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形桥墩施工关键控制研究

2018-11-09 07:06王战国张卫国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8年10期
关键词:拉力张拉箱梁

王战国,张卫国

(1.宁波杭州湾新区开发建设有限公司,浙江 宁波 315336;2.江西省交通运输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西 南昌 330200)

0 引言

V形连续刚构桥因其抗弯刚度大、适应桥跨变形、造型美观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当今的桥梁工程领域。通过斜撑,使主梁的跨径减小,墩顶的负弯矩减弱,从而降低了上部梁截面高度,提高了桥梁的跨越能力[1-3]。但是由于V墩自身的结构特点,墩底及墩梁交界处应力复杂,平面杆系单元无法准确表示实际局部受力状态,因此本文采用实体单元建模[4],分析V墩部最不利位置应力,进行施工控制。随着计算机的发展,有限单元法得以广泛应用,特别是对于复杂结构体系的力学分析,使用有限单元法计算可以大幅简化计算并且结果满足一般工程需要。本文以宁波杭州湾新区滨海四路跨陆中湾江桥为实例,应用工程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 Civil建立了V墩三维实体单元模型,依照施工流程,进行仿真模拟,分析了主要部位的应力分布规律;对比了不同工况下V墩的应力大小,为指导施工提供了理论依据。

1 概述

宁波杭州湾新区滨海四路跨陆中湾江桥梁(简称滨海四路桥)为三孔一联V形连续刚构桥,主桥1#和2#墩为混凝土V形墩,V墩与上部箱梁固结,边墩为球形钢支座,跨径布置为50 m+80 m+50 m,桥梁总长为183.7 m。桥梁宽度为50 m,分两幅布置。上部结构采用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连续箱梁,为双向预应力结构,纵向按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箱梁为单箱三室斜腹板截面,箱梁跨中梁高为2.0 m。

主墩为1#、2#墩,结构形式为混凝土V形墩,V墩斜腿与上部箱梁固结,斜腿为矩形截面,厚度1.3 m,横向宽度16.343 m。V形墩与主墩中心线对称,夹角为58°,V形墩底部顺桥向厚度为3.5 m。桥型布置见图1。

图1 滨海四路刚构桥桥型布置图(单位:cm)

本工程V形墩和主梁均采用支架法现浇施工。由于桩基和承台施工已采取了大围堰且河床承载能力较高,故对V形墩采用落地满堂支架法施工。支架采用Ф48×3.2 mm碗扣式钢管。V形墩结构的总体施工顺序为:搭设V形墩及0号段弧线区支架、1号段钢平台→V形墩斜腿浇筑→0号段横梁及其外侧部分一次性浇筑→横梁处临时预应力张拉→0号段剩余部分(墩顶区)支架→0号段剩余部分(墩顶区)浇筑→V形墩和0号段预应力张拉。V形墩及脚手架布置见图2。

图2 V墩支架布置图(单位:cm)

2 建立有限元实体模型

本模型使用通用有限元工程软件Midas Civil按照V形墩实际施工顺序建立。V墩及墩顶箱梁采用实体单元建立,脚手架及临时支撑钢管采用梁单元建立,其中墩身及箱梁的材料特性为C55混凝土,脚手架及临时支撑钢管的材料特性为Q234。根据V墩形状及主梁尺寸,本模型选用的是选用6节点实体单元进行模型划分。在保证精度同时又不大量增加计算量的前提下,模型的单元的划分间距控制在0.5 m以内。

V墩下部脚手架与V墩采用仅受压连接,V墩底部与支架底部采用端部固结。为了模拟施工过程中墩部的受力情况,本文按照V墩的施工顺序(见表1)建立了仿真计算模型见图3~图5。

表1 V墩施工顺序

图3 V墩斜腿浇筑

图4 箱梁底部浇筑

图5箱梁上部浇筑

图3 所示模型共11 194个节点,13 328个实体单元。图4所示模型共24 655个节点,26712个实体单元。图5所示模型共28 804个节点,31 920个实体单元。总体坐标系以V墩墩底中心线与墩部左侧截面中心线交点为坐标原点,以竖直向上为Z轴正方向,以横桥向指向桥面中心线为X轴正方向,以顺桥向指向中跨方向为Y轴正方向。

3 应力分析

3.1 V墩施工工况下的应力分析

根据Midas Civil中计算结果的输出格式,计算结果通过如下表示:X轴方向的轴向应力σxx,Y轴方向的轴向应力为σyy,Z轴方向的轴向应力为σzz,其中应力以受压为负,受拉为正。

