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生态循环农业创新实践探索

2018-11-06 10:46陈海生王亚芹李世炜
安徽农学通报 2018年15期
关键词:五水共治台州市

陈海生 王亚芹 李世炜

摘 要: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是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实现“五水共治”的一种有效手段。该文介绍了浙江省台州市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成效,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主要包括:引导发展农牧结合资源化利用;推进污染防治长效管理机制建设;全面深入推进“肥药双控”相关工作。

关键词:五水共治;生态循环农业;台州市

中图分类号 F327;F2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8)15-0006-03

生態循环农业是根据生态学和经济学原理,继承传统有机农业技术,减少N、P施用和农药残留,综合运用现代农业科技和现代化管理技术,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益、良好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农业[1]。生态循环农业就是减量化使用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增加农业资源利用效率,以生态产业链为载体,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和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实现成本降低、环境友好、农民增产增收的农业生产模式[2]。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是从源头上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实现“五水共治”的有效方法,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实现农业绿色化发展的现实路径[3]。

我国传统的稻田立体种植、优化间作套种、桑基鱼塘开发、合理轮作互补、农家庭院经济等都是生态循环农业模式的典型案例。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代表的高投资、高能耗的“石油农业”快速发展,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虽然得以大幅提高,但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的长期过量使用,导致农地土壤持续性退化、系统生物多样性被破坏、生态环境递进性污染等。我国农业必须在充分汲取传统农业精华和有效借鉴国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力求推广运用现代文明成果来有效改造传统农业[4]。

浙江省台州市位于浙江省中部沿海,境域地势由西向东倾斜,有括苍山、大雷山和天台山等主要山峰,陆地总面积9411km2。居山面海,平原丘陵相间,形成“七山一水二分田”的格局。中低山与丘陵占台州市陆域面积的70.4%,平原区面积占26.8%,内陆水域面积占2.8%。属中亚热带季风区,四季分明,热量丰富,雨水充沛,气候温和湿润。平原地区气温16.6~17.5℃,自南向北递减,年均日照时数1800~2037h,年降水量1185~2029mm,平均降水量1632mm。温、光、水及土壤条件适合多种农作物的生长与优质高产。目前,台州市正借助“五水共治”东风,大力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整治和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1 工作进展情况

1.1 推进养殖场生态化改造 为顺利完成养殖场整治任务,各县(市、区)以乡镇(街道)为单位,对生猪存栏50头以上畜禽养殖场进行排查摸底,搞清养殖数量、养殖设施和生态消纳等情况。通过采取多种模式与途径推进养殖场生态化改造工作,全市共完成363家养殖场生态化治理、改造、提升,关停和搬迁养殖场67家,对12个水禽场进行了标准化改造,并且确定了25个生态示范牧场。在温岭市和三门县二地建立了2个畜禽排泄物收集处理中心项目。在一些山地丘陵增加一些规模适度、农牧结合、有着良性资源循环的生态养殖场。由于实行生态养殖创新模式,实行标本兼治,有效地解决了畜禽养殖场排泄物资源化利用的问题。

1.2 提高对畜禽养殖排泄物资源化利用的水平 新增沼液利用和落实生态消纳地,对于促进畜禽养殖排泄物资源化利用有着明显的作用,而生态养殖必然的要求首先是提高对畜禽养殖排泄物资源化利用水平[5]。当前排泄物资源化利用仍以就地消纳为主,异地消纳为辅,两者相互结合。台州市积极创新沼液推广模式,推进沼液利用,各地均出台了沼液利用财政补助政策,制定了沼液推广利用实施方案,成立了沼液利用社会化服务组织。并且配套的落实了沼液利用生态消纳地,使得有需求消纳、有地方消纳。全市基本形成了以政府购买、市场主导的沼液推广模式,由养殖场供应沼液,通过沼液输送管网和服务公司、服务组织的槽罐车配送,到达消纳农地施用。目前,已经完成新增沼液利用量16.21×105t,新增生态消纳地1.56×104hm2,完成率分别为124.7%和101.7%。

1.3 实行“肥药双控”和推广商品有机肥 “肥药双控”工程一直是台州农业工作的亮点工程,在借鉴天台县“肥药双控”工程的基础之上,各地结合地区特色,在本区域范围内实现了“肥药双控”全覆盖[6]。各地财政每年安排一部分资金作为专项资金用于控制和减少化肥农药使用、农业资源化利用、农资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创建等方面奖励补助,并实行项目化管理。其次是推广循环农业,强化技术支撑手段。各乡镇(街道)均建有专业化队伍,每年统一招标采购商品有机肥、配方肥,并免费发放给项目区内农户;大力推广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理化诱控和科学用药等农药减量控害技术;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推广稻田养殖、果园放养、间作套种等种养结合的生态循环模式。还有就是强化产品抽检,加大质量安全保障。通过建立农产品检测中心,落实检测车,免费开放乡镇农产品检测室,扶持培训检测人员,鼓励企业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自查。构建和完善市县乡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对抽检不合格农产品通过媒体曝光并立案查处,农产品质量安全有了更有力的保障,从而也提升了台州农产品的品质和价位,促进了农民增收。目前台州市共完成推广测土配方施肥205266.67hm2,完成年度任务数的100.9%;完成化肥减量3102.5t,完成年度任务数的106.6%;推广商品有机肥51100t,完成年度任务数的102.2%;完成推广病虫害统防统治40300hm2,减少农药使用量283.9T,完成率分别为106.1%和102.9%。

