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贵州史志文献札记三则

2018-11-07 11:39张祥光
贵州文史丛刊 2018年3期

张祥光

摘 要:“札记”叙述了三方面的内容。一是中央电视台《地理·中国》节目,曾介绍在我国一些地区寻找“断肠草”,该节目介绍了寻找断肠草的经过,使观众增加了许多知识。节目介绍中未涉及“断肠鸟”。贵州地方文献对断肠草与断肠鸟有详细的记载,为研究者提供了宝贵资料。二是“札记”叙述了贵州地域明清时“卫”的建置。一些学者认为明代贵州只设有二十四卫,这是不准确的,明代贵州有“卫”是二十七个。清初贵州新设“巴香卫”,虽然巴香卫设置时间很短,但不能否定它的存在。三是“札记”对贵州文献记载“奢香”曾见高皇后,并得到若干赏赐,这是与史实不符合的错误记载。

关键词:断肠草 巴香卫 奢香

中图分类号:K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05(2018)03-37-42

一、中央电视台《地理·中国》节目:寻找断肠草

2017年8月3日和4日,中央电视台《地理·中国》节目,以上下两节介绍“怪草迷踪——寻找断肠草”,报道先后在陕西、湖南寻找断肠草的经过,最后在湖南省炎陵县找到了“断肠草”。据记者介绍,从当地医生了解到这是一种可以治风湿,但有微毒的药用植物。

2018年3月29日、30日,《地理·中国》节目又以“罗霄山的幽谷——寻找断肠草”上下两节分别报道在江西、福建等地“寻找断肠草”。中央电视台《地理·中国》节目,分别在两年中介绍“寻找断肠草”。记者在乡亲及当地学者带路下,攀岩跋涉,穿越森林,历尽艰辛,终于找到了“断肠草”。其报道与介绍,让人们了解了这方面的知识,通过记者的镜头,使我们看到了祖国美丽的大好河山。《地理·中国》节目,在其介绍文字中,只是涉及寻找断肠草的经过,其他方面的交待很少,总有点欠缺。

贵州史志文献中有关“断肠草”的记载,十分详尽生动,中央电视台《地理·中国》节目并未涉及,现介绍贵州史志文献中有关断肠草的记载。

见于贵州史志文献,最早记载“断肠草”的,是在康熙二十六年任貴州巡抚的田雯,在他所著《黔书》中,写有《断肠草断肠鸟》一文,文中说:

断肠草丛生,根如商陆,叶类蓼而大,茎有节,当心抽花蕊数十作穗,花淡红色,久渐赤,子离离似桑葚,黔地多有之。署园中百丛也,红鬒内艳,赪牙外标,华灯之映翠幕,丹琼之厕碧瑶,当不过是。初至,未识其名,有僰儿自寻甸至,始呼之。毒能断肠,可骇也。辛未夏雨过,忽来小鸟止于穗间,罗之绿衣,鸟距似倒挂幺凤轩,轻才五铢,极可玩。笼之三日,僰儿曰:“此断肠鸟也,嗜啄断肠花子,采而饲之,可久活。”试之果然。

论曰:按《本草经》,“断肠草一名钩吻,一名野葛,一名胡蔓,一名黄藤。”今证之皆非也。陶弘景云:“钩吻,言钩人喉吻,入腹烂肠是矣。”然所谓“叶紫花黄,初生似黄精,隐居斯语为茅山黄精,反复至辨,无使学长生者,误服它物已耳,非笃论也。若《博物志》所云:“钩吻,蔓生,叶似凫葵。”则大谬也。稽含《南方草木状》云:“野葛,蔓生,叶如罗勒,一名胡蔓草。”段成式《酉阳杂俎》云:“胡蔓草生邕州、容州之间,花扁如栀子,色黄白,其叶黑,一叶入口,百窍渍血,人无复生也。”后人之注《本草》者,习其说而不察,遂谓钩吻、胡蔓草、野葛一物也,而异其名,如《毛诗》中螽斯、莎鸡、蟋蟀之类。俗谓之断肠草复从而傅会之,谓“五六月间,花似榉柳,生岭南者花黄,生滇南者花红。”夫钩吻,言其毒也。曰蔓、曰葛、曰藤、误指此草为蔓生之物,更失其真。况此草之春花夏实,又与榉柳迥殊乎。无亦草之毒者不一种,犹夫人无良者不一族。为弘景诸君子所不及详,不屑道欤?惜乎《尔雅》未载,郭璞、郑樵未注,旁引曲喻才见于《三百篇》,故陆玑、陆佃、罗愿辈亦未疏其义也。