对没有采用临时钢束张拉V墩按照施工顺序进行模拟分析,具体计算结果见表2及图6。

表2 V墩斜腿各施工阶段应力表

图6 V各施工阶段墩应力图

从图6及表2可知,第二、三施工阶段,V墩根部出现了拉应力区,特别是第三施工阶段,虽然V墩上缘拉应力变小,其拉应力主要由V墩上箱梁底板承担,拉应力平均达到1.5 MPa,局部箱梁底与V墩接触面达到2.4 MPa,箱梁底板及 V墩可能会出现开裂,这种情况对于V墩结构来说是十分致命的。因此必须在施工阶段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减小拉应力,保证V墩结构的受力在允许范围之内。

3.2 施加临时张拉力

通过查阅文献[5,6]可知,V墩在第一阶段浇筑完成后,承担竖向荷载的能力很差,同时根部出现较大的拉应力,这对V墩结构是非常不利的。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一般做法是在V墩斜撑部位临时张拉水平对拉束,实际布置位置和张拉力需要根据实际结构通过计算得到。本工程临时张拉体系采用两层直径为32 mm的精轧螺纹钢筋,每层布置9根。0#块混凝土分两次浇筑,两次浇筑过程中需对张拉力进行调整,具体布置见图7,临时张拉系统采用单端张拉方式。

图7 V墩临时钢束布置图(单位:cm)

具体张拉顺序如下:

(1)0#块钢筋绑扎完成后,张拉第一层、第二层钢筋,张拉顺序为先两边后中间。第一层(底层)钢筋每根张拉至20 t,总拉力为180 t,第二层(靠近0#支架)钢筋每根张拉至30 t,总拉力为270 t。(确保混凝土不脱离支架)。

(2)0#箱梁底板混凝土浇筑一半方量时,第一层(底层)钢筋每根张拉至40 t,总拉力为360 t,第二层钢筋每根张拉至50 t,总共张拉力为450 t。

(3)0#箱梁底板混凝土养护好后,提前张拉底板4根预应力钢束,保证在箱梁顶板、腹板浇筑过程中,底板不产生拉应力。

图8是在施工的第二、三阶段加入临时张拉力后由Midas模拟的V墩结构的整体应力状态,其中临时张拉束通过索单元进行模拟。临时张拉V墩斜腿各施工阶段应力见表3。

图8 临时张拉施工阶段V墩应力图

表3 临时张拉V墩斜腿各施工阶段应力表

从以上应力分析中可以看出,在张拉临时束后,V墩根部的拉应力得以改善,大部分拉应力区转化为了压应力区,而且第三阶段施工完成后,箱梁底板拉应力平均为0.5 MPa,结构处于安全。

4 施工监控

为了监控V墩在施工过程中的实际应力情况,在V墩受力的关键部位安装了埋入式混凝土应变传感器(见图9)。表4为实测数据。

图9 V墩现场传感器埋置

表4 V墩关键部位实测应力

由图10 V墩应力结果对比,可知,Midas实体模型分析结果与现场测量数据基本一致,采用临时张拉措施后,V墩及0#箱梁在施工过程中基本处于受压状态,满足结安全,并且混凝土浇筑前后对现场V墩根部及箱梁底部进行观测,均未出现结构裂缝。

图10 V墩应力对比值

5 结论

由于V墩在建造过程中结构应力复杂,在设计及施工阶段应着重注意拉应力区域的出现。通过加强V墩下部的脚手架体系或在V墩墩身处施加临时张拉束,都可以有效消除墩身根部出现的拉应力区。本文以滨海四路桥的V墩施工过程为实例,建立了V墩实体单元模型,对比分析了张拉临时束前后V墩的空间应力状态,为实际施工方案提供了理论依据。

通过仿真模拟可以发现,通过施加临时张拉力可以有效消除V墩根部拉应力区,同时优化最大受压区的压应力;通过预埋传感器实测结果也可以证明,在V墩的关键部位并未出现拉应力区,V墩结构受力安全。

猜你喜欢
拉力张拉箱梁
智能张拉技术在预制T梁施工中的应用
市政道桥箱梁桥施工技术
基于CFD的螺旋桨拉力确定方法
超细矿渣粉在预制箱梁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
考虑截面配筋的箱梁剪力滞效应分析
自不量力
跟踪导练(三)(3)
等动拉力和重力拉力蝶泳划臂动作生物力学分析
数控张拉技术在预应力梁预制工程中的应用
三塔自锚式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吊索的优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