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水平
年怕中秋月怕半。中秋节一过,年就近了。
一年的时光走得总是很快,伴随着岁月的增长,人们心中的渴望不断地向外扩张去。而就生命来说,人生的风景却在这种扩张中相对地萎缩、收敛。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礼记·月令》上说:“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
一说它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礼记》上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说明早在春秋时代,帝王就已开始祭月、拜月了。后来贵族官吏和文人学士也相继仿效,逐步传到民间。
二是中秋节的起源和农业生产有关。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字的解释是:“庄稼成熟曰秋”。八月中秋,农作物和各种果品陆续成熟,农民为了庆祝丰收,表达喜悦的心情,就以“中秋”这天作为节日。“中秋”就是秋天中间的意思,农历的八月是秋季中间的一个月,十五日又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所以中秋节可能是古人“秋报”遗传下来的习俗。
“中秋”就是秋天中间的意思。多好,像锄头入了土里。
乡下的中秋节是一个很隆重的节日,走外人,或者在城市里参加工作家在乡下的人,八月十五这一天总要提二斤月饼赶回家团圆。在他们还没有到家之前,其实家里人已经把月饼打下了。
童年时常常在中秋节到来时唱一首歌:
八月十五月儿明呀
爷爷为我打月饼呀
月饼圆圆甜又香啊
一块月饼一片情啊
爷爷是个老红军哪
爷爷待我亲又亲哪
我为爷爷唱歌谣啊
献给爷爷一片心哪
乡村的孩子正是换牙的年龄,从村口那棵很老的老槐树下走过,声音听起来有点跑风漏气,可谁会认真听他们唱呢。正是秋忙时节,劳力都下地了,秋天的庄稼到了季节的末尾,老天开眼啥都好,就怕老天闭眼来一场秋雨,庄稼就要烂地里了。
女人们在家忙着打月饼,还没有祭拜了月神,娃娃们馋嘴猫似的,闻着香就来了。
一群娃娃围着打月饼的炉子,脸蛋被炉火烤得通红,大人们不让吃月饼,案板上掉着的芝麻粒,看见了,小手伸过去摁一下迅速连指头伸进嘴里。
一粒芝麻在牙齿间咀嚼,没有吃到的偶尔被女人们赏一粒芝麻,兴奋得越发起劲唱。一只猫卧在门墩上,不时地偷看一眼,但它没有动,它是一只吃老鼠的猫。
院子里有一棵枣树,小鸟排队似的一拨飞走一拨来,被鸟蹬落的枣子红红地落了一地,娃娃们也不捡,能落在地上的枣子都是虫子钻进枣心里了,咬一嘴,尽是虫子的屎。
月饼馅儿真是香啊。
排队等着烤月饼的女人们,还没有做好馅儿的,借了主家的火和铁锅倒入自己的白芝麻,铁铲子搅拌翻炒的刹那间,猫也闻见了香,猫叫着绕着女人腿转两圈,好没有意思地走开了。白芝麻在锅里飞溅,由白变成淡黄色,炒好的白芝麻放在盘中冷却至凉。核桃仁、花生仁也放在铁锅中,用铲子不停翻炒,使其出香味。炒好的核桃仁、花生仁也放在案板上,用刀切成碎小的颗粒,放入一半白芝麻、一半核桃和花生仁,铁锅不闲着,用油炒面粉,放了糖炒,粉料充分吸收油脂,变得湿润了就开始拌馅儿了。
打出的月饼放在簸箩里,女人们端着打好的月饼离开时,嘴扯了老大笑说:“用么,还用么?不用我拿走啦。”
她是说自己的月饼模子呢。
好月饼模子堪称民间工艺品呢。月饼有文字可考的时间在北宋,苏东坡诗中有“小饼如嚼月,中有饴和酥”。
如是说,月饼模子的历史似乎也应追溯到宋代。但流传至今的月饼模子,较为常见的是明清时代的产物,这可能与其材质的耐久性有一定关系。
民间的月饼模子多为木质,且多为杜梨木所制。
杜梨木又叫“杜木”,木质细腻无华,横竖纹理差别不大,适于雕刻,除用于制做月饼模子外,更广泛用于雕刻家具和印章。
“福”、“德”是出现在月饼模子上较多的文字,缠枝花、桃子、蝙蝠等则是图案的主角……月饼从模子里“打”出来后,图案十分雅致,火一烤,那图案就模糊了。
