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稀疏MIMO线阵的毫米波下视三维成像雷达

2018-11-09 08:28任芳芳许高升孙铭芳
制导与引信 2018年2期
关键词:调频航向分辨率

任芳芳, 许高升, 孙铭芳, 王 征

(北京华航无线电测量研究所,北京100013)

0 引言

稀疏化MIMO线阵天线的出现使得下视三维成像雷达的实现成为可能。下视三维成像雷达能够克服SAR成像中固有的阴影效应、顶底倒置等问题,在保留了SAR成像优点的基础上,增加了跨航向分辨率,能够对地形起伏剧烈的区域进行真实三维成像,在测绘、救援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针对毫米波下视三维成像技术的研究多停留在算法层面,尚未见到三维成像雷达系统的工程实现,本文从工程实现的角度出发,给出了一种基于稀疏MIMO线阵的毫米波下视三维成像雷达的系统设计方案。

1 基础

国际上,2004年法国航空航天研究院(ONERA)的R.Giret,H.Jeuland和P.Enert提出了一种无人机上的三维毫米波成像雷达系统[1],该系统在无人机的机翼上安装一个实阵列,发射线性调频信号,利用下视波束来进行三维SAR成像,从而克服了因地形遮挡带来的阴影效应,给出了单点在距离向、沿航向、跨航向的点扩散函数仿真结果。

2005年,德国FGAN研究所利用Ka波段调频连续波雷达进行三维SAR成像技术研究,即机载三维成像天底观测雷达(Airborne Radar for Three Dimensionally Imaging and Nadir Observation:ARTINO)[2],该系统是在无人机的机翼上安装一个线阵天线,天线垂直照射成像区域。可安装的线阵的长度为4 m,飞行速度(10~15)m/s,发射信号采用调频连续波体制,后来该团队陆续发表了针对点目标的算法仿真和工程实现结果[3],开展了一些飞行试验[4,5],但至今未见到有基于飞行试验数据的成像结果发表。

同年,ONERA电磁雷达部开始开发针对无人机应用平台的三维成像雷达DRIVE[6],并于2006年9月完成首飞,搭载平台为S10-VT电动滑翔机。DRIVE采用调频连续波体制,工作于Ka波段,中心频率为35 GHz,带宽800 MHz。后续针对3D DRIVE又开展了天线与机翼整合、天线结构及天线特性仿真等方面的研究。

德国FGAN研究所分别于2010年和2013年开发了X波段静态MIMO三维成像系统MIRA-CLE X,以及Ka波段的静态MIMO三维成像系统 MIRA-CLE,对典型目标进行了远近成像,成像结果与目标实际位置吻合良好。

国内,电子科技大学、中科院电子所、国防科技大学等单位也在研究三维成像技术。他们在算法研究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并采用测试设备搭建了验证系统。截至目前,尚未见到有毫米波稀疏MIMO线阵下视三维成像雷达的工程实现成果。

2 几何模型

如图1所示,系统采用线阵天线垂直向下照射,通过天线在方位向的移动形成合成孔径获取方位向分辨率,线阵天线与平台运动方向垂直,发射阵元在两边,接收阵元在中间,通过等效得到的实孔径获得跨航向分辨率,距离向分辨率通过天线收发的时域宽带调频信号获得。

3 系统组成

系统硬件由天线、毫米波收发前端、频综、中频接收机、信号处理分机、测控成像处理计算机和电源组成,如图2所示。

下视三维成像跨航向分辨率与发射信号频率、线阵长度、飞行高度均有关。为了在200 m高度处得到1 m×1 m×1 m的三维分辨率,发射信号采用Ka波段线性调频脉冲,天线阵元为32个。为了节约后续信号处理硬件资源,收发均采用分时控制,实现分时分组MIMO收发。

4 稀疏MIMO线阵天线设计

4.1 天线阵型及阵元数量

采用发射阵元在两边、接收阵元在中间的线阵天线阵型,根据等效相位中心原理,对所需阵元个数进行稀疏化后,得到所需的实际发射与接收阵元均为16个,天线形式如图3所示,间距d为半个波长。