《地理·中国》节目,数次介绍“断肠草”,并没有提到“断肠鸟”。而贵州地方文献资料,却有“断肠鸟”的记载。

田雯,山东德州人,康熙二十六年至康熙三十年任贵州巡抚,他在贵州任上写了《黔书》。他在此文中叙述说断肠草“黔地多有之”,在他办公的署园中,就有丛生断肠草。从此文得到一启示,贵州地方文献,可为学者研究断肠草提供宝贵资料。

继田雯之后,张广泗主修的(乾隆)《贵州通志》,介绍“断肠草”与田雯内容基本相同,只是在“今证之皆非也”一句之下,有“滇人谓之火把花,因花红性而大熱,故名”十六字。郑珍、莫友芝修撰的《遵义府志》、周作楫修《贵阳府志》、俞渭主修的《黎平府志》均有“断肠草”的记载。

二、清初在贵州是否曾设过“巴香卫”?

2016年《贵州文史丛刊》第一期登载张彪先生《清代贵州巴香卫初考》一文,较详细论述了清初在贵州设巴香卫的经过及原因,是一篇有学术价值的文章。文章登出后,有学者认为贵州卫所未有巴香卫。

卫所制度是明代的军事制度,明朝建立后,因元末战乱,土地大量荒芜,朱元璋推行“卫所制度”,既防止军权过于集中,又解决田土荒芜问题。《明史·兵制》载:“革元旧制,自京师达于郡县,皆立卫所。”5600人为一卫,1120人为千户所,112人为百户所,由指挥使、千户、百户等军官分别率领,军人另立户籍,实行世袭制。军户由国家分给土地。卫指挥使分得田为168亩,千户76亩8分,百户48亩。贵州各卫军人均为18亩。军队屯田,按防区不同,据《明史·食货志》载:“边地,三分守城,七分屯种;内地,二分守城,八分屯种。”以解决军队供给。

在论述清初是否设过“巴香卫”前,先就明代贵州设卫(只涉及“卫”,“所”从略)作一简述。笔者所见,目前一些史志及论著,对今贵州境内设卫情况叙述不全,并有错误,如(康熙)《贵州通志》卷三载:洪武初“设都司于贵州,领贵州卫、贵州前卫、龙里卫、新添卫、平越卫、清平卫、兴隆卫、都匀卫、威清卫、平坝卫、普定卫、安庄卫、安南卫、普安卫、赤水卫、毕节卫、永宁卫、乌撒卫十八卫。”同书又载:“万历二十八年,改湖广之平、清、偏、镇四卫隶贵州。”“崇祯三年改设敷勇、镇西二卫。”按此(康熙)《贵州通志》记载,明代贵州只设有卫24个。新编五卷本《贵州通史》之第二卷在“贵州境内各卫所”一节叙述中,亦认为明代贵州境内设有“二十四卫”,且叙述还有“水西卫”。许多研究地方史文章对卫所设置时间的叙述十分混乱。查阅贵州史志文献,明代贵州境内并不只有二十四卫,而是二十七卫。现对贵州各卫设置梳理简列如下:

1.贵州卫(洪武四年设)

2.永宁卫(洪武五年设,设置时隶贵州都司)

3.乌撒卫(洪武十五年设,先隶四川都司,后隶贵州都司)

4.平越卫(洪武十四年设)

5.毕节卫(洪武十六年设)

6.五开卫(洪武十八年设,先隶湖广都司,后隶贵州都司)

7.兴隆卫(洪武二十二年设)

8.普安卫(洪武二十二年设)

9.安庄卫(洪武二十二年设)

10.赤水卫(洪武二十二年设)

11.平溪卫(洪武二十三年设)

12.镇远卫(洪武二十三年设)

13.偏桥卫(洪武二十三年设,先隶湖广都司,后隶贵州都司)

14.清浪卫(洪武二十三年设,先隶湖广都司,后隶贵州都司)

15.都匀卫(洪武二十三年设)

16.龙里卫(洪武二十三年设)

17.新添卫(洪武二十三年设)

18.威清卫(洪武二十三年设)

19.安南卫(洪武二十三年设)

20.平坝卫(洪武二十三年设)

21.清平卫(洪武三十三年设)

22.普定卫(洪武二十年设,先隶四川都司,后隶贵州都司)

23.贵州前卫(洪武二十六年设)

24.铜鼓卫(洪武三十年设,先隶湖广都司,后隶贵州都司)

25.威远卫(万历三十九年设)

26.敷勇卫(崇祯三年设)

27.镇西卫(崇祯三年设)