山腰上的班车响着喇叭,村子里的人就知道走外的人回来了。那时候大多提着的是五仁馅月饼,公家人做的月饼硬邦邦的,石头蛋子似的。
中秋的主题总离不开月亮,月明是共同的牵挂,是来年的风调雨顺。祭月从晚饭后開始,院子当中,方桌子上摆放着月饼、水果。那月儿在云彩下藏着,慢慢就露出脸儿了,噢,亮汪汪的大地上,秋虫子起了。
不知是谁家的婆姨高声驱赶着滞留在草丛中的鸡群,娃娃们开始踩月光,那是记忆中最快乐最勇敢的行为。踩月光也是踩影子,谁都怕踩着自己的影子。大人说:踩着影子,人就不长个儿了。
听说福州的八月十五也有捉月光的习俗,还有一首民歌:“月光光,照池塘。骑竹马,过洪塘。洪塘水深不得过,娘子撑船来郎接。问郎长,问郎短,此去何时返……”
这首据说是唐代观察使常兖所作的童谣《月光光》,在福州传唱千年,说的正是福州八月中秋守月华的独特习俗。
何为“月华”,明代笔记《五杂组》记录:“人言八月望有月华,或言夜半,或言微雨后,或言不必八月,凡秋夜之望俱有之。或言其五彩鲜明,旁照数十丈,如金钱者百余道;或言但红云围绕之而已。”
传说他们将“月华”藏到米缸里,大米会吃不完,藏到衣柜中,以后会有许多新衣服穿。想想孩子们争相捧起月光,合拢双手来来回回捉月华的样子,就觉得日子真是美好。
祭月结束,开始吃月饼了,一个月饼用刀对切成四块,一人一牙儿,酥酥的外壳,一窝馅儿,生怕掉在地上,吃时仰着脖子,有时候吃急了不小心呛了喉咙,吃进去的月饼一下就喷了出来,大人看见了伸手打过来,总归还是心疼,又递过一牙儿月饼。
月明下的河水闪耀着光点,虫声铺满了河沟,偶尔有夜蝙蝠飞过,会发出轻轻的呼哨声。月夜里的话拉得很长,聽不懂话的娃娃们就着月光开始新一轮的打逗,不知哪个摔了一跤,旺盛的生命力很快就淹没了那疼痛的喘息声。
大地和天空为人间准备了许许多多礼品,月光、山影、歌声,中秋的夜总是充满了莫名奇妙的兴奋。
前一段时间去云南,发现少数民族也过中秋节。彝族也有“阿细跳月”的习俗。“活着不跳月,白在世上活。”
彝族是一个活泼的民族,大三弦一响,脚底板就痒了。都说彝族人会说话就会唱歌,能走路就会跳舞,每逢节庆,彝族人更是喜欢围着篝火载歌载舞,中秋月圆之夜,当然也少不了阿细跳月。
中秋本算不上彝族的传统节日,但由于与汉族的长期共同生活,如今包括彝族在内的不少少数民族都会欢庆中秋。
阿细人是彝族的一个支系,阿细跳月的来历有不同的传说,但都与火有关,和生产生活相联系。传说很早以前,阿细人赤脚上山灭火,在火灰尚未熄灭的地里,脚被烫疼了就交替抬脚跳两下,逐步演变成了舞蹈的基本步伐。
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十分流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到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每逢这一日,“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明清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中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等古迹。
文人士大夫对赏月更是情有独钟,他们或登楼揽月或泛舟邀月,饮酒赋诗,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诗句。如杜甫《八月十五夜月》用象征团圆的十五明月反衬自己飘泊异乡的羁旅愁思。宋人苏轼,中秋欢饮达旦,大醉而作《水调歌头》,借月之圆缺喻人之离合。
今天,中秋捉月华的习俗,已远没有旧时盛行。但设宴赏月仍还在,人们把酒问月,和家人“千里共婵娟”。当然,大家不是守着月明,而是守着电视。
我还是喜欢回老家过中秋,有草木的气息,朴实里有几分认真和放下。风和树叶的交谈,月光和涧水的交谈,万物都在各自说话,生活中无尽的痛苦、悲伤和明天一早的农事比,一切就淡了。
中秋望月,愿获得力和生命的鼓励。
选自《文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