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鑫
摘 要 目前高校思政政治课程教学的方法还是较为单一,课程内容不够丰富,许多学生表示对课程学习缺乏兴趣,课上教学也只是死记硬背,忽略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育部门针对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现状提出了与时俱进的方针,即强调思政教学的多变性,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实施授课,不断扩充教学内容,将经济、政治、文化、科学等都融入其中,用常新常变的观点看问题,落实课程改革方案。本文就以“与时俱进”为核心,简单阐述一下如何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教师方面开展变革,让教学方案更加符合现代化特点。
关键词 与时俱进 高校思想政治课程 改革方案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8.07.038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methods of teaching polit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still relatively simple, and the content of the courses is not rich enough. Many students express their lack of interest in curriculum learning, and the teaching in class is just rote, ignoring their enthusiasm for learning.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the education department put forward the policy of advancing with the times for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urriculum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hich is, emphasizing the variabilit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implementing lectur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udents, and continuously expanding the teaching content. Integrate economics, politics, culture, science, etc., and look at issu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stant change and implement curriculum reform programs. This article takes "advance with the times" as the core, and briefly explains how to carry out changes from the curriculum, teaching methods and teachers, so that the teaching program is more in line with modern characteristics.
Keywords advance with the times;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reform plan
进入21世纪以来,社会经济迅猛发展,国际形势出现了新的变化。从某种意义上而言,经济愈是发展愈需要健全的文化做后盾,全体人民也更应该提高思想政治修养。据调查显示,我国百姓的整体素养有下滑的趋势,而作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高校学生的整体素养就显得更为重要。大学生是国家的优秀人才,承担着发展建设的重要使命,也是学生走入社会最关键的一环。以往的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偏重理论,给学生提供的实践机会较少,教学的方法相对单一和落后,可以说思政教学的效果不够明显。在新的教学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提出了改革的新对策。教育部门也颁布了新的改革方针,即通过完善思想政治课程,制定健全的教学方案,并将其与学生的实际结合起来,摆脱以往教学的固有弊端。当然,思想政治课程改革方案的实施必须从多个角度出发,不断强化教学,探寻一条科学、高效的模式,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1 思想政治课程设置要与时俱进
所谓课程设置的与时俱进,主要是指教学内容应该走出传统的局限性,不仅仅是要安排开展以马克思为主的学习内容,还要结合国际和国家形势加入全新的时事政治,如十九大会议内容、习近平关于教师素养的讲话等,并将自然科学、经济学、政治文化等学科都融入其中,通过丰富多样的内容完善教学,培育学生良好的修养。
1.1 加入党的最新思想
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了十九大会议。作为中国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是大学生行动的指南和学习的方向,在思想政治课程中加入这一新内容也就成为了课程改革方案的必经之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国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必经之路,也是十九大会议的主题。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也要以此为核心,坚定学生的伟大理想,鼓励学生不断奋进,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从而让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与时代接轨。
1.2 加入时事政治
伴隨社会形势和国际竞争的逐渐加剧,了解国家动态信息,明确时政消息,就成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学习的主要内容。同时,不断加入最新的时政消息,也是创新教学,丰富课程内容的主要办法,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课堂与社会更紧密地联系起来。具体而言,教师可以根据当前国内外大事小情,将重要的国际动态消息融入课堂教学。如,“复兴号”的运行、水下航母、一带一路、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英国启动“脱欧”等等。通过这些国内外大事的融入,能够让学生对国际发展有一个新的认识,并在了解这些事件的同时增长知识,对国家大事给予关注,树立国家自豪感。
1.3 加入民生信息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体,政府工作的宗旨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与时俱进的开展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改革方案,培育大学生的民族使命感和责任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就必须将教学与民生消息结合起来,通过一些民生热点话题让学生了解社会,从而产生远大的志向,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新理念。例如,2017最受关注的杭州保姆纵火案,教师可以以该事件为切入点,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对目前基础设施和民生问题进行全方位的思考,将思想政治课程与其紧密结合。
1.4 加入新科学和新技术
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不仅仅涉及到党的政治思想,还与经济、科学技术等文化内容密切相关。坚持与时俱进和创新教学,就是要改变思想政治教学的固有模式,设定最新的课程方案和计划,特别是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入科技和文化内容,明确各国的新章程,彰显教学中的人文性特征。
2 教学方法要与时俱进
与时俱进是不断进步、积极创新的关键。以往的教学模式过于保守,教师在教学中占主导地位,“填鸭式”的教学只会让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程产生厌学情绪,很难调动对学习的热情。因此,坚持与时俱进,根据课程内容设计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才是走出局限性,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也有助于让学生有更多的收获。
2.1 互动教学法
教学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积极配合。同时,主客体之间的积极互动,共同沟通以及多样化的教学,才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思想政治教学应该是从学生内心树立的对学习的兴趣,单一不变的教学方式只会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无法实现动态教学。运用好互动教学法,有助于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当然,主客体互动教学法采用的具体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提问式、作业式、讨论式、辩论式等等。例如,在提问过程中,教师可以明确学生的学习状况,对他们的不足有一个充分的了解。而讨论式则能够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给学生发言和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从而在博弈之中锻炼思维。
