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彩霞
摘 要:玉米是屯留县农作物主要种植品种,玉米的产量高、适应性强,营养丰富、食用价值高,并且随着畜牧业和粮食加工业的发展,玉米的需求量呈稳定增长的趋势,因此,发展绿色玉米高产创建技术,对提高玉米生产水平、促进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以及农民增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玉米;高产;绿色种植技术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0632035
1 绿色玉米高产创建的技术措施
1.1 选地、选种
绿色玉米生产基地应选择在生态环境良好、空气清新、水质纯洁、土壤未受污染的区域,尽量避开工矿区、重金属区、繁华都市、交通要道等有污染源的地块,并且要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保水保肥性能好的地块,前茬为大豆、小麦、蔬菜、马铃薯较好。选择推广早熟、高产的玉米品种,如强盛388、大丰30、路玉36、屯玉99等,推进专用品种区域化种植,严格控制越区种植,改善玉米品质,提高商品玉米质量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1.2 加强玉米病虫害综合统治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农业防治为主,应用抗、耐病品种,建立合理轮作制度,减少玉米病虫害发生。推广物理、生物防治技术,降低农药残留,提高玉米品质。
1.3 推广平衡施肥技术
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适当增施磷、钾肥,辅助微肥,提高肥料利用率。
2 主要栽培技术
2.1 精耕细作 注重保墒
前茬为低杆作物时,收获后应立即进行秋深耕,耕深25cm以上,并结合秋深耕每667m2施入4000~5000kg农家肥,耕后耙耢保墒,秋深耕可以使土壤有较长的熟化时间,同样可提高土壤肥力。达到土壤细碎无坷垃、上虚下实,平整地面,减少由于坷垃造成的透风跑墒,而且耙耢后表层形成较薄的干土层,减少了下面土壤水分的蒸发,有利于出苗。
2.2 秸杆还田 培肥地力
由于近年来牲畜养殖业减少,农家肥普遍不足,前茬作物大多数为玉米,应充分利用其秸秆量多的优势,玉米收获后及时进行秸秆直接还田或秸秆覆盖,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地力,弥补农家肥不足的问题。秸秆直接还田,要求在作物收获后将秸秆直接粉碎结合深耕翻入土中,粉碎长度约5~10cm;并每667m2施用尿素6kg,利于秸杆腐烂。秸秆覆盖。一般玉米联合收割机收获的地块秸秆直接粉碎并覆盖于地表,为防止冬季大风刮走秸秆,需进行浅旋耕,使大部分秸秆埋入土中。人工收获地块要进行秸秆粉碎并使其均匀覆盖于地表,来年早春进行深耕还田,起到保墒增温的作用。
2.3 选用优种 抗病高产
选择玉米品种时要因地制宜,选择适宜当地种植品种。比如,北方春播是晚熟玉米区,一般要求品种植株中等、紧凑、耐密植;在抗病性要求抗丝黑穗病、黑粉病、大斑病和青枯病,因此,抗病性是选用优种的必备条件,要因地制宜选用抗逆性强、增产潜力大的优良玉米品种;并耐低温、在春季低温下发芽生长快,后期灌浆速度快,在秋季早霜前能完全成熟。
2.4 适期播种 合理密植
要做到“五分种、五分管”玉米才能优质高产。当5~10cm地温稳定在10℃时即可播种,播种深度为5~6cm,屯留县一般在4月15日—5月1日为最佳播期。采用机械(或人工)精量播种,根据地力水平和品种特性一般每667m2留苗3500~4200株。播后采取轻镇压,随种随压。通过镇压,有利于下面水分上升,使种子吸水发芽出苗。高肥水地块适当密植,低肥水地块适当稀植。
2.5 科学施肥 氮磷配合
根据土壤供肥水平、玉米需肥规律(玉米每生产100kg籽粒大致需要N:P:K=3:1:2~2.5)和产量指标来确定合理的氮、磷、钾施用量。玉米是一种喜锌作物,每667m2应施用1~1.5kg锌肥。在施用底肥时,磷肥全部作为底肥、60%氮肥做底肥,40%氮肥用作追肥。锌肥可用来拌种。
3 加強田间管理
3.1 查苗补苗、中耕除草
出苗后要及时查苗补苗,确保苗全苗齐。玉米苗期中耕除草具有提高地温、消灭杂草、促下控上,增根壮苗的作用。建议采用机械或人工方法除草。
3.2 追肥、花粒期管理
大喇叭口期是玉米生长最快的时期,结合中耕培土每667m2追施尿素10~20kg,以加快茎叶生长,促进穗分化,这个期间应进行去分蘖,追肥灌水、中耕培土。花粒期以保根、保叶、促进灌浆、增加粒重为目标。通过田间管理,尽可能维持根和植株的活力,提高结实率和粒重。在示范田里,采取了追肥和喷施叶面肥,浇水等措施。为促进玉米的粒多粒重,应增施攻粒肥,每667m2补追尿素10kg,并进行浇水。玉米开花灌浆期是一生中需水量最多的时期,有条件的地块应在这个时期合理灌溉。
3.3 适时收获
当玉米茎杆变黄,苞叶干枯黄白并松散,籽粒变硬发亮,玉米穗截面乳线消失,籽粒脱离层黑色形成即可收获。收获后要及时晾晒,当籽粒含水量达到14%以下时,及时脱粒清选入库,在避光、低温、清洁、干燥、无虫害的条件下安全贮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