1.4 推进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 目前,台州市共产生农作物秸秆128.35×104t,综合利用总量为111.67×104t,综合利用率达到87%,全省试点县(市、区)路桥区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了92.41%。其中:肥料化利用71.12×104t,饲料化利用12.38×104t,能源化利用20.88×104t,基料化利用4.48×104t,原料化利用2.81×104t。另外,全市共完成秸秆机械粉碎还田和捡拾打捆31266.67hm2。

2 面临的困境和问题

2.1 生态循环农业推广与实施力度不够 在生态循环农业推广的技术力量上,各区县农技推广人员和乡镇农技人员存在着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老化现象。而且推广人员较少、推广力量薄弱,另外有些偏远山区农业劳动力大都是老弱残幼,文化水平低下,新知识新技术接受能力不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意识不強。由于生态循环农业花时费工,见效慢,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以及农业废弃资源化利用,这些技术实施起来难度较大,在开始实施时经济效益比不过传统农业。有些农民为了省工省力,得到高的经济效益,对化肥、农药的使用经常超标,因此有的地方仍存在滥用化肥、农药、除草剂,以及养猪场废水未经处理而排放河道,造成农业面源污染日益严重的现象。

2.2 农业面源污染生态补偿政策不完善 目前,政府在农业面源污染生态补偿政策不完善,缺乏限制化肥、农药过量使用的经济措施,有些地方还在对农民补贴物资,如农药、化肥、农膜,还有农业机械,以激励农民增产增收。这导致了资源的不合理使用,损害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 对策建议

生态循环农业是运用可持续发展思想、循环经济理论和生态工程方法,以节约能源资源、实现环境保护为目的,以生产全程清洁、废物资源利用、产品安全供给为方向,以科技创新、机制创新、制度创新为手段,结合传统农业实现生态、经 济、社 会效益同 步提高 的一种现代农业发展方式。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快速发展,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及城乡垃圾污染等均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大障碍,农村生态环境面临巨大压力,农业受到的资源制约和环境承载压力越来越突出。严峻的现实决定了台州市农业发展必须坚持走资源集约开发、节能减排、循环利用的可持续发展之路[7]。

3.1 引导发展农牧结合资源化利用 按照农牧结合、循环利用和畜禽排泄量与种植业消纳量相匹配的原则,开展有机肥推广应用和沼液综合利用工程,配套生态消纳地,建立“三沼”综合利用示范点,探索建立沼液转运服务智能化管理平台,着力推进畜禽养殖排泄物资源化利用,进一步优化畜牧产业布局。

3.2 推进污染防治长效管理机制建设 按照《浙江省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办法》和《浙江省农业厅关于进一步深化畜禽养殖场整治全面推进长效管理机制建设的通知》的要求,加大对畜禽养殖场的日常巡查和污染行为联合执法力度,规范畜禽养殖行为。对禁养区内擅自恢复养殖的养殖场实施强制关停。已经通过整治验收的养殖场也实行定期或不定期监督检查,如发现有些养殖场有偷排行为,由环保部门按规定进行处罚。确保畜禽养殖场治理改造到位、农牧结合到位,确保治理设施正常运行,真正实现生态循环或达标排放。

3.3 全面深入推进“肥药双控”相关工作 全力确保主要农作物生产安全。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加强与省农科院的技术合作,推广农药减量控害技术,完成台州市全域范围的测土配方施肥地理信息应用系统建设,落实以基层农资经营网点为落脚点的测土配方施肥应用系统推广应用,建立一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示范门店,提升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手段。并且加大对商品有机肥的宣传推广和政策扶持力度,大力扶持当地有机肥生产企业,进一步规范商品有机肥招标、销售网点管理和补贴资金发放等程序。

3.4 加强生态循环的农业技术培训 对农业劳动力实行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水平和生态循环农业技术操作技能。采取广播、电视、分发技术资料和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对务农劳动力进行文化知识和生态循环农业技术培训,努力提高其应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水平和能力。以及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自觉性。

参考文献

[1]薛中翠,李小刚,张庆红.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的生态循环农业技术措施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2017,23(4):53,54.

[2]崔艺凡,尹昌斌,王飞,等.浙江省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实践与启示[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37(7):101-107.

[3]钱淑琼,张方方,吴亚琪,等.浙江省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3):16314 -16317.

[4]翁伯琦,仇秀丽,张艳芳.实施生态循环农业与山区精准扶贫联动发展的技术对策思考[J].农业科技管理.2016,35(3):1-4.

[5]陈岩锋,谢喜平.我国畜禽生态养殖现状与发展对策[J].家畜生态学报,2008,29(5):110-112.

[6]李云明.温岭市“肥药双控”实践与措施[J].基层农技推广,2016,14(12):108-109.

[7]张棋,郑水明,叶雪珠,等.浙江省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实践模式和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8):4900-4901,4904.

(责编:张宏民)

猜你喜欢
五水共治台州市
台州市房地产市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黏黏花
“五水共治”视阈下高校生态德育建设研究
发挥媒体作用 助力“五水共治”——《绍兴日报》推进河长制报道的实践探索
基于CNKI的“五水共治”工程文献计量分析
防风林莫名枯死,引出一起重大环保案 台州市路桥区金清“7·15”废酸倾倒案告破
用标准滤出“清流”——浙江浦江县以水晶标准化综合试点推进五水共治工作
台州市黄岩药山果树良种场有限公司
杭州“五水共治”公众参与调查与对策探究
顺势而为 勇担责任 发挥优势 学校召开“五水共治”专题工作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