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018-11-08 11:03陈玉娇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29期
关键词:创新能力素质创设

陈玉娇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9-0143-02

教育要应对新时期的发展,一定要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实施素质教育。从教师在整个教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来看,教师是进行创新教育的关键。同时环境也对一个人的影响至关重要。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也很关键。二者均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

首先,改变教师的固有观念。教师必须建立创新教育的教学观,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能否在数学教学中得到体现,关键取决于教师能力能否真正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建立与创新教育相适应的学生观。数学创新教育要求广大数学教师树立与新的学生观,要树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采取多种形式的方法和手段,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主動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还要处理好教师、学生、教材这三者的关系,教师在吸取教育史上各派的合理因素,实现教学观念的现代化的同时也要在课堂教学中构建以学为主的课堂模式,确立与学生平等、民主、合作、交互的学习关系,将立足点转移到指导学生、点拨学生,把主导作用落实到导学上,要变教材为例材,变课堂为学堂,变演员为导演,使教与学合作融洽,这样才能保证培养出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

其次,创设创造型的数学学习环境。兴趣是孩子们最好的老师,要创设好数学学习环境,使学生发挥出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同时还要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增进身心健康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与发展环境,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打下基础。例如:开展数学课外活动,介绍一些有关知识,可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自由选择,自愿参加,可结合有关教学内容,介绍一些数学史料,数学家的故事,对学生进行各种教育,利用数学墙报、黑板报,介绍有关数学知识,解数学趣味题;开设“数学信箱”,提出和解答难题;还可以组织计算机学习小组,扩大视野,拓宽知识,开发创造思维,组织学生进行一些社会调查,收集数据,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和社会中的应用,向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等,创设良好的情景及空间,这也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有效前提之一。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应注意以下方法:

1.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给学生以“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 “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是创新素质形成的两个重要条件。教师必须牢固树立学生主体观念和自我服务意识,把学生视为自由的人、发展的人、有潜能的人,尊重学生的人格,相信每个学生都可以创新,都能创新。教师要营造平等、合作、愉快的课堂气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质疑问难、异想天开,使之保持良好的创新心理状态。

2.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好奇”是儿童的天性,好奇心是创新的基础,是创新的潜在动力。所以,没有强烈的好奇心,就不可能有良好的创新素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善于坚持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随时处于急于创新的萌动之中。要做到:课始巧导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课中善引导,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课尾巧延伸,保持学生的好奇心。

3.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和习惯。我们要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精神,质疑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充分鼓励学生乐于质疑、敢于质疑、善于质疑,即使学生异想天开,也应给予积极的评价,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因为灵感和创造常常孕育在异想天开之中,故此,教学中,教师要借助于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坚持精进多练,巧妙安排教师“讲”和学生“练”的时间,把“讲”的时间控制在15分钟内,保持20分钟以上的“练”的时间,并且每节课要留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质疑问难。

4.采用讨论、探究教学法。 “教学发放是为了教学目的服务的。”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要受一定的教学思想来支配,为一定的教学目的服务。小学数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要发展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这是教育改革,也是教学方法改革的出发点。要全面完成教学目的,作为手段的教学方法,必须随着进行改革。

传统的教学方法,偏重传统教育,忽视孩子的思维创造能力,把学生的接受能力估计过低,不能适应学生智力的发展。这样一些教学方法的使用就犹如课堂上的火种,比如讨论法、探究法等等,这些方法能更好地启发和引导学生自己去观察、分析、比较、研究、创新,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总之,教师要大胆改革数学教学,为学生创设有利的情境,还要增强学生观念,树立人人创新的意识,把自由探索数学问题的权利留给学生,在对数学知识实现再创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小学阶段全面提高数学素质。与此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到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有针对性的使学生的创新能力逐个提高,共同促进。

猜你喜欢
创新能力素质创设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