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倩倩,徐金济
(南通大学附属南通第三人民医院放疗科,江苏 南通 226006)
放射治疗的双刃剑特性要求我们在放射治疗过程中必须做到精确定位、精确计划、精确治疗,而治疗体位以及体部固定是放疗计划与摆位操作执行过程中极其重要的一个步骤,研究显示放疗中的治疗增益比与放疗过程中多次摆位造成的误差呈负相关[1-2]。 临床放疗中有一部分肿瘤患者因劳作、外伤等原因,伴有不同程度的脊柱畸形,最常见为脊柱后凸,由于背部高度隆起畸形使得常规的治疗体位固定方式无法实现。治疗体位首先要考虑到患者的舒适度,其次要确保每次摆位的可操作性及重复性[3-4]。本文研究通过使用单个或多个负压真空袋定位技术实现重度脊柱畸形肿瘤患者的放射治疗,观察多次摆位误差,进而为临床提供依据和参考。
从2013年6月至2018年5月南通大学附属南通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脊柱畸形患者中选取5名脊柱曲度>70°的重度患者,在无法实现常规定位的情况下,采用单个或者多个真空垫拼接等方法进行体位固定。利用EPID对每位患者的前5次和随后每周一次的摆位误差进行对比测量,获取110幅图像与计划DRR进行对比。确保从肿瘤定位到治疗计划设计、模拟、确认以及每天重复治疗的整个定位摆位过程中患者体位的一致性[5]。
GELightspeed16排螺旋CT、Toshiba模拟定位机、Elekta直线加速器、飞利浦Pinnacle 8.0m计划系统、Civico负压真空垫。
病人采取仰卧位,双手十指交叉抱头、以脊柱曲度最高点为水平支撑位置,上、下半身分别通过真空垫单独固定形成一个“凹”型体垫,腿部自然弯曲,实现患者平躺体位。在体表确定激光定位点,并尽可能画出较长的标记线,在三个方向上对齐;应用GE16排螺旋CT进行自由呼吸CT扫描,层厚为5mm。如果患者躺卧不平,身体轴线扭曲,容易导致标记点对应的体内解剖位置不一致,所以要使病人处于一个比较舒适的位置和状态,尽量减少摆位中的误差,提高摆位的重复性和治疗的精确性[6]。
首次治疗必须由主管医生、技术人员、物理师共同进行,确保病人摆放姿势正确、舒适。以后每次治疗均由两名及以上技术员严格按放疗要求进行操作。将制作完成的真空垫放置于加速器治疗床上,协助患者按要求躺下,准确核对标记线。有研究表示患者体位在放射治疗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移动[7]。由于重度脊柱畸形患者的体位特殊,对其计划靶区的外放为10mm,当计划等中心与校位等中心在左右、上下、前后任何一个方向误差≤7mm 时则可接受,否则重新摆位、校位[8]。
技师和医师利用Elekta公司的Iview软件,通过拍摄EPID影像获取患者正、侧位摆位片与放疗物理师根据患者靶区设计出0°和90°的数字重建射野影像(DRR)片进行对比,在图像处理工作站分析出偏差数值。
将实验所得数据录入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获取的计量资料通过(均值±标准差)来表示。
对5位患者共拍摄了110幅EPID验证片,平均每位22幅。验证片可清晰分辨重要解剖结构,可以直观显示照射野和多叶光栅的形状大小,以及参考解剖结构在空间的相对位置,再与DRR图像进行比对,生成不同方向的误差。由统计数据可见,利用真空垫固定重度脊柱畸形患者进行放射治疗,其摆位误差均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见表1。
表1 不同方向摆位误差结果(mm)
肿瘤放射治疗中定位、摆位重要性不言而喻,特别是近年来新设备、新技术不断更新涌现,如旋转容积调强、体部立体定向外科等对治疗流程的质量控制更加严格。临床研究[9-10]显示3%-5%的剂量改变可使肿瘤疗效下降而正常组织并发症发生率增加,因此对摆位误差的研究就显得更有必要。而脊柱严重畸形患者相对于正常体型患者在塑模、摆位、治疗上更加的复杂困难,为了确保治疗的精度,工作人员必须有高度的责任心,同时采取可靠易重复的体位确保摆位精度。相对于热塑模定位,负压真空垫特殊造型定位实现了重度脊髓畸形患者的体位固定,它为脊柱畸形患者提供了一个适合他们背部的贴合面,为其起到很好的支撑辅助作用,使之能进行放射治疗的同时还兼顾到病人的舒适度以及治疗的精确性。本文资料显示利用负压真空垫特殊造型放射治疗的摆位误差均在可接受范围内。由于模型个体化制作差异,其误差变化范围也较大,因此在定位过程中应该加长摆位线,尽可能减少摆位误差,降低正常组织受照射剂量,减轻放疗不良反应。将“精确放疗”贯彻到每一位患者。但是由于样本的特殊性,样本量也较少,相似病例较难寻找,未能进行大数据统计比较,希望在日后的研究中可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