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桂霞
摘 要:水稻优化施肥技术主要是利用测土配方技术,结合水稻优质品种选择、标准化栽培、测土配方施肥、病虫草害綜合防治、水稻节水增温、水稻钵育摆插等技术,用以提升水稻综合生产能力为核心,促进水稻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关键词:水稻优化;施肥技术;促进
中图分类号:S14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0632018
1 推广前景
水稻优化施肥技术来源世界粮农组织关于水稻施肥技术提出的SSNM施肥设想。该技术节本增效,效果显著,经济效益好与常规施肥比,平均每667m2增产11.2%,每667m2产量可达630kg。并可显著地防止水稻倒伏,减少病害发生。实现了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因此水稻优化施肥技术具有重大推广价值和广阔应用前景。
2 技术创新点
2.1 前氮后移
常规五、六叶时期施肥追施的N肥,转移到7.5~9.5叶时期施肥,使肥效发挥在以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为中心的时期,可以明显减少颖花退化,此时由于水稻各器官已分化完成,植株形态基本定型,施肥不会对株型和群体产生大的影响,且在争取大穗上有其重要作用。解决了分蘖末期和拔节之前氮素水平过高,易造成无效分蘖过多,群体结构变劣,基部节间过长,抗倒能力减弱的后果。
2.2 叶龄数确定施肥时期
确切掌握水稻的生育期是一个技术难点,在优化施肥技术中,根据水稻叶龄确定水稻生育进程,克服了以往无法找准水稻生育期的问题,使追氮时期更加准确,为不同水稻品种按生长发育阶段进行氮肥调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2.3 空白产量确定施肥量
空白产量是不施用任何肥料的地块所获得的田间产量,是土壤自身提供给作物养分获得的产量。目标产量减去空白产量所得的产量是要通过肥料来满足,这种方法简便宜行,只要农户获得上年度的空白产量,就可指导自家明年的施肥水平。
3 主要技术措施
3.1 水稻优化施肥技术
采用倍丰测土配方水稻专用肥营养套餐,在本田分底肥、返青肥、穗肥分别施用,保证施肥与生育期需肥相一致。全生育期采用水稻优化施肥技术,氮肥使用量减少50kg/hm2,钾肥使用量增加50kg/hm2。
3.2 水稻优质品种选择
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认真咨询,注意品种选育地所在的生态区和当地的差异程度,除生育期外,还要了解品种叶片数、所需活动积温等,确保安全成熟。提倡品种熟期选择宁早勿晚。
3.3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通过标准化采集土样测定土壤养分含量,经过对土壤营养诊断,按照作物需要的营养需求,在农技人员的指导下科学施肥。
3.4 水稻节水增温技术
通过修建晒水池对灌溉水进行增温,促进水稻早熟、提高水稻品质。晒水池衬砌修理400m2,可提高地温3℃左右。
3.5 病虫草综合防治技术
水稻苗床的主要病害有青枯、黄枯、干枯。
青枯发病于两叶一心前后,原因有2种:生理性的。因温度、水分不适宜,预防方法是浇透底水,控制温度,适时揭地膜;病菌浸染。诱因是肥料使用不合理,预防方法是按时施用肥料,使苗床维持适宜的酸碱度。同时进行药物杀菌。
黄枯大多发生于一叶一心至两叶期,原因有肥害,预防方法是不超量施肥,因肥导致的僵苗可灌水缓解。对于病菌引起应及时进行药物防治。干枯:发生于三叶期以后,是因为水分供应不足,预防方法是保证水分供应和温度管理。
3.6 水稻钵育摆插技术
采用钵盘育苗,水稻秧苗带土下地,缓苗时间短,秧苗根粗、分蘖率高,抗病虫害、抗冷害、抗倒伏。机械插秧的地块通风、透光好,减少病害,生长旺盛,抢积温,早成熟,有效成熟大穗多,籽粒饱满。
4 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4.1 经济效益
项目区平均每667m2增产水稻63.3kg,水稻结实率提高3%~8%,千粒重增加0.6~1.1g,实施面积6667hm2,项目应用后平均每667m2产量达630kg,增产11.2%,总增产12580t,增加产值3145万元。
4.2 社会效益
水稻优化施肥技术是稻作生产的一次施肥技术创新。通过本项目的建设,可使水稻优化施肥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技术普及率得到较大提高,并可带动示范区内外的2万hm2水稻生产技术得到提高,产品质量得到提高。
4.3 生态效益
水稻优化施肥技术按目标产量确定N、P、K的用量,采用保护性的施氮技术,避免某一养分过多,出现负积累,特别控制氮素营养过多,防止水稻倒伏,减少病害的发生,提高水稻品质。生产技术及产品符合国家绿色水稻生产规定的标准,生产过程对环境无副作用,可有效地保护环境,具有较好的生态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