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茶道是我国五千年传承的文化经典,茶叶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21世纪以来,电商的迅猛发展对传统行业造成了强有力的冲击,这也为我们在茶叶的销售上提供了新的思路:依托互联网技术,借助农业大数据打通茶叶种植户、销售商与消费者信息屏障,顺应涉农电子商务这一发展趋势,构建一个全流程可追溯、信息互联共享、产销衔接贯通的农产品产销购智能终端模型。本文旨在构建这种智能终端模型的具体思路并探讨有关问题,以期促进茶产业和茶市场的发展。
【关键词】 茶市场 质量可溯化 智能终端 设计
一、前言
安徽省是极具茶叶生产的生态环境优势的。安徽省内山地及丘陵在全省面积中超过60%,主产茶区为皖南和大别山地带。植被覆盖率高,土质适宜多种茶树生长。空气常年温和湿润,且山区云雾弥漫。多年平均温度基本在16℃浮动,年均降雨量多为1500-1700mm左右,且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茶树有效成分的积累。这种环境条件极其适合茶树喜阴好湿等生长特性,在发展名优茶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如全国名茶黄山毛峰、太平猴魁、齐山名片、涌溪火青、黄山银钩、黄花云尖、天华谷尖等均产于安徽省的皖南山区大别山区。
因此,自古以来,安徽盛产名茶。但在新中国建立后,科学发展日新月异,机械化逐渐普及,生产力飞速发展,管理机制的重要性日渐凸显,安徽省在茶产业的建设中暴露的问题也日益严重。对比近五十年安徽省的茶产业建设情况,结果不尽如人意。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安徽省茶园面积仍居全国第二、三位,产量位居前五。到了近三十年,省统计局统计数字显示:1990-2016年,茶园面积增加83万亩,年平均增长1.1%,仅为2万多亩。2010年时安徽省茶园面积突破200万亩,但占全国比重却下降为6.8%,到2016年为224.5万亩,仅占全国6.12%,安徽茶叶发展开始走向下坡,尤其是与周边省份相比,差距逐渐拉大,安徽茶产业发展面临严峻局面。
从上述资料可以看出,安徽省茶产业提升的空间非常大,从茶叶采摘、茶叶加工、品牌包装、销售渠道管理等诸多方面都需要质的飞跃。并且其主要问题不在于“先天不足”,而在于“后天短缺”而其中销售渠道乃是至关重要的一环。电商从前十年开始就大行其道发展迅猛,可以说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我们不难想到将电商与茶叶销售相结合,既能缩小销售的中间成本又能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与人们的购物习惯。
二、市场上农产品订购APP与质量可溯的茶叶订购智能终端
目前市场上已经有一些具备农产品订购功能的APP,主要分为两种:一是附带鲜果、肉疏订购功能但不仅限于此,同时并不强调农产品的特殊性如是否产地清晰、达到的等级等,与普通的市场购买无异,只是转变了购物方式——从线下到电商;另一种局限于农产品订购,产品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强调“绿色”的概念,相对于普通的市场购买更注重“自然、无公害”等特点,通常市场价也会更高。
而本文所描述的这种智能终端吸取了上述几种方式的长处,并针对“茶叶”这一特殊作物做出了根据实际情况的改进。智能终端的含义很丰富,它的具体表现形式不局限于时下流行的APP,为了增加这一销售渠道的可信度,它可以表现为实体销售机,类似于随处可见的“饮料零售机”,这种终端出现的具体位置可以是高档住宅区、学校、政府机关部门、中心商业区等对名贵茶叶需求量大的地方。考虑到初期规模小、信息不够完善、用户群体对此操作不够熟练等因素,目前建议的订购方式是以集体的形式订购,生成订单后,智能终端内与合作的茶园内有24小时摄像头连线,可以实时反应茶叶的生长情况。每一份订单可以选择自己看好的茶园来承包,智能终端内记录了所有愿意参与这种“产-销”一体化生产的茶园情况,可以根据消费者自身的需求查询、选择。当然,适应这种需求的APP也会上线,用户也可以通过APP来实现订购,APP的好处是便捷且打破了地域限制,有利于日后向更广阔的市场迈进。智能终端内的茶叶核心思想是强调“质量可溯”。因為对质量可溯的追求是市场需求和茶叶本身特点相互作用的结果。
三、质量可溯的茶叶订购智能终端的市场需求分析
首先,市场急需一个“原生态、可信赖的茶叶市场。”由于我们还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级市场阶段,市场机制尚待完善,市场相关部门流程不够严谨,而茶叶相对于普通农茶品售价高利润大销路广,于是很多不良商家在其中嗅到了“商机”,以各种手段“狸猫换太子”以次茶充好茶欺骗消费者。由于绝大多数消费者缺乏专业鉴赏力,这些冒牌货在销区市场上畅行,甚至有些茶场为了效益,也不得不先进外省茶叶来充当本地产品,以稳定自己的销售渠道,茶叶销售被代入恶性循环,严重影响名茶的口碑,也使得消费者望而怯步。
