌剧院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要点探析
楼梯间的抗震设计问题
高层建筑工程的抗震设计分析
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分析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