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省东莞市可园中学)
笔者前段时间听了一节粤教沪科版九年级上册《探究欧姆定律》公开课,感触颇多。执教的老师是一位优秀的年轻老师,整节课贯穿知识线、方法线、活动线三线并进,以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活动为中心展开教学,渗透科学方法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核心素养,整节课流畅自然,学生自主活动丰富,教学目标达成度高。但笔者认为,有几个环节可以再斟酌,再完善,使这节课更加优质高效。
教师以图1设问引入:如何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大小?学生思考并回答,基本能够实现教师的预设,引出了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用图1中的定值电阻,可以直接进行下面的实验探究,不需要考虑研究对象的选择。
好的情境能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学习活动的资源,能为学生营造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空间,能为学生创造展示其才华与智慧的舞台。笔者认为,电流很抽象,加之学生的认知规律,如果改用图2的方案引入效果会更好。教师设问:如何使灯泡的亮度变暗?学生马上可以想出:减小电压(减少电池的节数),增大电阻(电路中串联一个电阻),由此很自然引出课题: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这样引入具体、直观。对于灯泡和定值电阻哪一个作为研究对象,我觉得可以把选择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明白为什么不选用小灯泡进行实验。
师生共同确定了本节课的实验方法是控制变量法,然后进行第一个实验探究:电流I与电压U的关系实验方案设计。在此教师运用了比较法,比较是确定研究对象之间差异点和共同点的思维过程合方法,比较是抽象与概括的前提,比较方法是物理学研究中经常应用的基本方法。根据全班同学的设计,教师展示了两种方案让学生进行比较选择,如图3和图4。很多同学觉得这两种方案都可以。教师设问引导:这两种方案哪种更好?提示学生:从实验的操作、实验数据的选取、实验结论的普遍性等方面进行考虑, 学生经过小组讨论后认为方案2更好,因为方案1虽然可以通过增、减电池的节数来改变电压,但最终的电压值依然具有成倍变化的规律,没有普遍性,增减电池的节数也受到实际条件的限制,相对而言方案2,电路中串联滑动变阻器,可以多次改变定值电阻R两端电压,实验结论更加具有普遍性和科学性,这个环节处理得非常精彩。
笔者建议,教师认真引导学生分析方案A的不足之处:全班同学的实验器材基本是相同的,电源电压(用2节干电池作电源,或者用实验室的直流电源)相差不大,电阻的规格基本一样,全班同学测量的数据,结果是相似的,甚至是完全相同的。对于一个科学的实验规律而言,相似甚至重复的实验数据,是没有普遍性和说服力的,所以这样方案不能选。
本节课,学生进行分组合作探究,实验室提供了R=5Ω,10Ω,20Ω三种规格的定值电阻,教师最后从不同的小组选用不同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图像处理,进而得出实验结论。教师在引导学生得出第一个实验结论时,画的是如图7所示的U-I函数图像,而不是图8所示的I-U函数图像,笔者认为不妥。第一个实验是探究电流I与电压U关系,即I∝U之间的关系,U是自变量,I是因变量,按照数学的函数知识,I是U的函数,即I在纵坐标,U在横坐标,与数学y=kx函数相呼应,学生迁移起来顺畅自然。
在展示学生分组探究的结果环节,教师的做法是:把每个小组的实验数据和图像单独进行展示和投影,结论的得出也很顺利。但笔者觉得,如果把三个图像集中在一个坐标系中展现,效果会更好。如下左图的图像:在同一个I-U坐标系中,三条直线都是正比函数,说明了在电阻一定时,电流I与电压U成正比关系,同时此图像还说明:对于不同的电阻,图线不一样,即U/I的比值不同,这充分说明电阻是导体的一种属性,对电阻的认识更加深刻。
本节课重点内容很多,学生实验操作连线、探究花费时间多,40分钟的一节课,时间是不够的。有些老师为了赶时间,势必在某些环节匆匆略过,留下了美好的遗憾。根据笔者的体验,如果本节课采用翻转课堂模式进行教学,则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效率。所谓翻转课堂,就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制作微视频和学习任务单,学生在家中或课间观看视频讲解并完成相关任务,回到课堂上展示成果,师生面对面交流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笔者建议,课前教师制作微视频和任务单,以问题的形式启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进行讨论,尝试初步回答,即本节课实验探究环节以前的全部任务可以前置到课前完成,课堂重点进行小组实验方案展示,学生分组探究,归纳总结实验规律,进行相关知识的巩固和拓展训练。这样下来,课堂时间大大节省,学生的探究时间有了保证,重点知识重点强化,教学的有效性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