其次,“质量可溯”符合人们心中对茶叶质量的要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食品安全知识的普及、健康意识的增强,人们已不再满足于解决生存的基本需求,性价比高已经不再是人们对食品的第一考虑因素,“绿色无污染”才是人民生活新风尚,求购山区无公害名优茶已成为一种新的消费趋势。而绿色无污染,在日常普通的购买活动中只能通过商家宣传来体现,无法得到进一步的保障,但本文所述的智能终可以完全展示消费者属意的茶叶生产全状况,消费者可以通过茶厂监视器反馈到智能终端上到茶园茶叶生长过程和加工状况。这个设计灵感来自于日本名茶叶的销售:每年日本的名茶树按照枝桠位置不同标价,早在每一年冬季就被客户一抢而空。效仿这种销售模式,让消费者及早预定,并全过程展现茶叶状况,让消费者更加安心。
再次,现下的茶叶生产情况需要一种可靠的销售渠道来激励。安徽省的茶叶生产主要是农民散户种植,茶厂收茶加工再由承包商对外销售。因此茶叶的生产总额受影响的因素较多、波动较大。且由于生产茶叶的散户规模、设施、管理等不同,同一品种水平参差不齐。如果能够实现这种“质量可溯化”终端订购,茶农可以根据订单总额分配自己的劳动付出,通过订单情况,保证自己当年生产“劳有所值”,加大生产力度从而提高产品质量。从茶农开始实现真正的“产——销”一体化,建立一个“契约培育——期货订单”销售渠道。
四、质量可溯的茶叶訂购智能终端推广存在的问题
目前,这种销售在推广中主要遇到的问题有:第一,消费者一时难以信任此种销售方式,对于先付定金表示存疑,并且觉得在茶叶生长初期即预订难以保证茶叶质量;第二,生产者认为自身已有成熟的销售渠道,这种新型销售渠道必然会打乱自己的原先的销售进程,除此之外,当年如果遭遇退货,会错过普通市场上市价最高的黄金销售时期;第三,智能终端最终的表现形态是APP和实体终端。实体终端建设地选取的考察,以及建设费用和推广措施带来的费用等由哪一方承担以及能否顺利到位。
五、结论及建议
茶产业发展,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采取有力措施促进新型销售方式的生长,刺激传统农业开拓产销新局面,大力推动关于“质量可溯化”智能终端的建设,鼓励茶农和消费者踊跃尝试此种方式,运用政府力量给茶农“安全感”,给消费者“坚实的后盾”。
该智能终端的思路非常符合近几年来安徽省茶业的发展方向:安全、优质、高效。相信在各级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充分调动广大茶叶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后,建立健全的“质量可溯化”茶叶产销服务体系和完善市场监督管理体系指日可待,茶叶市场也必将会日益蓬勃昌盛。
【参考文献】
[1] 李蜀湘,颜浩龙.基于违约风险的农产品供应链金融模式研究[J].物流技术.2014(09)
[2] 李炎炎.农产品供应链金融及其风险管理研究[J].商业时代.2013(17)[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8(06)
[3] 杨磊,纪静娜,郑晨诗.基于产品低碳水平的供应链推拉模式比较[J].珞珈管理评论.2017(01)
[4] 徐文静.供应链模型和标准研究[J].中国采购发展报告.2010(00)
[5] 姚泽有,阮平,曹细玉.供应链社会责任管理研究述评与展望[J].物流技术.2017(11)
[6] 邱少英,李小申.允许有残次品和缺货的供应链模型[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05)
[7] 蒋智凯,彭静瑶.快速消费品供应链信息共享机制研究[J].物流技术.2017(09)
[8] 雷立艳.制造商与弱势零售商的合作对供应链影响研究[J].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2017(10)
[9] 王宇奇,高岩,滕春贤.扰动下的供应链弹性研究回顾与拓展[J].管理评论.2017(12)
[10] 刘计超,徐七龙,范晔.企业对大数据投资的资本决策与协调研究——基于供应链的视角[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8(06)
作者简介:卞琪(1997-)女,汉族,安徽六安人,单位: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2015级本科生,金融数学专业
基金项目:本文属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编号:201710378220)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