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十三陵埋葬了明代13位帝王和23位皇后,记录了明代的兴衰。明朝一共有16位皇帝,为什么有3位皇帝没有葬入其中?十三陵体现了当时北京的哪些风貌?
十三陵的祖陵埋葬的是明朝第三帝朱棣
埋葬在十三陵的第一位皇帝,并不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而是朱元璋第四子、明朝第三位皇帝明成祖朱棣。十三陵成为明代永乐皇帝以后皇家的陵寝重地,与北京城的位置是有关系的。
自古以来,皇陵一般都是位于京师(也就是都城)附近的,为什么明太祖朱元璋没有葬在十三陵呢?因为明朝最早的都城不在北京。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把都城建在了南京,所以他的陵寝——明孝陵就在南京城附近。但实际上那时在南京建都并不适合,因为元朝的残余势力虽然退居到蒙古草原,但仍南下进行侵扰。南京城距离北疆那么远,古代交通信息又不发达,所以在指挥上很是不便。因此,朱元璋已经想迁都了,他的想法是迁都到西安。
后来,朱棣,也就是第二帝朱允炆(建文帝)的叔父,以“靖难”(为皇帝解除危难)为名发兵打到南京,建文帝不知所终(所以没有陵墓),朱棣篡夺皇位,当上了皇帝,即明成祖,也被称为永乐皇帝。朱棣在明朝建立后被封为燕王,就藩北平(今北京,朱元璋推翻元朝统治后将大都改为北平)。北京既是他的兴盛之地,也适合营建都城,因为地理位置上有险可守,而且便于根据情况组织西北一线的军事防御。所以永乐帝就决定迁都至北京,其陵寝也应该随都而建,于是就建在了北京城的附近。
据历史记载,永乐帝陵寝位置曾选择了十多个地方,包括京西的玉泉山、门头沟的燕家台、怀柔的红螺寺等,而最终定在了当时的昌平黄土山,后更名为天寿山。1409年(永乐七年),明成祖开始营建北京天寿山长陵,1416年起开始摹仿南京皇宫营建北京宫殿,1420年建成紫禁城宫殿,1421年正式迁都北京。
还有一位没有葬在十三陵的皇帝是第七帝朱祁钰,因其兄英宗皇帝朱祁镇被瓦剌所俘,宫中无主,在太后和大臣的旨意下即了帝位。后英宗被放回,在心腹党羽的策划下搞了一场“夺门之变”,英宗复辟,又当了皇帝。朱祁钰被害死,英宗不承认他是皇帝,将其在天寿山区域内修建的陵墓捣毁了,而以“王”的身份将他葬于北京西郊玉泉山。这样,明朝16个皇帝中有两位葬在别处,一位下落不明,其余13位都葬在天寿山,所以称“明十三陵”。
在十三陵可以感受明朝时北京城的风貌
明十三陵是明朝迁都北京后13位皇帝陵墓的皇家陵寝的总称,依次建有长陵(明成祖)、献陵(明仁宗)、景陵(明宣宗)、裕陵(明英宗)、茂陵(明宪宗)、泰陵(明孝宗)、康陵(明武宗)、永陵(明世宗)、昭陵(明穆宗)、定陵(明神宗)、庆陵(明光宗)、德陵(明熹宗)、思陵(明毅宗)。目前对外开放的景点是“三陵一路”,即长陵、定陵、昭陵和神路。
长陵是朱棣和他的皇后的陵寝,为十三陵中最早和最大的一座,地面建筑也保存得最为完好。定陵是明朝第十三位皇帝神宗显阜帝朱翊钧(年号万历)的陵墓,还葬有他的两个皇后,是十三陵中唯一一座被发掘了的陵墓,定陵地宫可供游人参观。昭陵是明朝第十二代皇帝穆宗庄皇帝朱载席(年号隆庆)及其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寝,是十三陵中第一座大规模复原修葺的陵园。神路由石牌坊、大红门、碑楼、石像生、龙凤门等组成。
十三陵是明代建筑的典范,其建筑与北京城的营建和历史文化息息相关。其中,典型的经典建筑就是长陵的棱恩殿 。棱恩殿为北京现有最古老的木结构大殿,其结构和材料与故宫一样呈现出皇家气派。大殿建在3米高的三层汉白玉台基上,黄瓦红墙高大宏伟,殿内有32根金丝楠木柱子,直径1米、高14米,历时500多年仍牢固如初。整根的金丝楠木柱需两人合抱,这种木材与北京城用于营建皇宫的木材一样,都产自当时四川、湖北交界或云南、贵州一带的深山老林中,采伐运输十分不易。木材砍伐后要利用雨洪,也就是靠夏天发大水将砍倒的木头冲到山沟里,然后截伐运出山外,再通过运河从南方运到北京。
另外从建筑格局看,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的奉天殿,也就是今天的太和殿(清順治二年改为今名),为面阔九间、进身五间,长陵的棱恩殿也是同样的规格,面阔九间、进身五间,都是按照体现帝王九五之尊崇高地位这一理念来设计的。再比如定陵的地下宫殿,其格局为前、中、后三殿,还有左、右配殿,共五个大殿,与北京故宫也有联系,是按照皇宫内廷建筑的格局设计的,定陵地下宫殿的前、中、后三殿与故宫的后寝部分,即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的格局吻合;定陵的左右配殿与故宫的东六宫、西六宫相吻合。
十三陵里展出的出土文物有金器、玉器、冠带佩饰、纺织品等,其中金丝翼善冠是定陵的镇馆之宝,它的出土弥补了我国的空白,堪称国宝。这顶工艺水平精湛的翼善冠由金丝编结而成,金丝的直径是0.2毫米,就像我们的头发丝粗细,帽壳儿部分用了518根这样粗细的金丝编成“灯笼空儿”花纹。在帽子的正上方还有一组二龙戏珠的图案,龙首、龙身、龙爪、背鳍都是单独制造,然后焊接而成,仅龙鳞就有8400片。可见,金冠的制作体现了明代工匠高超的技艺。
大移民使北京城的文化丰富多元化起来
明朝初期有过几十年的大移民,发生在洪武三年(1370年)至永乐十五年(1417年),明朝政府先后数次从山西的平阳、潞州、泽州、汾州等地,中经山西洪洞县的大槐树处办理手续,领取“凭照川资”后,向全国广大地区移民。
元末战乱之后,历经20余年,朱元璋统一了天下。但是此时的江山已是遍地疮痍,布满了战争的创伤,山东、河南、河北一带多是无人之地。为了恢复农业生产发展经济,为了使人口均衡天下太平,明洪武年间朱元璋采取了移民政策,一项历时几十年的人口迁移政策拉开了序幕,一直到朱棣统治时期。从各种史料记载上证实,移民18次,其中洪武年间10次;永乐年间8次。
永乐年间的迁民全是往京畿地区,即河北、北京、天津等地。当时的北京城山西和江浙的移民有很多,其中既有家庭人口多、土地少或者家里没有土地的人,也有不少是富商,因为有钱人可以做买卖并带来消费。北京成为首都之后,很多的军户也居住于此,还有营建北京城的工匠及其家属也迁居而来。所以,北京的人口逐渐增多,也越来越繁荣,经济也得到更好的发展。
大移民使北京城的风俗也更多元化起来,从十三陵出土的文物,包括很多手工艺中也能看出当时文化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