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江伟
摘 要: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的科技水平不断提升,玉米种植技术也随之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高产种植技术不断优化。以河南省为例,河南省是中部地区的粮食大省,玉米种植技术对于河南省的农业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在一些地区高产种植技术还没有完全普及,这对于玉米种植业的发展有着不小的影响。本文就相关问题进行详细的论述。
关键词:玉米高产;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S435.1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0632065
1 玉米高产种植技术
1.1 科学选种
在玉米种植过程中,提高产量首要措施就是要科学选种,我国的玉米品种众多,在不同地区由于气候、环境等因素的差异,所选择的玉米种子也不尽相同,因此,在选种玉米种子的时候,农民必须要慎重选择,要结合多个生产厂家的玉米种植情况进行对比购买。在一个区域内的地理环境直接影响着玉米种子的生长趋势。以河南省为例,该地位处我国中部地区,平原面积广阔,水资源也较为充沛,比较适合玉米种植,其种植面积也比较广。但是,在具体的种植过程中,不同县市区的种植情况也会存在细微的差异。因此,在选种的时候,农民也要学会结合自家的地块,对所选择的种子进行准确判断,保证种植质量。
1.2 合理播种
在選择好合适的玉米种子之后,播种工作的开展也十分关键,播种的早晚等都会对玉米的产量质量等产生影响。种植玉米时要学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种植。根据多年种植情况调研,南方地区的玉米种植时间要早于北方,其主要受益因为南方气候相对来说比较湿润,多在3—4月份开展玉米种植,而北方地区的天气比较寒冷,气候干燥,因此,玉米种植时间也需要相对推迟,多是在5月中旬进行,种植时间上的差异也会对玉米的成熟期产生影响。河南省地处中部,在气候上更接近于南方,因此,可按照南方的种植时间进行播种,但是在种植时也不乏一些气候特殊地区,需要依照北方地区的种植习俗开展相关的种植工作。总的来来说,种植时间早,可以增加玉米的种植次数,对于玉米的产量提升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1] 。
1.3 加强种植管理工作
在种植玉米期间,应用高产种植技术时,还需要注重平时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玉米在生长期间对外部环境的管理要求比较高,如在玉米拔节和抽穗、灌浆时期都需要较多的养分和水分,在种植期间必须注意做好相应的管理工作,保证在生长的关键时期各方面养分充足。而且,在玉米种植期间,种植密度也会对其生长产生影响,种植过密可能容易出现弱苗和病苗,这样必然会对玉米的生长产生影响。由此可见,加强种植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2 玉米病虫害防治措施
2.1 大斑病及防治措施
大斑病是玉米生长期间经常会遇到的一种病害,其主要症状表现为玉米的叶片出现大小不同的斑块,随着病情的加重,可能会危及玉米的包叶,病情进入到中后期,玉米的根茎会变成黄褐色,叶子会逐渐干枯凋零。
在防治大斑病时,主要防治措施有以下几种。农民在选择玉米品种时需要注意,要选择抵抗大斑病性能强的玉米品种;在选种工作结束之后,则应当注意做好翻地工作,尽可能地抑制大斑病的发生条件;农民在进行田间管理时,如果看到玉米上出现了白斑叶片,要及时摘除,并喷洒相应的药剂,避免出现交互传染。
2.2 病毒病及防治措施
玉米在生长期间还面临着病毒病的病害,该病毒又被成为矮花叶病,其主要表现为在玉米生长的关键时期,花叶出现形态上的变化,如花叶上出现绿色的细条和圆点等,随着细条和圆点的增多,玉米叶子也从绿色逐渐转变为黄色。
防治措施有如下3种:可以通过生物防治,如可以利用一些能够破坏病毒的细菌,破坏病毒结构;化学防治方法,定期喷洒相关的药剂,在玉米生长的关键时期做好预防工作;在种植玉米期间加强田间管理工作,及时地对相关的病害进行预防,提高预警能力[2]。
2.3 玉米螟的防治措施
玉米螟会在玉米叶子上进行钻孔,在钻孔之后,玉米螟会进入到玉米苗的心叶上,对玉米的长势造成恶劣影响。在对玉米螟进行防治的过程中,农民可以掌握玉米螟的生长环境和生长习性,在玉米螟突发季节进行人工捕杀。农民也可以引进一些玉米螟的天敌,如赤眼蜂等进行物理控制。为了提高玉米的防虫害能力,农民在选种时应该选择抵抗性较高的玉米苗,并定期对玉米苗进行药物喷洒的防治工作。
玉米产量和质量高低与种植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措施息息相关,在具体的种植工作开展工程中,农民群众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提升自己的种植技术和水平,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做好种植工作,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玉米种植业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李玖玲.玉米高产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措施研究[J].中国农业信息,2017(8):86-87.
[2]王军.玉米高产种植技术与病害预防控制措施[J].科技经济导刊,2017(20):153,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