从上列可见,明代贵州有卫27个,不是24个。又(弘治)《贵州图经新志》、(嘉靖)《贵州通志》二书记载:“普安卫设置于洪武二十二年,而(万历)《贵州通志》则记载为洪武二十年。”

清朝建立后,军事制度实行八旗兵和绿营兵制。明代的“卫所制”,不符合清朝统治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实行裁卫并县改革。贵州27个卫改革变动如下:

顺治十五年,清军夺取遵义,废威远卫。

康熙十年十二月,吏部议准贵州巡抚曹申吉奏:“龙里、清平、平越、普安、都匀五卫”为县。安庄卫归入镇宁州。

康熙二十二年,吏部议准贵州巡抚杨雍建奏,“裁镇远卫入镇远县”。

康熙二十二年,吏部议准云贵总督范承勋奏:“裁贵州十五卫入县”。即偏桥卫入施秉县,兴隆卫入黄平州,新添卫入贵定县,普安卫并入普安州,乌撒卫并入威宁府,贵州卫和贵州前卫改设贵筑县,镇西卫和威清卫改设清镇县,平坝卫改设安平县,安南卫改设安南县,敷勇卫及修文等四所改设修文县,永宁卫改设永宁县(后划归四川),毕节卫和赤水卫改设毕节县。

雍正三年,改五开卫为开泰县(即今黎平)。

雍正五年,改铜鼓卫为锦屏县。

雍正五年,改平溪卫为玉屏县。

雍正五年,改清浪卫为青溪县。

这样在明设的贵州都司管辖的27个卫,全部改裁归并为县。之后有的县名称又有改称和归并他县,此从略。

清初在裁卫改县之时,为什么会设置“巴香卫”,这确实值得研究。

清代贵州设有“巴香卫”的史实依据。

1.(光绪)《清定大清会典事例》卷五百五十六《兵部官制·卫所》载:“又定贵州省设贵州卫、贵州前卫、新添卫、威清卫、平坝卫、安南卫、普安卫、偏桥卫、毕节卫、乌撒卫、镇西卫、兴隆卫、永宁卫、赤水卫、敷勇卫、清平卫、巴香卫。”“设掌印都司一人,操捕都司佥书一人,屯田都司佥书一人,各卫所分设守备、千总等官”。这里明确记载清初贵州设有十七卫,其中即有“巴香卫”。至于明时之27卫,因清初有的还属湖广都司未划归贵州;有的在顺治时已被废,如威远卫。该文献又载:“(康熙)二十一年,贵州省裁巴香卫、关岭所。”

2.1995年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龙里县志》大事记载:“清順治初,置巴香卫,康熙二十一年裁撤。”

3.清初设置巴香卫有基础,巴香地域是一方的经济中心。崇祯七年,贵州巡抚朱燮元上《建新城疏》,就在巴香建石城一座。该《疏》说:“巴香石城一座,周围四百零三丈,高一丈七尺,南北二门墩,楼二座,内公署一座,仓廒十二间。”《贵阳府志》卷三十六载:“明安化伯莫宗文,副总兵朱三桂建巴香城。”《贵阳府志》卷二十五载:“巴香有城,顺治桂王建,周四里,在府城东北一百二十里,居民百余户,城外有场,子午日集。”此两条材料都是指发生在“南明”时期的事,“桂王”指南明永历帝,顺治时期南明永历帝先驻跸贵州安龙,后迁云南昆明。莫宗文在永历帝时晋封安化伯。朱三桂在永历帝时为副总兵,他们先后都驻守巴香。

康熙二十一年,巴香卫撤消后,更名巴香里,属贵阳府管辖。巴香里管辖九十九寨。《贵阳府志》对多数寨都注明距“巴香城”若干里,“城外有场,子午日集”,说明在清朝巴香是一方的物资交流中心。

4. 清初从军事角度设巴香卫是必要的。张彪先生在文中引用一些材料论证认为,设卫的主要原因是 “明末清初巴香地区少数民族”反抗封建王朝的斗争非常激烈。崇祯六年,贵州巡抚朱燮元在《雕剿巴香积贼获功疏》中说:“巴香负山阻河,丛林密箐。”苗仲“杀掳抢掠,久为肘腋之患。”于崇祯六年四月派兵三千进剿。“是役也,洗数百年负固之贼穴,戮神人共愤之名酋,除会省切虑之忧,免七卫邑伏莽之患。”范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载,“清水江在府东北百二十里,两岸峰岩壁立,崎岖难行,乖西、巴香诸部苗僚倚此为险”,进行反抗清王朝的斗争,这地区的反抗斗争一直延续到咸同年间。《清史稿》卷四三五《黄辅辰传》载,咸丰初,“(黄)以知府分山西,会贵州乱作,遄归,倡团练,修碉堡,积谷省城二万余石,抗清水江苗,平巴香乱,以功晋道员。”从上述史料说明,从明末至清中叶,巴香地区民族反抗封建王朝的斗争一直不断。

