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是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家电产品,尽管温度低,但冰箱里也是有细菌的。为了个人健康,一定要遵循世界卫生组织的“食品安全五要点”:生熟分开、保持清洁、烧熟煮透、安全温度、安全原料。
冷藏不代表能“灭菌”冰箱需要定期清洁
嗜低温细菌可以在0℃~5℃甚至更低的温度环境下存活,而未加工的食材,如生鲜的蔬菜、水果,尤其是肉类、家禽、鸡蛋和海鲜均带有细菌,即使加工好的食品,如酱卤类、烧烤类、凉拌莱、糕点类、鱼生类等食品也是带菌的。若食物杂乱堆放,则大大增加交叉污染的概率。即使存放冰箱,也不能起到“灭菌”的作用。冰箱的低温,顶多是令细菌繁殖速度放慢而已。
因此,剩菜剩饭从冰箱取出后需充分加热后才能吃。冰箱内取出的、不能再加热的食品,应在室温下放置一段时间后再食用。
沙门氏菌 主要来自于鸡蛋肉类
沙门氏菌具有一定的嗜冷性。0℃~4℃往往只能抑制其生长,一旦将冰箱里的食物拿到常温下,这种细菌就开始滋生、繁衍、活跃起来。一般常温下两小时,就会繁衍出足够多的数量。
志賀菌 来自于蔬菜和水果
志贺菌病也叫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一旦感染这种细菌,经1~3天的潜伏后,会突然发病。有发热、腹痛、水样腹泻等症状,甚至出现休克。
李斯特菌 乳制品最易被污染
李斯特菌是一种嗜冷菌,在5℃~45℃都能生存,最容易污染的食品为乳和乳制品、肉和肉制品、蔬菜、沙拉、海产品和冰淇淋等。
李斯特菌主要易感人群为孕妇、新生儿以及免疫功能低下者。感染此菌后的3~70天产生临床表现。健康者临床表现和流感相似,轻者为腹泻、腹痛、发热,重者可导致败血症、脑膜炎。
耶尔森菌 感染后为“冰箱肠炎”
耶尔森菌是一种嗜冷菌,在低温环境下反而开始繁殖,温度越低繁殖越快。
感染耶尔森菌的表现是急性胃肠炎、小肠结肠炎,甚至还有败血症、类风湿性关节炎、阑尾炎、脑膜炎等病症。很多人感染这种细菌是通过冷藏的食物,所以医学界把感染耶尔森菌之后得的传染病称为“冰箱肠炎”。
储存非越低温越好 香蕉面包不宜放冰箱
不同食物有各自贮存的适宜温度,肉类如要长时间保存,可放在-18℃的“急冻格”,若只存放两三天,则可放在-2℃~5℃的“保鲜格”。
然而,并非所有食物贮存都是越低温越好,这是个误区,特别是蔬果类,低温会破坏其营养结构。如马铃薯,存放的最佳温度应是2℃~4℃;黄瓜、茄子、西红柿等的适宜存放温度为7℃~10℃之间。香蕉、芒果、荔枝、番茄、青瓜、面包等食物不宜放入冰箱保存。对于土豆、红薯、萝卜等不容易腐烂的食材,存放于室内阴凉干燥处即可。
别用普通塑料袋装食物 保鲜盒是最好选择
网上曾流传着一种说法:“西瓜切开后,用保鲜膜封好放冰箱会产生更多细菌,还不如直接放进冰箱。”其实这是不正确的。将西瓜直接放进冰箱,会增加其感染冰箱内其他食物细菌的机会。此外,用无细菌污染的保鲜膜封好存放,也可以减少西瓜切面的水分散失,起到保鲜的作用。
不过,一定要注意别用普通塑料袋装食物。一来普通的塑料袋无法密封食物,二来其成分中的乙基己基胺(DEHA)容易析出,对人体有害。一般情况下,PC、PE、PP和钢化玻璃等安全材料耐温范围为-20℃~120℃,既可存放冰箱,也可放微波炉。因此用此类材质的容器保存食物更好。
每个月清洗一次冰箱 死角喷洒消毒剂杀菌
清洁冰箱时先切断电源,用软布蘸上清水或食具洗洁精,轻轻擦洗,然后蘸清水将洗洁精拭去。
除常规部位外,更需注重用冰箱专用消毒剂对冰箱内部的滴水槽、隔板槽等死角喷洒消毒。冰箱内壁、死角喷雾完成后,应将冰箱门关闭5~10分钟,让消毒剂充分杀菌,最后用抹布擦干净。箱内附件肮脏积垢时,应拆下用清水或洗洁精清洗。电气零件表面应用干布擦拭。
清洁完毕,将电源插头牢牢插好,机械冰箱需要检查温度控制器是否设定在正确位置。此外,冰箱长时间不使用时,应拔下电源插头,将箱内擦拭干净,待箱内充分干燥后,将箱门关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