2.2 听说读写全面教学法
听说读写是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全新方法,它注重对学生多种能力的调动。“听”是指教师可以通过视频资料、新闻报纸、图片等方式,着重讲述与学生息息相关的政治环境。“说”是指要求学生发言,可以是个人的不同观点,也可以讲述周围的新鲜事件。“读”对于政治观点性的部分,作为国家的基本国策,可以采取读书的方式进行,要求学生每人读一本书,并完成读书报告。“写”即要写事件、写体会、写意见、写收获。总之,在高校思想政治实际教学中要通过锻炼学生听说读写的全面能力,不断向学生传授思想政治教学的内容,培育学生的综合素质。
2.3 心灵教学法
思想政治教学应该直达心灵,通过愉悦舒畅的方式授课,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产生共鸣。因此,在师生之间达成共识,并以公正、公平的方式实施授课。另外,在教学中要走出枯燥教学模式,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安排好课程内容,准备充足的资料和案例,从而构建一个灵活高效的思政课堂。
2.4 信息设备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和现代化设备的更新,将以计算机为主的网络设备与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结合起来,就成为了大势所趋。它能够将抽象的理论化知识变得生动和形象,让学生通过小视频、动画等方式更好地理解知识。另外,信息技术的优势之一还包括资源丰富,学生可以在网络上搜索想要的信息,然后和同学们进行讨论,并在线上进行互动与沟通,让教学变得更加畅通。
2.5 课程的考核方式也要与时俱进
课程考核是教学的重要一环,有助于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状况有一个了解,教师也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改革教学。同时,科学合理的考核方式,才能真正检验学生的思想情况。传统的考试方式已经明显不符合现代思想政治课程的教育体系,不利于学生客观地认识自己。所以,在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改革教学中应当设立新型的课程考核模式。通过一段时间分析,我们可以采取小型辩论、案例分析、时事评论等方式取代传统的课程考核方式,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进行训练,潜移默化地培育学生正确的思想,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
3 思想政治课程教师要与时俱进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他们的综合素养,教学能力,以及对课程的理解程度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与时俱进的教学就是要站在教学的最前沿,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设置课程,以最有效的方式来学习。
3.1 提升语言的艺术性
语言是教学魅力的主要展示方法,师生之间无法积极沟通,讲课的语言不够生动和规范,自然难以建立高效课堂。同时,教师最主要的职责就是传到、授业和解惑,唯有彰显语言的特点,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教师的教学水平以及他们掌握课堂教学的情况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率。对于学生而言,教师的一言一行对他们有着深刻的影响,如果教师一味的说教,就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厌烦情绪。因此,要提高教学的效果,让课堂引起学生的共鸣,就必须培养教师良好的语言修养。教师要不断增强自身的语言基本功,教学中使用普通话讲课,并用得体、合理、公正的语言与学生开展沟通学习,增添课堂的魅力和感染力。
3.2 教学方法的完善与延展
上面已经提到了关于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思路,以及教学内容的健全和完善。同时,作为教学的责任人,教师不仅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实施教学,开展多样化授课的模式,还要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走出固有教学的局限性,真正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教学。例如,在实际授课中可以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结合学生的特点开展教学,运用游戏教学法、小组讨论学习法等丰富多样的方式来教学,提高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3 不断提升教师个人的思想政治水平
高校思想政治課程改革最根本的一点是创新教学,而创新的根本就在于教师素养的提升。在学生心目中,教师就是他们学习的榜样,他们言行也会影响学生的行为和道德修养。因此,在改革课程方案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才是根本之策。对此,学校可以为教师提供学习的机会,通过“走出去”调动教师自我提升的意识。学校还可以定期开展集中学习,开展公开课教学活动,让教师之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另外,为了组建一支高素质的教学队伍,校领导可以制定健全的薪酬奖励制度,为优秀教师提供外出学习的机会,突出思想政治教学的作用。
3.4 增强个人魅力
教师的个人魅力是最好的教科书,没有魅力的教学就如一潭死水,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势必会降低,影响课上的活跃性。对于学生而言,教师始终是他们学习的榜样,学生会以教师为标杆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如果教师言行得当、合理,学生自然能够更有效地去学习,相反则会给学生带来不好的影响。所以,教师的学识要渊博、要博学、要有涵养,同时要有个性,善良、宽容、与学生荣辱与共,并用得体的行为指导教学。这样的人格魅力自然会感动学生,比学生单纯的理论学习,以及思想政治的背诵教育效果都好。因此,教师要不断提升自我,在业余时间对读书,明确党中央的最新思想和政治理念,学习历史文化知识,并与学生进行积极的沟通和交流。在穿衣、形象、语言表达上也要表现得体,通过富有张力的表達提高自身的人格魅力。
4 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的教学背景下,高校教学必须转变固有理念,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实施授课,走出传统教学的局限性。作为学生道德修养培育的主要课程,思想政治教学的重要性不可取代,现实思想的缺失也不容忽视。因此,思政课程改革的方案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发挥与体现人格魅力、哲学理性、丰富情感、至真诚信相符的教育观念,让课程教学的内容、方法以及教师的修养文化都更加与时俱进,为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高海媚,彭春林.优化馆藏结构,提高馆员素质,实现资源共享[N].新华书目报,2015-06-26(A07).
[2] 打造一流管理培育一流英才——前进中的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J].东西南北(大学生),2005(5):18.
[3] 陈丽娜,冉福星.理工类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探微——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为例[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6):157-158.
[4] 王素玲.与时俱进和合而兴——改革开放以来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之管见[A].安徽省哲学学会.安徽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学术年会哲学学会专场——“科学发展观与安徽崛起”论坛论文集[C].安徽省哲学学会,2008:4.
[5] 易启洪,刘汉一,姜木枝,黄建伟.与时俱进,积极推进高校新一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来自江西农业大学的报告[J].中国教师,2007(S2):91,35.
[6] 柳碧红.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高校思政工作的启发[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3):71-73.
[7] 王重贤.以思政课教学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4):68-74.
[8] 王金凤.实施视阈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探析[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4):52-54.
[9] 郭海燕.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研究[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4):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