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二十二》导演郭柯:我对自己说过的话负责

2018-11-09 03:03:12
廉政瞭望 2018年19期
关键词:在世上海师范大学慰安妇

文/本刊记者 冯 彬

一年多前,“慰安妇”题材纪录电影《二十二》上映引起广泛关注,廉政瞭望对此进行了深度报道。当时,导演郭柯捐出个人收益的决定引起广泛关注,成为不少新闻稿的标题。

近日,《二十二》通过官方微博发布捐款公示,影片资助人张歆艺、导演郭柯、出品方和摄制单位共同决定向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捐资1000万余元,其中郭柯捐出400万元。本刊记者再度专访郭柯,讲述捐款背后的故事。

廉政瞭望记者(下称“廉”):兑现了承诺,什么感觉?

郭柯(下称“郭”):心里的石头落地了,之前拖着总觉得有事没完成,结款不完成的话就没法计算导演的收益,所以拖了很长时间。现在社会上有一些不好的事情,让观众失去信心,所以我们更要把事情做到明面上,让大家知道这个行业还是有责任感、守规矩的,最起码要对自己说过的话负责。

廉:老人们的近况如何?

郭:捐款进度没有耽误对老人的关怀,今年春节期间,剧组和基金会那边沟通,已经由公司垫付一部分钱去看望。其实我们每年都会去看看在世的老人,只是今年不太一样,给拍摄过的每一位老人都送去慰问金,但大部分都是在坟前说几句,对她们有个交待。老人过世的就看看家属,希望对下一代的生活有所改善。

廉:如今还有多少幸存老人在世?

郭:在全国已经发现的一共有14位。影片上映时,片中老人还有8位在世,如今只剩下6位,她们和其他安度晚年的老人没有区别,只要舒心就可以。

廉:对于在世的老人来说,这笔捐款不是小数目,会怎么用?

郭:目前全国有两家“慰安妇”问题研究官方机构,上海师范大学中国“慰安妇”问题研究中心就是其中之一。它也是《二十二》的摄制方,研究中心主任苏智良教授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帮助。我觉得苏教授他们做这个也很难,于是跟大家商议把钱捐给学校,专门成立一个“慰安妇研究与援助”项目专项基金。

据我了解,捐款的用途有几个方面,比如医疗方面一直是实报实销,农村里喜欢用土方子,我们就劝老人身体不舒服就一定要去医院,还会给老人一些基本的生活费,当然不会一次性给很多,说实话,老人年纪也那么大了能怎么用?此外还会以某些方式给社会留下一些记忆。我相信研究中心对这笔钱有合理的安排,而且使用明细也会通过电影官方微博和基金会公布。

廉:去年采访时你说电影过后就要与它告别,现在告别了吗?

郭:其实上映那天就告别了,从专业角度讲,我和电影的关系已经终止,接下来的事就顺其自然了,对于社会的反响积极应对就好。我现在的想法和拍这部片子的初衷一样,只要大家记住她们就好,让下一代对这个问题有正确的认识,能记住就非常了不起,这已经超越了电影的功能。现在还会有一些大学生在假期自发去看望老人,这样挺好,我们也不会呼吁大家都去看望,落到实处的关怀还是要靠基金会。

廉:虽说告别了这部电影,不过也是因为这部电影,你获得了一些奖项,也参加过不少电影界的会议。

郭:以前接触不到那些,参加几次感觉还是很有好处,更知道以后怎么去拍片子了。其实不管做什么工作,都要有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片子拍出来是要给那么多年轻人看的,对于我来说没有那么多尖锐的观点,传达一些柔和的正能量,不管什么题材,包括“慰安妇”和接下来的临终关怀话题,都有沉重甚至悲伤的因素在里面,但也是有能量的。这也不是说大话,我希望和观众交流,又不是去参加电影节的。

廉:接下来的工作涉及“临终关怀”话题?

郭:是一部“临终关怀”题材的作品,和《二十二》的拍摄标准是一样的。公布捐款信息那天之后,我就开始为这部影片找钱了,如今的纪录电影和小众题材影片都会遇到不少困难,也正常,这条路难,但还是要去走。

猜你喜欢
在世上海师范大学慰安妇
苗语典型存在动词初探
海德格尔“在世”学说对解决环境危机的启示
江淮论坛(2022年2期)2022-05-29 07:45:59
发展教育,让每一位师生都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当我不在世的时候
文苑(2019年24期)2020-01-06 12:06:56
上海师范大学学生篆刻作品入选全国大展
“慰安妇”幸存者黄有良离世
南方周末(2017-08-17)2017-08-17 12:54:09
毛主席在世时两次拒上人民币
红土地(2016年12期)2017-01-15 13:46:59
韩慰安妇拒绝日本“治愈金”
环球时报(2016-08-27)2016-08-27 06:35:26
Échange humain sous le contexte de la mondialisation
法语学习(2015年1期)2015-04-17 06:13:06
台湾慰安妇纪录片《芦苇之歌》赴日首映反响热烈等6则
海峡姐妹(2014年5期)2014-02-27 15: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