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究

2018-11-09 10:27周文超
内蒙古教育·科研版 2018年8期
关键词:图书馆学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

周文超

摘 要:信息技术的普及与应用,对图书馆馆员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增强就业能力,提高技术本领,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学者们积极探索图书馆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新模式。通过树立以主动学习与探究为核心的教学理念,完善以培养实践能力为导向的课程体系设置,建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构建以需求为导向的教学实践平台等,为培养图书馆学专业应用型人才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图书馆学;实践能力;应用型人才;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8)07B-0107-02

一、研究现状与意义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和实践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培养应用型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是高校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在高校中开展实践性教学是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一环。在“互联网+”时代,各种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被广泛应用到日常教学中,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形式。“翻转课程”“微课”“慕课”,打破地域界限,有效地拓展了学生的专业视野。现代教育正从以教师、教材、教室为主的知识灌输过程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驱动,交互式的网络化知识探索、重组与创造过程。

图书馆是基于知识集合和知识密集型工作的服务机制,面临着知识创造、传播和利用环境迅速变革带来的巨大挑战。这些变革为图书馆履行使命、扩展能力、提升贡献提供强大推力,同时又将影响到员工的生存形态。

现代信息社会对图书馆学专业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图书馆的工作尤其是基础性业务工作如文献编目、分类标引、阅览服务等工作,都需要较强的专业理论知识与技术功底。

不论是为了适应图书馆发展的现在与将来,还是跟进现代教育的变革,探索图书馆学本科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模式,都有其必要性。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有利于增强就业能力,提高竞争力,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二、创新图书馆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

根据本校本专业培养方案、培养目标以及教学实践,基于开展过程性评价的教学模式与教学管理改革需求,图书馆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应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导向,鼓励学生形成探索式学习。

(一)树立以主动学习与探究为核心的教学理念

培养应用型人才首先要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培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思考,给学生创造独立自主的学习空间,培养完成工作的独立性与自主性。重点完成从被动学习到主动探索的学习习惯养成。课堂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的参与,学生积极参与到课程之中的教学模式,会使学生遗忘的信息量更少,学习效果更好。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角色互换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通過角色扮演培养对未来职业的情感认同。实践不只是一种动作,更是一种思维品性的显现。实践也不只是单纯的技能组合,它永恒地包含着主体的内在价值要求和态度。实践能力培养的过程中,缺乏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教育情感态度的体验和强化,行动能力难以提高。

学生参与理论知识的教学过程、实践练习的操作过程,在过程中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无障碍交流与沟通,通过授课过程中的积极参与,强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结合实践引发兴趣,开启主动探索的学习模式。一方面,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指导实践工作;另一方面,通过实践环节检验理论知识的学习效果。学生在学习实践中深度参与教学,进行自我教育,内化教材内容,多维度、多视野呈现教材逻辑,拓展视野,增强实践能力,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认知、认同、运用。

(二)完善以培养实践能力为导向的课程体系设置

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使社会对图书馆馆员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图书馆学的本科教育,完善以培养实践能力为导向的课程体系设置是开展实践性教学、提高实践技能的关键环节。

一方面,要注重传统图书馆学专业课程的讲授与实践,保障完成图书馆基本业务工作。首先,增加本专业实践性较强的必修课程、课时、学分,如必修课程文献编目、文献分类、信息检索等。其次,增加实践教学的课时数,加大必修课程中实践教学所占的比重,创新实践练习方式以及多样的实践平台等方式。最后,通过过程性评价的考评方式,强化不同课程对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

另一方面,为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注重知识拓展,增设实践性、技术性、应用性较强的专业选修课程,培养实践性学科专业人才。调整教学内容,将大学生的心理需求、职业发展需求和社会发展需求三方面与图书馆学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密切结合起来,通过专业选修课程对实践环节知识的理论拓展,拓宽学生视野,提高综合素质,完善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导向的课程体系设置。

(三)建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功底,但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以培养图书馆学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核心,突破原有的以“教”为中心的、单一的教学模式,建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一方面,在理论知识的教学中,为便于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与实践相关的知识点配合相应的事例进行详细说明,并通过配套的练习进行及时强化。由于课上时间有限,举例说明难以达到面面俱到,课上教学强调重点、难点的理解与掌握。

