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探索

2018-11-06 10:18张馨元赵欣童
大经贸 2018年9期
关键词:创新创业能力探索高职院校

张馨元 赵欣童

【摘 要】 本文着重研究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通过文献与文献的比较,比较了国内外高校的创业教育模式和对策,总结了相关经验,找出了我国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中国国情和高职学生的特点,分析其存在的原因,探索新模式,提出新对策。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创新创业能力 探索

一.我国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及研究意义

目前,高等教育基本普及。随着毕业学生人数的增加,学生的就业压力将越来越大。大学生创业可以解决就业问题,创造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为社会带来价值,推动经济发展。高职院校的学生具有一定的创业能力,但他们对创业的认识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创业积极性不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相对较弱。学生创业活动的起点低,相对落后,甚至在初期探索阶段,企业人气、创业规模、盈利能力、技术含量和就业情况都相对不足。

二. 国内外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研究进展

1.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研究和实践首先在美国兴起。目前,发达国家对提高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理论的研究和实践已相对成熟,富有成效。国外大学现在正在有针对性地提供一些新的创业课程,如创建和经营新企业,非企业管理学生的创业,如何编写商业计划,小企业管理,企业融资等。在这个阶段,国外高职学生的创业能力研究已经朝着标准化、系统化和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值得我国大学学习。

2.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国内对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国内高职院校学生的创业问题,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受到有关方面重视的。1996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简称《决定》)颁布。《决定》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创业精神是创新人才重要的内在素质,是高校素质教育对高职院校学生培养的重要要求。认识和把握创业精神,对培养高职院校学生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段时间以来,“高职院校学生创业”计划和实践,在国内众多高职院校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1999年,国内首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计划竞赛在清华大学举行,清华一团队获5250万元风险投资,在全国高校学生中引起了强烈反响。此后,不少省市级乃至各高校内部的类似竞赛活动方兴未艾。学校、地方,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的学校和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高职院校学生创业鼓励政策和措施,一些敢于先行的高职院校学生已将纸面上的创业计划变成了实实在在的创业行动。伴随着高职院校学生创业实践的进行,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方面的相关研究自2005年以来大量出现。创业意识培养、能力提升以及创业现状调查和创业环境改善等方面的问题都得到了一定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然而也存在诸多问题和尚待改进之处。

三. 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调查与分析

1. 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调查情况。受访者是高职院校的在校学生和毕业生。每项调查的样本量为500,调查由2018年6月至2018年10月的在校学生和毕业生进行。调查过程采用以下方法:(1)问卷调查,对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2)面试调查方法,通过与毕业生的交谈,了解每个人的真实想法。

2. 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调查结果与分析。(1)学生对创业的兴趣和态度。73.46%的学生都有过创业的想法,虽然我国学生的创业成功率不高,仍处于起步阶段。然而,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具有积极的创业态度,他们对创业更感兴趣,但没有关于创业系统知识的学习,希望学校能够提供相关课程,并渴望接受系统的创业教育。(2)对创新创业能力的自我评价。虽然大多数高职学生具有较强的创业意识,但在对创业能力的自我评价中,大多数学生对自己的创业能力缺乏足够信心,在做选择和决策时难度较大。他们会在创业的初始阶段感到巨大的压力,从而失去创业的动力和方向,这将使他们的创业行为面临诸多风险,整体表现是行动的胆怯和战略的失败。(3)对创业相关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从对即将毕业或已经毕业的学生的访谈了解到,学生在创业中会遇到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如对市场缺乏了解,对财务、管理方面的知识了解甚少,缺乏实践经验等等。最重要的一点是学生的创业能力普遍不高。然而,创业能力水平直接影响创业的结果。

四. 提高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对策

1.高职院校应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提高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加强创业实践教育,切实提高学生创业能力。

2.高职院校应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在培养其专业技能的同时促进其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

3.重视素质教育和综合能力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

4.高校应该尽一切努力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和氛围,促进高职院校校园创业文化的建设。

五. 结论

通过对当前教育体制和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形势的分析,提出改进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结论如下。

1.成功教育的建立可以使学生了解成功的规律,纠正创业的目的,找到创业的良好动力,有效地提高学生创业的坚定性和效率。

2.创业经济学课程有利于学生分析创业成本,使学生能够了解创业所需的能源和资金,并在创业过程中分析项目成本和产出,达到良性??创业的目的。

3.开展特殊的创业培训活动,促进学生的交流和提高,加强学校创业的积累。

4.适当的机构改革可以帮助学生展示创业项目,指导学生进行创业活动,并提高企业家的积极性。

5.营造良好氛围是一种多元化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发展和积累创业经验和创业资源。

几个因素的改革提高了学生创业的质量和成功率,是有效提高当前创业水平和成功率低的根本途径。

【參考文献】

[1] 庄小将.高职院校创业型人才培养机制研究[J].职教论坛,2010,(30).

[2] 李楚英,王满四.美国大学创业教育模式及与中国比较[J].高等农业教育,2010.

基金项目:本文是2018年度黑龙江省教育厅规划重点课题“高职院校层级式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成果之一。课题编号:GZB1318046。

猜你喜欢
创新创业能力探索高职院校
校园环境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