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维山 循地域传统 献专业服务

2018-11-07 23:17梁正邓思钰
今日华人 2018年12期
关键词:同乡闽南香港

梁正 邓思钰

在中华文化庞大而复杂的体系之中

民俗礼仪贯穿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衣食住行到生老病死

自呱呱坠地至去世悼念

皆有各种对应的仪式

如柯维山先生遵循的闽南殡仪风俗

既有环环相扣的步奏

又有别具意义的内涵

经过千百年的沉淀流传

已成为当地民生事宜的重要部分

更作为一种文化与传统流传至今

被赋予了更多的价值

拥有了更高的定位

把家乡民俗带到香港

《荀子·礼论》云:“丧礼者,以生者饰死者也,大象其生,以送其死,事死如生,事亡如存。”可见早在数千年前,中华先民对殡葬工作的重视。之後,在漫长的历史之中,这一项工作融入了宗教的元素、改进了演绎的方式,並融合了其他民俗文化,衍生出“清明节”“中元节”等传统节日,最终成为今日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闽南地区,拥有着鲜明的宗亲文化和地域文化,因此在殡葬方面也有属於当地的独特风俗,如大街上众人列队“出山”,或者是做功德超度要唸读的诵经,抑或精緻的彩礼“灵厝”等等,都显现了当地人对生死之事的态度与敬意。

“我从事这一个行业,能感受到它与众不同的地方。在很多环节上,闽南地区的殡葬文化有自己的表达方式,也有跟其他地方不一样的风俗和习惯。”早在福建老家时,柯维山先生即承接家传,以传统道教的形式开展殡葬的工作。当他早年就定居香港的爷爷申请家人一同迁过来之後,他随着父亲完成了移居,也把一身传统技艺带到这座国际化的大都市里。

初来乍到,柯维山先生感觉到香港的风俗与家乡有着鲜明的差异,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以及东西方文化交融的环境,迫使很多人无暇关心殡葬的内容;即使他们希望对逝者表达哀思和敬意,卻也因种种问题而难以实现。

同时,香港还有众多来自闽南的移民,他们的生活方式、行事风格乃至思维习性多少会带有家乡的烙印。在他们之中,不少人希望在異乡也可以沿用自己惯用的行事方式,所以,每每有同乡前辈过身,或是清明等重大节日,带有闽南色彩的殡葬服务需求量也在明显增多。

“以前在家乡,会有很多道士从事这一类工作。但我到了香港看到很多同乡虽有此类需求,卻苦於没有人能帮忙实现,於是我们就开始向他们提供一系列传统的、闽南地区的殡葬服务。”当时的想法,是柯维山先生从业二十年来的一个重要的决定,从此也打开了香港相关市场。

闽南人忌讳说身边的亲人是“死”,而称他们是“老了”或“过身”,意味深长地表达对逝者的留恋。据悉,闽南沿袭儒家以“孝”为核心的周礼丧制的基本程式,以厚葬过身之人和做道教、佛教法事表示敬意为基本内容。在此基调上,他们更愿意过身的亲朋过着生前一样的生活,因此“视死如生”的仪式,是闽南传统丧礼的原则。

柯维山先生把闽南地域的殡仪工作整套搬到了香港,向客户提供一条龙的服务,得到了众多同乡的欢迎:“只要是闽南传统道教法事,我们都可以把相关的服务提供给客户,无论他作为参考还是要採用这种形式告慰过身的亲朋,我们皆能一一解释並予以指导。”从业多年,柯维山先生的工作不仅获得了同乡们的肯定,也为不少本地人提供了服务,让他们感受到与岭南不一样的殡葬风俗,体会到传统文化对生活的影响:“以前我们会有这种说法,出生在苏杭,过身在泉州,是因为苏杭环境优美、经济富裕,所以那里的生活舒适。而泉州遵循传统,会举行很隆重的仪式表现出对传统的重视,例如条件允许的话,会有整个送行的队伍护送过身之人一直走到庙宇中。”

礼仪、孝道、敬意以及其他种种,柯维山先生皆以实际的工作一一呈现,他认真做好每一件相关的事情,一次又一次地展现种种闽南传统文化,认真又负责。他把同乡们对家乡的怀念揉进了仪式之中,无论是过身之人还是现场缅怀者皆因桑梓之情获得最初的感动。既遵循了传统,又寄託了情感,真乃善行的一种。

改变了方法 改不掉的核心

对於殡葬文化,现代人有一种很奇怪的现象:一方面,他们有所忌讳,大多数人並不喜欢接触这一范畴的事情,而且因为工作忙碌、空餘时间少,所以也无暇关注;另一方面,他们又希望尽可能地表现出自己对过身亲友的哀思,因此每逢清明祭祖,回乡的道路往往变得十分拥挤,寸步难移。

这种忌讳卻不敢忘的现象,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对传统文化,乃至对生死的态度——有心而力不足。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人已经忘了如何用仪式表现对过身之人的哀思,也有的人不懂蕴藏在每个环节中的意义,导致相关程序的简化。但他们又希望在需要的时候可以得到他人正确的指点,尽了礼数。因此,柯维山先生的工作在今日也有了更多的意义。

“现在人们思想开放,没有以前那麽保守,有的传统已经式微,程序也改变及简化不少。”柯维山先生介绍,有的事情並不是得不到人们的重视,而是生活所迫的无奈致使他们忽略了某些传统。例如守夜,以前为表孝道,一般会有一两个与过身者关係较亲的年轻人连续几夜陪在棺木旁边,现在人们工作忙碌,请假几乎都是奢求,更没有时间花在这些传统环节上。

有的改变,则是时局所需,例如近年来社会各界提倡环保,因此製作的棺木也较之以前变得薄一点,还减去了塑料、金属的装饰,就单一用木料製棺,减少了焚烧的污染。这种环保而质朴的变化,是行业所需要的,也是殡葬文化进步的体现之一。

不過,形式和用具的改变,卻没有影响人们对过身之人表达敬意的心意,这也是殡葬文化中所不能动摇的核心。柯维山先生表示,行业发展至今,皆是围绕人们的生死理念而展开的,无论是规管还是优简,先要明确传统的目的,再进行去糟粕存精髓的工作。这样,传统文化才能与时俱进,並拥有新的定义,更好地服务现代人。

例如在香港,每到春节或者清明期间,对此范畴的服务需求就呈倍增之势,从业者忙不过来,应接不暇。若能得到调配和规管,相信能提高效率,不仅人们有更多机会体会传统,也不会给生活节奏带来影响。

对於整个行业,也有待进一步的完善,例如牌位的安置、地点的安排、从业的行为规范,也需要有关部门予以重视並着手处理相关问题,相信行业因此会更加透明,能改变人们的固有观念。

此外,柯维山先生也是一位热衷於社会服务的人,他喜欢跟社团中来自不同行业的朋友交谈,增广见识,聆听跟传统不同的信息。特别是跟内地方面开展的交流活动,还能了解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各种传统文化存在的现状。这个过程,乐趣被不断发掘,让柯维山先生收穫颇丰。

通过民俗文化,柯维山先生用真诚的服务传递人文精神,在表达对过身之人的缅怀之时,也让点滴情感,如同丝丝春雨,在不知不觉中渗入人们心中,带来暖意,送去温馨。生死之事,因而少了几分沉重,多了几分动人。

猜你喜欢
同乡闽南香港
选个累人的店铺
幸福的一闪念
幸福的一闪念
陈埭镇同乡总会
香港ifc商场
香港
闽南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