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 骥 刘征云
科学家应该什么样?可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象。
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李锦研究员这样告诉他的学生们:科学家应该是一类具有很高的学术造诣和高尚的道德修养的人。
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不苟言笑、气场强大。
这是李锦给大多数人的第一印象。
深入接触下去,你会发现,作为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李锦严肃的外表下,其实藏着一颗痴迷科研、热爱生活的火热的心。
李锦常对课题组同事们说的是,“做科研一定要有兴趣,不然这是一条不归路”。
李锦课题组主要从事药物成瘾领域的研究。药物成瘾是危害患者本人身心健康、破坏社会安全稳定、带有明显的心理和社会学特征的重大医学生物学问题,95%以上的高复吸率使防复吸成为世界难题。从某种程度上讲,这是医学科研中的“冷门”。
从事这项研究,如果没有执著的热情和 “板凳甘坐十年冷”的韧劲,真的很难坚持。
李锦每天的日程相当饱满,除了出差参加各种学术活动,没有应酬,他把绝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了科研和教学中。稍有闲暇,阅读最新文献、与同事们讨论科学问题是他最大的乐趣。而他最高兴的事,则是课题组同事或学生在科研中取得了成绩或进展。
他要求课题组的同志和学生们必须定期向他汇报科研进展情况,他不厌其烦地一一点评、指导,当大家在科研中遇到困难时,他总是能利用自己敏锐的学术洞察力和精准的战略眼光给大家指点迷津。
某项试验因为样品制备要求很高,很多年轻科技干部总是摸索不好实验条件,有的女同志甚至急得哭鼻子。李锦看在眼里,便利用节假日,亲自为大家指导实验技术。耐心地分析、一步步演示,让大家体会一些实验细节。在他的指导下,很多人成为了实验小专家。
“做科研需要不骄不躁、永不气馁的精神。”每当课题组有人因不断的失败而失落的时候,李锦总是鼓励大家,“我们科研进展的一小步,就是解救吸毒者及其家庭的一大步!”
李锦课题组有一条坚持了20多年的规矩:凡是科研中的重大发现,不管是谁完成的,不仅要能够自己在实验中复现,还必须由第三者重复,如无法复现,不管花多长时间,直到寻找到合理解释为止。
据说,就是因为这条雷打不动的规矩,好几次课题组的新发现都被外国同行抢了“先机”。
但李锦不为所动,“科学来不得一点的侥幸,必须扎扎实实!”
因其难,科研上的每一点进展都举步维艰。
自从20世纪90年代,李锦从恩师秦伯益院士手中接过“衣钵”以来,在此领域深耕已过20余载,发现了胍丁胺-咪唑啉受体系统对阿片成瘾的调节作用,并提出了“阿片功能调节剂”的概念,这是继多巴胺、谷氨酸、GABA等神经递质系统之后发现的又一个新的阿片成瘾调节系统,开辟了药物成瘾机制研究新方向和防复吸药物研发新策略;以此为基础发现了一个新的防复吸候选药物靶标——I1-咪唑啉受体,研发了一个自身不成瘾、能够同时控制阿片躯体依赖戒断症状、缓解稽延症状和抑制药物渴求的理想的防阿片复吸候选新药——胍丁胺。这些成果发表在药物成瘾领域的权威期刊上,得到国际认可,在胍丁胺和阿片成瘾研究领域,李锦课题组发表的SCI论文数量和他引次数均位列国际第一;李锦研究员被聘为国际胍丁胺-咪唑啉受体研讨会科学咨询委员会委员。此外,李锦作为首席科学家承担了我国第一项有关药物成瘾的973项目,为凝聚和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药物成瘾研究团队、使我国药物成瘾研究迅速跻身国际先进行列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研究所,很多人都知道李锦课题组有几条不可触碰的“红线”。有些好理解,比如科研数据绝不能造假、科研经费绝不可滥用。也有些“红线”在普通人看来就有点“不近人情”了。
曾经有个学生硕士刚毕业,考上了李锦的博士。初次见面,特意准备了一些礼物,在他看来,这是最为平常的事情了。可在李锦这里却碰了个大“钉子”。李锦原本严肃的脸庞更加面沉似水,“我的实验室和课题组从来没有礼尚往来,如果谁这样做,我就批评谁,接受不了可以离开实验室”。
还有一次教师节,一位新来的女学生特意买了一束鲜花放在了李锦的办公室。这也不能例外,鲜花不能退,心意也不好不领,李锦最后把鲜花分给了课题组的每个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