巴香设卫时间很短,只有二十余年。(康熙)《贵州通志》、(乾隆)《贵州通志》均无记载。

三、贵州史志文献谓:“奢香见马皇后”,是与史实不符的错误记载。

馬晔笞奢香,而引发奢香到京向朱元璋告状,从而开龙场九驿,奢香作为彝族政治家,她的远见及所为,为贵州各族人民敬佩。但有关贵州史志文献中记载,奢香到京向朱元璋告状后,“钦命中官引入内宫,见太后,与语,大悦”。此记载是否确实,值得研究,关于此说,有下列一些贵州史志文献记载。

最早记载的是明代(弘治)《贵州图经新志》。该《志》卷三“列女”载:

奢香,宣慰使霭翠妻也。洪武初,相其夫输忠,率土归附,贡马万匹。无几,霭翠卒,其下有欲挟之作乱者,奢香不从。朝廷知之,谕使入见,奢香乃赴京。太祖高皇帝嘉其诚,钦命中官引入内宫,见太后,与语,大悦,赐珠冠、钗花、金带、彩缎,筵宴。复颁诰封贤德夫人而归。

(嘉靖)《贵州通志》又沿用此说。该《志》卷之九“贞节”载:

奢香,宣慰霭翠妻也。洪武初,相其夫输忠,率土归附,贡马万匹。未几,霭翠卒,其下有欲挟之作乱者,奢香不从。朝廷知之,谕使入见,奢香乃赴京。太祖高皇帝嘉其诚,钦命中官引入内宫,见太后,与语,大悦,赐珠冠,钗花、金带并彩缎,筵宴。复颁诰封贤德夫人而归。

明代官修的第三部(万历)《贵州通志》卷四,对此事亦照此记载:

其妻奢香者,霭翠没后,其下欲挟之为乱,奢香不从,朝廷知之,谕使入见。奢香乃偕其子妇奢助赴京,太祖嘉其诚,命中官引入内宫见后,与语,赐珠冠、钗花,金带并彩缎,筵宴,诰封贤德夫人归。

至清代,康熙二十六年至三十年,任职于贵州的巡抚田雯,在其《黔书》中亦有此记述,叙此事要生动些,《黔书》奢香条载:

(马晔)欲尽灭诸罗,代以流官,乃以事裸挞奢香,欲激怒诸罗为兵端。诸罗果愤怒,欲反。刘氏(按:指宋钦妻刘淑贞)闻止之……复令折简召奢香至,询故。上曰:“汝诚苦马都督,吾为汝除之,然何以报我?”奢香叩头曰:“愿世世戢诸罗,令不敢为乱。”上曰“此汝常识,何云报也?”奢香曰:“贵州东北有间道,可通四川,梗塞未治,愿刊山通道,以给驿使往来。”上许之,谓高皇后曰:“吾知马晔忠,无他肠,然何惜一人,不以安一方也?”乃召晔数其罪,斩之。遣奢香等归。

田雯此文,虽没有说奢香见到“高皇后”,然交待朱元璋接见奢香后,朱元璋向高皇后谈了奢香与马晔之事,那就是田雯之文认为,奢香到京时,高皇后还在世。

明后七子之一吴国伦,写有一首《奢香驿诗》:

我闻水西奢香氏,奉诏曾谒高皇后。承恩一诺九驿通,凿山刊木穿蒙茸。至今承平二百载,牂牁僰道犹同风。西溪东流日齿齿,呜咽犹哀奢香死。中州男女忍巾帼,何物老妪亦青史。君不见,蜀道之辟五丁神,犍为万卒迷无津。帐中坐叱山川走,谁道奢香一妇人?

吴国伦对奢香开九驿功劳予以肯定,同时亦认为“奉诏曾谒高皇后”,见到了朱元璋马皇后。

奢香是否见到过“高皇后”,只要考查明白:一,高皇后在世时间。二,霭翠死于何年?奢香接替贵州宣慰使之职是何年?三,奢香第一次进京朝见朱元璋是在何年?

