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楠
上海之所以被称作“魔都”,是由于它具有世界其它城市所没有的“魔性”——轨道交通线路17条,总里程673公里,运营里程世界第一;拥有各类运行电梯22万台,排名世界第一;高层建筑36534栋,数量世界第一……如上种种身居第一的“魔性”设定,让城市公共安全成为上海这座超大城市至关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和永恒主题,也是代表和群众一直高度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在7月27日上午举行的市十五届人大常委會第五次会议上,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列席会议的代表们就市人民政府关于城市公共安全及风险防范的报告边审议边询问,问题个个直击顽症,建议条条落地有声。
询问篇
关于消防安全
问1:高德毅委员提出:针对未通过消防安全审批的养老机构,整改主体是谁?有何打算?
市公安局和市民政局回应。整改主体为公安、消防和民政。具体打算如下:一是立足便捷。现有未通过审批的养老机构大多是由既有建筑改建而成,主要受制于原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消防障碍,计划在今后的消防行政许可审批中进一步简化手续,如凭原有规划许可,区级以上人民政府或相关部门证明材料即可办理;二是立足部门协调。加强三个部门间的合力,进一步完善协调机制;三是立足安全底线。针对确实不符合消防技术安全保障条件、无法整改且无法通过技术手段改善的养老机构,要坚决予以取缔。
问2:陈靖秘书长提出:全市共整改了多少处“三合一”场所?剩下的“硬骨头”准备怎样整改?
市消防局回应。结合“五违四必”综合整治,排查“三合一”场所(指住宿与生产、仓储、经营一种或一种以上使用功能违章混合设置在同一空间内的建筑)共计三万余家,整治2.7万余家,规模型“三合一”场所基本整治完毕。一是不断加强排查整治。“三合一”场所是动态的且容易“回潮”,针对反复性强、隐蔽性强等特点要不断加强对其排查及底数排摸;二是进一步强化部门联动,依靠属地政府、属地街镇,加大整治力度;此外,还要加强宣传教育、加大政治的科技应用力度,探索建立有奖举报机制等,啃下这块“硬骨头”。
问3:赵伟星委员提出:老旧小区的消防安全专项改造实事项目已覆盖多少?剩下的有无改造时间表?日常监管存在哪些突出问题和矛盾。如何解决?
市消防局回应。目前来看,老旧小区,包括一些高层公共住宅建筑的改造已基本完成,有的增加消防设施,有的旧线路改造,有的增配灭火器,有的疏散通道,有的增加疏散逃生标志等。接下来计划针对老旧小区作一个评估,将全市老旧小区还存在的消防隐患了解清楚,然后再“对症下药”。存在的主要矛盾:一是原有的基础消防设施不到位。尤其是一些老城区,发生火灾以后,消防车开不进,消防水源找不到;二是老旧小区居住人员成分复杂,安全意识薄弱;三是老旧小区耐火等级低,多为木质结构,发生火灾后极容易蔓延和燃烧。对此,消防部门一方面继续做好消防安全方面的技术指导,另一方面积极参与老旧小区消防安全综合治理,以此提高整个老旧小区的消防安全能级。
关于轨道交通安全
问1:阎祖强委员提出:针对地铁中的电梯安全隐患有何举措?
申通公司回应的举措如下:一是电梯安装智能语音播报系统,自动向乘电梯乘客播报注意安全的信息,且能根据环境噪音程度自动调节播放音量;二是试点推进智能图像识别乘梯异常情况,如乘地铁过程中有人跌倒或入口位置有非正常人员滞留,可以通过智能图像判断,将情况传送至指挥点,自动关停异常电梯;三是针对电梯管理,每天早上作自动唤醒,晚上运营结束作自动停机,提高工作效率;四是通过互联网大数据实时监测电梯运行情况,展开电梯日常维护保障。目前正在计划建立设施设备在线自动检测平台,整合电梯厂商数据,形成自己的知识产权平台,除了能对电梯进行维保以外,还能对一些故障进行研判和预报。
问2:叶青委员提出:上海地下轨道交通公共应急广播信号和车站安检是否实现全覆盖?有无时间表?
