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倩倩
20世纪80年代初,我出生于巢湖南岸的一个小村庄。小时候,我经常站在家门口的田头旁,望着不远处那条通往县城的公路,扳着手指头数着公路上往来不多的车辆,想着:我什么时候才能坐上一回车,去那遥远繁华的县城看看呢?
那时候,农村的生产生活比较传统贫乏,出门靠走,通讯靠吼,吃穿靠省,人们都窝在庄子里,基本上没有什么收入来源。农民家里最贵重的财产,就是多户按人头摊费合伙购买的一头老黄牛。
耕田、犁地、载物、平整场地,一年四季里,村民们都离不开老黄牛。特别是春夏季节,老黄牛勤劳地为村民们耕耘着一季的希望。在父辈们的眼里,老黄牛是和儿女一样珍贵的宝贝。“怎么着也得把牛放好,让牛吃上好草,才能对得起牛啊!”这是父辈们经常教导我们这些放牛娃的话。父亲、母亲有着太多的体力活要干,放牛的任务自然就落在我和弟弟身上。
在我的家乡,每一个农村娃都有着放牛的经历。自我记事时起,到我考上大学进入省城读书,10多年的放牛光阴,至今回忆起来仍历历在目。
农村娃,学习大多随大流,成绩基本上都是靠天收。幸运的是,我从小学一直到高中毕业,学习成绩都还好。初三那年,我先后代表镇里去县城参加了全省数学、物理学科竞赛。那是我第一次在老师的带领下,坐上了梦寐以求的通往县城的班车,由此开启了我走向更远地方的征程。
高中毕业,我以还算过得去的成绩,考上了省城的一所大学,成为我们村子里第一个考上重点大学的人,一时成为乡亲们口口相传的“别人家的孩子”。那一年,父母也因为送我到大学报到,第一次坐上长途汽车,一路辗转着到了省城,成为他们这辈子最有说头的荣耀。
大学毕业后,我不甘心学生时代从此中断,便通过自己的坚持与努力,考上了国内一所一流大学的研究生,继续在求学的道路上漫漫求索,并于研究生毕业的当年,顺利地考上了一家中央部委的公务员。自此,放牛娃走进了首都,成为一名国家干部。
40年光阴,改革开放陪伴我一路成长。就个体而言,每个人的生活都因为改革开放而自信美好,充满希望。我在北京成了家,购了房,买了车,孩子也快要上初中了,日子过得忙碌而美好。就国家而言,改革开放让我们融入世界,并逐步走向舞台的中央,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逐步变为触手可及的现实。就如我的家乡祖祖辈辈居住于此的乡亲们,也因引江济淮、合安铁路等重大工程建设,而整体迁建到县城边上居住,纷纷成了准城里人。
今年春节,我回老家过年。乡亲们纷纷拉着我到他们家里去看看,兴高采烈地重复问着相同的一句话:“我家的房子好不好看,和你北京的房子比怎么樣?我们住着舒坦着呢!”
40年,弹指一挥间;40年,城乡俱欢颜。从乡村到县城,从县城到省城,从省城到京城,我个人一路走来的生活变迁,只是40年改革开放成效的一个微观缩影。这个缩影,正伴随着中国梦奋勇前行的脚步,越来越成为13亿中国人的幸福光景。
(责任编辑:胡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