另一方面,为避免纸上谈兵,创新课下实践形式,以期达到举一反三、增强实践能力的目的。课下的练习是全方位、立体、多样的。除了相应的练习题,通过到图书馆观察、找寻、记录相关知识点的内容,完成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与理解,如,记录图书馆上架书籍的分类号,尤其是分类号特殊的、复杂的;记录多个相近的索书号,以此观察图书馆图书的排架顺序;观察文献的题名页、版权页、封面、封底,以记录文献内容特征和形式特征强调信息描述课程的作用及意义。通过对图书馆上架书籍的观察,结合课上所学知识,在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思考的同时激发其对所学课程的浓厚兴趣。

在能力培养型教育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接触的不仅包括与内容相互关联的书本知识,还有各种现实情境、问题、项目,以及为完成作业而接触的其他参考资料等,以及由此而培养的综合素养。

(四)构建以需求为导向的教学实践平台

图书馆的发展受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影响,呈现出区域发展不均衡、图书馆员知识服务技能不全面等特点,通过调查了解内蒙古地区各类图书馆人才需求情况,对比国内本科院校图书馆学专业人才培养方式与现状,借鉴其经验,开展我校图书馆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究工作,构建以需求为导向的教学实践平台,培养实践型图书馆学专业人才。

首先,打造教学过程中的实践平台。在课程内容设置上,增加实践环节,努力实现教学手段多样化,积极开展“直观教学”“场地教学”等活动,提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参与性。

其次,强化各学期间见习考查实践。充分利用各学期间的见习时间,在此阶段结合不同年级所学理论知识,通过指导教师、高年级学生、实习基地的教师基于真实工作情境的经验介绍、体会分享等作出指导;加之自身观察、记录、完成活动与任务,增加对图书馆工作的认识,提高对图书馆学专业的认同度。

再次,开启假期自主实习模式。在各学期寒暑假期间,以学生各自家乡的区县图书馆、社区图书馆为实习地点,尝试完成义务实习。

最后,完成专业实习实践活动。大四的专业实习也是本科教学工作中的关键一环,以教学单位为主体联合各地区各高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为学生打造长期的、稳定的实习基地,构建以需求为导向的教学实践平台,促进与兄弟院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及相关科研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充分发挥产学研用协同合作,加强对实践平台的搭建、示范基地的建设,为满足图书馆的人才需求,毕业后顺利接轨就业,创造坚实的保障。

各阶段不同实践环节,指导教师应给予不同的指导,指导内容应涵盖专业态度的形成、理论知识的转化、专业能力的提高和具体行动的实施。指导教师需重点关注实习生的情感态度投入、理念提升和能力的提高,并将协调实习生之间的关系,促成师生之间、实习生之间、实习生与实习单位指导老师之间三方的和谐共进。构建以需求为导向的教学实践平台,通过各阶段不同的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小结

在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在对过去5年政府工作总结中,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部分中,补充了强化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在2018年政府工作的建议中,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导向,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加快“双一流”建设,支持中西部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大学。扎实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完善区域发展政策,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把各地的优势和潜力充分发挥出来。

随着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的发展,“互联网+”深入到各行各业,图书馆馆员工作被取代的说法成为这个行业的隐患,使得部分馆员工作没有安全感,对工作产生恐慌,技术不足恐慌、生存能力恐慌,这种隐患对图书馆的发展是不利的。面对后图书馆时代的到来,应积极适应知识服务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技术本领,克服技术恐慌。所以,应循序渐进地将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推行到图书馆学本科教学中,通过教学改革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提高专业实践能力,从而增强图书馆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与工作水平,保障高质量的图书馆馆员队伍建设以及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晓林.颠覆性变革与后图书馆时代——推动知识服务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8,(1).

[2]蒋红斌.论“四维整合”的教育专业实习指导——基于科学实践观视角[J].大学教育科学,2016,(5).

[3]何洪兵.“概论”课教学中的“主體缺位”现象和教改策略[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6).

[4]于斌斌.教育模式对中学生个人信息世界的作用机理研究——基于中英两种教育模式的比较[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8,(1).

[5]刘宝瑞.图书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要素分析[J].情报资料工作,2011,(1).

[6]全丽娟,王文娟,束漫.我国图书馆学教育与就业问题的思考[J].图书情报工作,2010,(17).

[7]束漫,苏福.我国图书馆学教育与图书馆学学生就业问题专家访谈录[J].图书情报工作,2010,(15).

[8]李卓卓,唐琼.近五年我国图书馆学专业本科招生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J].图书馆建设,2008,(7).

猜你喜欢
图书馆学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
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探索研究
高校单片机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探讨
浅析应用型人才培养下的物理教学改革
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模块化教学研究与实践
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刍议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
品德教学利用微课开展预学的实践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寂寞与喧嚣:当代图书馆学研究现状剖析
中国图书馆学之当下:反思与瞻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