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辉
【教材解析】
《维也纳生活圆舞曲》是人教版实验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八组“异国风情”单元的补充课文。作者冯骥才以清新自然的笔调、独特的视角、浓浓的人文气息,展现了一幅音乐之都维也纳的异国风情画卷。
【教学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课文,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
2.揣摩作者的写作方法,并学习运用;
3.了解维也纳的独特风情与文化,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维也纳的城市风情;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是怎样围绕中心句来具体叙述的,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质疑激趣
1.请同学们读有关维也纳的资料介绍,初步了解维也纳。
【设计意图】维也纳这座城市大部分同学不熟悉,通过资料的介绍,让同学们有初步的印象。
2.(播放音乐:《蓝色多瑙河》):请同学们一同来欣赏一组风光片,维也纳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音乐正是这座城市独具魅力的地方。板书课题,学生根据课题质疑,梳理核心问题:维也纳的生活与圆舞曲有什么关系?
【设计意图】《蓝色多瑙河》是奥地利著名作曲家约翰·施特劳斯最负盛名的圆舞曲作品,与课文非常契合,音乐将学生自然地带入课文的情境中。文字、音乐、图片有机结合,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二、充分自读,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提出读书要求:理清课文的写作顺序。
2.如果把维也纳的生活比作一支圆舞曲,那么清晨的鸟鸣、家家户户的鲜花、街道上的雕塑、小酒馆里的人群便是构成它的美妙音符(教师板画五线谱,将“鸟”“花”“街道”“酒馆”的图片贴在五线谱上)。
【设计意图】板书浓缩了一篇课文的精髓,将板书设计成五线谱就是为了体现“音乐是维也纳的灵魂”这一主题,给学生以形象、直观的感受。
三、师生合作,探究交流
(一)“清晨音乐会”
1.自读1~4自然段,感受维也纳清晨独有的美。
2.品析丰富而不重复的各种鸟鸣:
(1)“宛如花腔女高音”:(播放花腔女高音的唱段)请大家仔细聆听,你听出了什么?
【设计意图】借助音像学生很容易就体会出“婉转”“嘹亮”“悠长”“变化无穷”这些词语的含义,再和着音乐去读课文,学生读得抑扬顿挫,有声有色。理解词语的方法多种多样,只要老师巧花心思就会事半功倍。
(2)“像有人磕牙”“好似老人叹息”“很像猫叫”这些鸟鸣声谁来读一读?并来模仿磕牙、老人叹息、猫叫的声音。体会这些声音细小而奇特。
(3)(音乐起)在维也纳,每天清晨当人们还未睁开眼睛时迎接他们的是鸟儿们的音乐会,谈谈你的感受。而在我们生活的城市清晨唤醒你的是什么声音?为什么在维也纳就能如此心旷神怡?
【设计意图】从自然环境方面体会出维也纳这座城市的清新、宁静;从人文情感方面体会出维也纳人爱鸟、爱生活、爱自然。学生不由得与自己生活的喧闹、嘈杂的环境比较,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提升学生的精神素养。
3.清晨的音乐会里,还有远远近近教堂的钟声,齐读课文第4自然段。从“远远近近”体会到什么?看资料介绍著名的大教堂。
【设计意图】了解不同的宗教信仰,进行尊重世界多样文化的教育,使学生受到审美情趣的陶冶。
(二)“花的天下”
1.自由朗读5~6自然段,从哪些词句能体会到维也纳人爱花?边读边画边批注。
2.抓住“喷发”“巢穴”“绚烂”等词语体会。
【设计意图】将文字转变成一幅幅生动的图画,让学生学会抓关键词语,体会句子的含义,提高阅读能力。
3.(出示用花朵搭成的各种造型的图片)指名读课文,创设情境:漫步在五月的維也纳街道上,当你看到这样美丽的风景,你会怎样赞叹?
【设计意图】由赞美花到赞美热爱生活的维也纳人,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理解课文的主题思想。
(三)“真正的维也纳音乐”
1.有人说,真正的维也纳音乐并不在金色大厅或歌剧院,而是在城郊的小酒馆里。读课文8自然段,徜徉在这样的小酒馆里是多么惬意呀!填空:到乡村的“当年酒家”里坐一坐,便能体会到真正的维也纳音乐。坐在( )的粗木凳上,饮着( )的葡萄酒,咬着( )的烤猪排,听着( )的小提琴曲,欣赏着( )……
2.这是个什么样的老汉?在维也纳的金色大厅里,有许多世界著名的音乐家,有殿堂级的音乐会,为什么不写他们,而要写这样一个酒喝得满脸通红、胡子拉碴、拉着又小又旧的小提琴的老汉?
所以作者说:音乐是撩动人们心情的“神仙的手指”,是维也纳灵魂之所在。
【设计意图】积累语言并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音乐已经融入维也纳人的血液里,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维也纳人将生活过成了一支充满激情的圆舞曲,进一步感受异域文化。
四、领悟表达,读写结合
出示冯骥才《维也纳情感》中的一段话:“然而,有人则说归根到底是奥地利人本性使然。这个温和的民族过于热爱生活,而他们把生活看成是阳光、花朵、绿色、美食和音乐。”对于热爱音乐,热爱生活的维也纳人来说,生活处处是欢乐!请你以“维也纳的人们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为开头,以“音乐是撩动人们心情的‘神仙的手指,是维也纳灵魂之所在”为结尾,选取一个小场景,突出一两个重点人物,写个小片段。
【设计意图】由读到写,读写结合,迁移内化所领悟的写作方法,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
编辑 谢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