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清玉 龚圣雯 欧阳国林 郑晓峰 章晓云
【摘要】目的:探讨教师带教联合SSP模拟教学法在急诊实习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4月在我科实习的临床专业学生作为新教学方法的实施对象,与过去两年采用传统教学法的临床专业学生进行比较。比较两组学生理论及技能成绩,并对新教学方法组的学生进行临床能力评估及满意度调查。结果:新教学方法组学生的理论考试及技能考试成绩均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方法组(P<0.01);新教学方法组学生的临床能力在急诊实习期间不断提高,且对新的教学方法满意度高。结论:教师带教联合SSP模拟教学法在急诊实习教学过程中可以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教师带教 SSP 模拟教学 急诊实习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7-0245-02
急诊实习是临床实习当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急诊医学实习带教要求也相对较高[1]。然而由于急诊实习时间仅有四周,而急诊科病人流动性大、突发性强、患者的维权意识也逐渐增强,导致实习医生的动手机会越来越少,极大的制约了急诊医学实习的教学效果。传统的单纯由教师进行带教的教学模式显然已经不能满足急诊医学实习带教工作的需要。针对这些情况,我科于2016年开始,针对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采用了教师带教联合“简易标准化病人”(simple simulation patient, SSP)模拟教学法进行带教,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教学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5月-2018年5月在我科实习的237名广西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5年制本科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2016年5月开始施行教师带教联合SSP模拟教学法,以2016年5月为时间分割点将其分为两组,时间点之前的学生采取传统带教(对照组),共123名,52名,女71名,年龄18~24岁,平均(20.23±1.52)岁;之后的学生在传统带教基础上联合SPP教学(实验组),114名,男45名,女69名,年龄19~24岁,平均(20.42±1.25)岁。两组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 课前准备:(1)SSP的培训与选用:在自愿报名的前提下,选取我科3名具有5年以上急诊科工作经历,并且热爱教学工作、对学生有责任心、表达及表演能力强的中青年医师前去华西医院“标准化病人”(Stimulated Patients,SP)导师培训中心进行系统规范的培训,培训合格后录用为 SP,即 SSP。(2)SP模拟教学教案的编写:3名SSP培训结束后根据急诊医学实习大纲要求和急诊病人发病、就诊的特点,编写9份急诊SP教案,锻炼学生对急诊常见病、多发病及危重症的问诊、查体、病案书写、技能操作、医患沟通、团队协作及快速反应能力,每周开展一次SSP模拟教学,每次从9份SP教案中随机抽取1份进行教学。(3)学生分组:按学校的实习安排每次进科学生约4-5名,同时进科的学生为一个急诊实习小组,每一小组实习时间为4周,每一位学生入科时均分配带教老师,平时跟随带教老师进行临床学习。
1.2.2 SSP模拟教学:科室每周对新教学方法组学生进行一次SSP模拟教学,以小组为单位提前一天抽取SP教案编号(内容不向学生公开),相关教师根据教案内容进行物品准备、场景准备及模型准备。SSP同时扮演患者/家属、教师以及考核者的角色,每次SSP模拟教学结束后对该组学员的问诊、查体、技能操作、团队协作、病情判断及处置情况进行现场点评、指导并填写迷你临床演练评估表(Mini-Clinical Evaluation Exercise,Mini-CEX)。
1.3 观察指标:
1.3.1 理論成绩:4周实习结束后进行理论考核,考核题目同传统教学方法组一样从急诊习题库内随机抽取,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病例分析题。采用闭卷考试,满分为100分。
1.3.2 技能考核成绩:4周实习结束后进行技能操作考核,考核题目同传统教学方法组一样,主要考察平时培训过的技能项目(心肺复苏术、电除颤、气管插管等),每人随机抽取两项进行考核并进行现场计分,满分100分。
1.3.3临床能力的评判:以每次SSP模拟教学结束后SSP填写的Mini-CEX表成绩作为评价依据,它是美国内科医学会(AmericanBoard of Internal Medicine,ABIM)研发的一种测评住院医师临床能力的迷你临床评价表,包含医疗面谈、体格检查、沟通技能、临床判断、人文关怀、组织效能、整体表现七个方面的评价内容,每项内容最高分9分,最低分1分,总分最高分值为63分,最低分值为3分[2]。