(一)关于马皇后在世时间

《明史·后妃传》载:“太祖孝慈高皇后马氏,宿州人,父马后、母郑媪早卒,马公素善郭子兴,遂以后托子兴。马公卒,子兴育之如己女,子兴奇太祖,以后归焉……洪武元年正月,太祖即帝位,册为皇后。”马氏被立皇后之后,对朱元璋治理天下亦有多方协助和告诫。同传载,马氏对朱元璋说:“妾与陛下起贫贱至今日,恒恐骄纵生于奢侈,危亡起于细微,故愿得贤人共理天下。又曰:法屡更必弊,法弊则奸生,民数扰必困,民困则乱生。帝叹曰:至言也。”洪武十五年八月,马皇后“寝疾。群臣请祷祀,求良医。后谓帝曰:死生命也,祷祀何益,且医何能活人。使服药不效,得毋以妾故,而罪诸医乎?疾亟。帝问所欲言。曰:愿陛下求贤纳谏,慎终如始,子孙皆贤,臣民得所而已。是月丙戌崩,年五十一”。马皇后病死于洪武十五年八月,年五十一岁,此记载十分清楚。

(二)霭翠死于何年?

洪武十五年八月马皇后死时,霭翠还健在。马皇后死的当月,朱元璋的召谕中就提到霭翠。《太祖洪武实录》卷一四七载:

洪武十五年八月乙巳,遣使谕征南将军颖川侯傅友德、右副将军西平侯沐英曰:“云南士卒艰食,措置军事贵乎得宜……霭翠之地,必以十万之众乃可定也。凡此数者,朕所见大概耳,万里之外,岂能周知。”

高皇后死后第二年,霭翠遣使朝贡,朱元璋给予赏赐。《太祖洪武实录》卷一五一载:洪武十六年正月丁未,“赐贵州宣慰使霭翠钞百锭,锦十五匹,金带一”。洪武十六年九月戊午,《太祖洪武实录》又有“贵州宣慰使霭翠”贡马的记载。霭翠之死疑在洪武十七年。《大定府志·水西安氏本末》载:“洪武十六年,淑贞再入朝,霭翠已老,遣其妻奢香率土酋十五人,随淑贞贡方物及马。”洪武十六年以后,史志再无霭翠活动记载。说明奢香接替贵州宣慰使之职,即最早亦在洪武十七年。

(三)奢香第一次入京见朱元璋在何年?

查阅史料,较明确记载奢香到京朝见朱元璋,除上述《大定府志》记载在洪武十六年外,《太祖洪武实录》卷一五九载:“洪武十七年二月乙亥,贵州宣慰使霭翠妻率所部土酋来朝,贡方物,诏赐文锦、绮、帛及珠翠、如意冠、金环、文绣袭衣。”《明史·贵州土司传》亦载:洪武“十七年,奢香率其所属来朝,贡方物,并诉晔激变状,且愿效力开四鄙世世保境。帝悦,赐香文、珠翠、如意冠、金环、袭衣。”

史料确切记载马皇后死于洪武十五年八月,而奢香到京朝贡是洪武十七年二月,即马皇后已死了一年多,奢香怎么能见到马皇后?退一步按《大定府志》说:“洪武十六年遣其妻奢香”贡方物,这亦是马皇后死了一年了。

《明史·贵州土司传》《明实录》《明史·后妃传》等有关文献,都没有朱元璋“命中官”引奢香见高皇后的记载。若有此事,奢香所在地所修《大定府志》应该大书一笔,但查阅《大定府志》,对此事亦无记载。

从上述文献资料证明,高皇后死了一年多奢香才到京的史实说明贵州史志文献(弘治)《贵州图經新志》、(嘉靖)《贵州通志》、《黔书》等文献资料记载奢香见“高皇后”之事是错误的。

Abstract: Note endowments narrate three contents of dofferent aspects. The first one is the program of CCTV Georgraphy. China, it briefly introduces in some areas of our country, people search for“Graceful Jessamine Herb”, the program introduced the process of looking for it, it made the audience increase a lot of knowledge. The program is not concerned about Jessamine Birds. In the local bibliorgraphy of Guizhou, there is a detailed writing about the Jessamine Herb and birds, which gives precious materials for the researchers. Secondly, the notes explained the settings of Wei during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in Guizhou. It is not correct for some scholars to say that there are only twenty Stationing troops in Guizhouu. There were 27 Stationing troops in Ming dynasty in Guizhou.In the early of Qing, Guizhou newly settled Baxiangwei, although it settled for a very short time, we could not neglect its existence. The third one is that in the Notes endowment, it wrote about that Madam Se Xiang met Gao Emperoress and got a lot of gifts, this is wrong against the truth of history.

Key words: Graceful Jessamine herb; Ba Xiang Guard; She Xiang

(责任编辑:胡海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