市交通委和申通公司回应,二者均已实现全覆盖。其中地铁公共应急广播现在采用的方案是利用申通公司内部的人工广播系统,在UPS(即不间断电源)停电情况下仍可维持两个小时;计划中的方案是地铁应急广播与文广的公共广播进行连接,每条线均进行0CC(即运行控制中心)联网,在应急情况下,公共广播信息能传输至整个网络,技术方案已基本确定,已在抓紧落实。目前,地铁安检系统在上海已实现全覆盖,没有一个车站是空白点,在既有安检系统的基础上,部分车站也在试点智能化安检系统。
建议篇
关于消防安全
增强合力。高德毅委员认为消防是多系统整合的工作,责任主体多,工作职责交叉,有时难免会产生边界不清,甚至推诿扯皮的现象;此外基层消防安全设计的问题很多,缺乏有力有效的协调机制,有时会出现不作为现象。他建议将部门间存在的“缝隙”衔接好。陈靖秘书长也认为消防安全管理,除了消防部门以外,相关部门还要形成合力,综合施策。
严格执法。针对小区停车位紧张占用消防通道等现象,赵伟星委员提出要严格依法加强管理,对电动车违规充电问题,应紧盯不放。
智慧消防。上海高楼数量世界第一,用于消防的云梯举高车高度有限且数量有限,消防部门已经在上半年推广智能消防建设和微型消防站的能力建设,陈靖秘书长建议继续加大对智慧消防的财政投入。
加快改造。老旧小区一直是消防安全的薄弱环节,赵伟星委员建议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根据《上海市住宅物业消防安全管理办法》的要求,加快老旧小区的改造力度和进度。
加大宣传。李富荣委员认为消防安全知识普及和消防实操演练非常重要,一方面可以提高火情发生时住户的自救能力,将火灾损失降至最低;另一方面也是对大楼消防设施是否处于使用状态的检查。赵伟星委员提出要不断提高居民消防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防患于未然。除监督管理消防设施外,还要定期举行消防演练,切实担负起初期火灾的救援任务。
关于轨道交通安全
用好大数据。魏东委员建议开展大客流风险仿真模拟大数据实验研究,通过整合各部门的大数据,创造突发事件的变量模型,从而指导各部门建立更为系统的数据库。基于上述大数据,按照LCCA(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的方法建立风险管理大数据模拟仿真实验研究模型,进而制定出更多、更科学、更精细的大客流应对方案。
强化预防和应对能力。陈靖秘书长指出轨交的大客流风险防范关键在最大限度的“防”和最高效率的“救”。他建议站内安全设施的引导要更加精准有力,故障信息传播要更快更充分,应急救援能力要进一步增强。崔明华委员认为一方面要不断增强预防的有效性,增强工作人员和全社会的防范意识,另一方面要着力增强应急处置针对性,切实提升紧急情况下快速反应和有效处置的效果。
排查隐患。李富荣委员建议地铁运营公司对目前上海现有地铁换乘站上下合一的人行通道导流隔离设施安装情况进行全面排查,没有安装的应及时安装到位,防止高峰时段人流对冲引发踩踏。
稳定运能。戴柳委员认为早晚高峰时段,有些线路和站点运能缺口明显,如若再叠加设备故障或人为干扰,大客流集聚的风险就会明显加大,容易引发不可控的安全风险。他建议进一步提高地铁设施设备运营的稳定性,增加运能,提升应急管控能力。
关于反恐工作
上海作为国际化超大城市,人口密度高,人员流动性大,反恐难度高。吴薇委员提出了四点建议:一是提高全社会的反恐意识,教育全体社会成员清醒地意识到反恐形势的严峻性和复杂性,自觉配合各项反恐措施的实施;二是在反恐工作中贯彻宁可“十防九空”,绝不能“百密一疏”的原则,要提高维护城市安全的标准和体系,牢牢守住暴恐袭击零发案的底线;三是结合智慧城市和智慧公安建设,在上海已经打造的立体化城市安全防护体系的基础上,加大科技投入、加大重点目标的防护力度;四是加强防控领域的法治建设,制定执法细则明确涉恐重点行业,反恐防范重点目标单位等主体责任和落实措施。
沙海林副主任认为,反恐工作要特别注意境内外社会动态的捕捉、分析和跟踪,社会矛盾及时化解、缓解和稳控。提高输入性暴恐风险应对的主动性、即时性和有效性,重视上海境外人员来沪信息平台使用,进一步提升平台智能化水平,注重信息整合,提高预警能力。
关于网络安全
针对网络安全管理,魏东委员提出两点建议:一是要切实维护个人信息安全。他认为,在充分体验网络带来便捷的同时,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也无处不在,他希望政府部门要切实维护好个人的信息安全,避免重建设轻管理、重使用轻安全;二是着力做好网络安全制度供给。国家层面的网络安全法已实施两年多,开展的执法检查也引发社会热议。大数据立法调研已纳入市人大五年规划,建议在国家网络安全法的基础上探索加强地方法规。
针对上海的公共安全及风险防范,殷一璀主任提出两点建议:一是特大型城市公共安全要立足于突發、立足于最严峻的情况作防范;二是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要更关注社会告知、动员和指挥,要充分利用移动终端、网络、广播等,让市民在第一时间听到权威的声音,使上海这座大城市在突发风险面前有序、有效、有温度,指挥从容,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