1.3.4 教学反馈评价表:新教学方法组学生急诊实习结束后向学生发放教学反馈评价表,反馈表包含十项内容(具体见表4),仅能回答“能”“不能”“不确定”,采用不记名的方式进行。
1.4统计学方法:运用SPSS17.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 x±s 表示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学生理论考核、技能考核成绩的比较:新教学方法组理论成绩及技能考核成绩均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方法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详见表1。
2.2 实验组不同考核时间Mini-CEX成绩比较:第二次与第一次的成绩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表明学生在急诊科实习的第二周其临床能力与第一周相比提高并不明显,这可能与学生第一次接触新的教学方法,还未完全适应有关。第三次、第四次的成绩与第一次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学生的临床能力与入科时相比有了巨大的提高。
2.3 实验组学生的反馈评价:90%以上的学生认为新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习兴趣(95.9%)、临床思维能力(96.7%)、理论联系实际能力(95.1%),医患沟通能力(93.5%)、知识的掌握(91%)、快速反应能力(94.3%)以及团队协作能力(92.7%),另有80%以上的学生认为可以提高自主学习能力(89.4%)、学习效率(83.7%)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89.4),详见表3
3.讨论
急诊医学的实习不能仅局限于课堂授课及教师带教,更多的是需要学生们敢于接近患者、接近疾病,能够做到自己动嘴去问、自己动脑去想、自己动手去做。然而在目前的医疗环境下,有一大部分患者并不接受实习医生为自己诊疗,尤其是技能操作方面。针对这方面的问题,我们一方面让学生跟随带教老师进行诊疗操作,尽可能的接触更多的真实患者。另一方面,我们努力通过SSP设置模拟教学,为学生创造接近真实的救治场景。
标准化病人又称模拟病人(Simulated Patient), 即从事非医技工作的正常人或轻症病人, 经过培训后扮演病人, 可以根据自己的感受在专门设计的表格上记录并评估医学生的操作技能, 具有被检查者、评估者和指导者三种能力,避免了临床病例不定时性、患者不配合、医学生临床实践资源匮乏的弊端[3-4]。然而,真正的SP培训过程复杂、耗时、费力,且仅能扮演医生为其设定好的角色和内容,没有临床专业知识,对突发状况模拟缺乏经验。因此,我们直接选用经过正规SP导师资格培训的本科室经验丰富的中青年医生作为“简易标准化病人”(simple simulation patient, SSP),结合各种医用模型,他们可以根据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设计出更多更逼真的急救场景以及医患冲突,每一次SSP模拟教学就像是一场急救演练,不断的考验着学生们的知识判断、快速反应、团队协作、问诊、查体以及医患沟通的能力。对于学生来说这既是一次学习、也是一次新鲜的体验,更是一场逼真的演习,能够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临床能力。
虽然新的教学方法耗费了教师的不少精力,需要前期做大量的准备工作,但是通过教学反馈表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对此种教学方法滿意度非常高。因此,笔者相信该种教学方法不仅仅在急诊实习教学中适用,适当的对其进行调整将会在更多其他课程领域中散发光彩。
参考文献:
[1]张宇明,王文进等,程序化教学与PBL相结合在急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21):19-20.
[2]Alves de Lima A, Van der Vleuten C. Educationalimpact of per-formance appraisal: the case mini -clinical evaluation exercise (Mini -CEX) [J].Medicina,2013(3):287-288.
[3]樊华英,成兴波,鲁燕,等 .PBL 结合 SP 教学模式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 [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1):98-99.
[4]朱正日,邓卫红,庄彦华等,SP标准化患者结合PBL教学模式在消化内科临床见习课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科学,2017(23):47-49.
作者简介:
黄清玉,女,研究生,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