4.2 天线收发控制策略

为减少硬件开销,天线发射、接收采用分时分组循环控制方式。所有接收阵元被分为4组:第一组为 R1、R5、R9、R13;第二组 R2、R6、R10、R14;第三组 R3、R7、R11、R15;第四组 R4、R8、R12、R16。每个PRT内只有一个发射阵元发射信号,只有一组接收阵元同时接收信号。第一个PRT内,T1发射,R1、R5、R9、R13同时接收;第二个PRT内,T1发射,R2、R6、R10、R14同时接收;第三个 PRT 内,T1发射,R3、R7、R11、R15同时接收;第四个PRT内,T1发射,R4、R8、R12、R16同时接收。然后,T2发射,四组接收按T1发射时的接收顺序接收。如此,发射单元逐一轮换,直至轮换到T16发射。至此,完成一个完整的发射循环。接下来的每个发射循环均重复上述过程。

4.3 回波重组

由于接收采用分时分组控制,使得16×4=64个PRT才能完成一个MIMO循环,得到一个完整的256个等效阵元回波。由于发射阵元在两边,接收阵元在中间,需要对64个PRT内的回波进行重组,才能得到对应256个阵元的回波。

5 系统软件设计

雷达主控软件主要是接收测控与成像计算机(上位机)的指令,产生控制指令和脉冲,对雷达分机进行工作状态控制,接收处理结果,并向上位机发送处理结果,主控软件控制流程如图4所示。测控与成像计算机主要是向主控发送指令控制雷达完成雷达自检、校正和成像处理等功能,同时接收、回波数据,并进行校正、成像等。测控与成像计算机软件流程,如图5所示。

6 下视三维成像雷达系统仿真

系统仿真参数,如表1所示。

采用本文所提系统方案,对点目标和面目标进行三维成像,成像结果分别如图6、图7所示。从仿真结果可以看出,系统方案能够实现三维空间散射点的良好聚焦。在图6中,成像目标是在三个维度均匀分布的7个点目标,最小间距均为3 m。可以看到,成像后的结果能够将7个点目标在三个维度准确分辨开,表明本文方案具有三维成像能力,且最小分辨率可达到1 m×1m×1.2 m。在图7中,成像目标是一个25 m×25 m×16 m的锥状面目标。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方案可以对面目标进行精确成像。

表1 毫米波稀疏MIMO线阵下视三维成像雷达系统参数

7 结论

本文给出了一种基于稀疏MIMO线阵的毫米波下视三维成像雷达系统设计方案,给出了系统主要参数、控制策略、硬件设计、软件设计等,并对所提方案进行了系统仿真,仿真结果表明系统设计合理、有效。

目前,由于收发都采用分时控制,系统的有效重频被降低,当飞行速度较高时,为避免多普勒模糊,重频要求会更高,后续考虑引入正交波形发射方式,降低对重频的要求,以适应更高飞行速度。

此外,在同一高度上,线阵三维成像雷达的分辨率与等效阵元个数密切相关,但阵元个数的增加会直接增加回波数据量,使得成像处理压力增大,后续考虑在现有系统基础上,引进利用少量回波数据进行较高分辨率成像的方法。同时,还可通过引入GPU计算模块来提高成像速度。

猜你喜欢
调频航向分辨率
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无监督图像超分辨率算法
基于事件触发的船舶航向逻辑切换自适应控制
风浪干扰条件下舰船航向保持非线性控制系统
无人救捞艇的航向控制器设计*
考虑频率二次跌落抑制的风火联合一次调频控制
异地调频主备发射自动切换的思考与实践
考虑几何限制的航向道模式设计
正弦调频Fourier-Bessel变换及其在微动目标特征提取中的应用
ARM发布显示控制器新品重点强化对分辨率的支持
从600dpi到9600dp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