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翠翠
五月,我在省肿瘤医院的病房前,看到一棵流苏树开满了白色的花朵,远观整个树冠像是一片白色的流动的云。近看,每一朵花垂下来的丝绦,绵软光滑,在五月的微风里随风摇曳,温柔的、醉人心的。
陪同亲属从柳絮、杨絮纷飞的城市一路开车到达肿瘤医院,路上甚至得知亲人生病后很长时间都沉浸在担心与焦虑里,偶然抬头看到流苏花的那一刻,心里觉得松了一口气,之后留意到每个角落里都热烈生长的植物,心里也愉快了些,寻味到一种“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意境。再观看每一位穿梭在我身边的人,虽然行色匆匆不曾驻足,却也是面目如素,没有预设中的“悲戚”。在CT室外看到大家都在討论显影水多么难喝时,我觉得自己此前“谈癌色变”的紧张都显得多余,紧张兮兮、一直面有难色的我在人群里才是最不正常的存在。
此后数次因为亲人住院,我都穿梭在其中,感受到这里的生活氛围也很浓厚。很多人因为要长时间住院治疗的缘故,在医院里开始了“既来之则安之”的生活。一日三餐散步休闲,行之如常。拿着饭盒的人们赶往食堂,提着绿色印有“肿瘤医院”字样就诊袋穿梭在门诊和检查室,戴着帽子被人搀扶的病患走出医院,傍晚还有人在阳台上收衣服……
除了医护人员之外,几乎没有人戴口罩。
“该检查的检查,该治病的治病,该面对的面对。”随着就医过程的深入,我作为病患家属也开始乐观起来,“面对就是了”。
这种体验在我的女朋友身上感触更明显。“病生久了,就会生出一些接纳,一些习以为常,打消了原本的焦虑不安、伤心苦痛,反而比正常人多了几分从容,从新规划如何带病生活,”她在患癌症十个月后变得坦然,如今她已突破了三个月的生存期,肿瘤正在缩小。现在她开始调制中药面膜,重拾自己的微商生意。“不希望余生以病人自居。”她吐露一来想要赚钱养活自己,不想成为任何人的负担;二来就是还有很多想法没有实现,就想着从做自己喜欢的事开始,一点点地把自己重新拼起来。家里人认为她应该像个病人一样卧床休息,她不以为然,“我还是一个正常的人,只不过生了严重的病,我接受,我想着办法去治疗。”
朋友圈里的她和每一个爱美的女孩没有什么不同,镜头里的自己画着口红,不吝惜每一个笑容。谁也不曾想到,她吃靶向药剧烈呕吐,面对一碗碗的中药难以下口,看到头发慢慢变白脱落也做好了戴帽子的准备,不想头发的生命力顽强,新的头发也不断地长出来。脸上长了很多的斑,就开始研究中药面膜,每天晚上必贴面膜,曾经下广州去寻药方,在德州练气功……当有人留言给她说,你的生活真精致和美好啊。她笑了,她愿意给人看到她美好的一面。“如果一个人不曾为自己寻找借口倒下,或许没有什么能够将你真正的击倒。”这是她治愈自己的办法,尽量让自己活得美好一些。
“真正生病的人没有人愿意展露痛苦,大家都看上去很正常。”因为父母都在肿瘤医院工作,我的另一位女朋友从一出生就在这里生活,如今她结婚生子也没有离开医院。很多朋友好奇她生活在医院的氛围里,会不会觉得压抑?她觉得这问题问的很“事儿妈”: “你们觉得不同是什么?大家都是人,你活你的,人家也活人家的,有什么影响吗?”
说完大家反而觉得不好意思了,原来作祟的不过就是自己的“预设”。如果能够以接纳的心去看待,实际上,很多人生病后只是在体验另一种形式的日常,多了几道就医和吃药的程序,在内心里多了一道如何面对的问答题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