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颗至诚的心对待学生

2018-11-06 10:46张国庆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18年5期
关键词:潜意识刘老师案例

张国庆

学生丢失钱物是班级的常见现象,也是班级管理中的顽疾。

乍一看,刘老师处理这起事件的过程并没有什么特别高明之处,他所采用的方法我们都尝试过,但却没有什么效果,这会让我们想当然地认为,这起事件的圆满结局是一个偶然。但我认为它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感应道交”是一个大家并不陌生的词语。古人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心性是没有障碍、畅通无阻的,当一个人的某种愿望从内心至诚地发出之后,它能超越时空的限制,在他人的内心世界产生心灵感应。当然,这种心灵感应并不一定能够在他人的脑海中形成意识,但它会通过潜意识影响他人。

刘素瑞老师处理学生丢钱案例的完美结局,就是感应道交的典型体现。分析这个案例,我们至少可以从两个方面找到必然原因。

其一,丢钱事件发生之后,刘老师没有对偷钱学生贴不好的标签。当老师对偷钱的学生贴上标签后,就很自然地会进行这样的推理:偷钱的学生是坏学生,凡是坏学生,必须严加惩戒。感应道交的理念告诉我们,一旦我们有了这种念头,就会影响到偷钱学生的潜意识,这种潜意识便使得偷钱学生对自我采取保护措施,拒不承认是人进行自我保护的常用工具。在刘老师的心里,偷钱的只是一个“玩笑开大了”的学生,这就为学生的良心发现及改正错误提供了前提条件。

其二,自始至终,刘老师内心善良的信息频率不断通过潜意识进入偷钱学生的心灵。学生丢了钱,他悲悯学生——“这才是六年级的孩子啊!”他保护学生——不让拿钱的学生被同学认为是贼;他提供方便——“为了给偷钱的学生创造还钱的机会,每次下课,我就让同学们尽量到外面活动”,他内心慈悲——“干脆把自己的钱偷偷塞给高嘉,这样,既可以让高嘉受到心灵抚慰,又可以對偷钱的学生形成自我教育”……在整个过程中,他的每一个心理活动、每一个行动抉择,其出发点都是为了学生。

作为教育者,不要小看我们每一个起心动念。哪怕我们心里生起的一个很微细的念头,都可能通过潜意识对学生的行动抉择产生重大影响。任何完美的所谓方法、技巧等,在至诚的心面前都会显得苍白。

以一颗至诚的心对待学生,是做好教育的奥秘。

(责 编 卢丽君)

猜你喜欢
潜意识刘老师案例
“咕咚”因何加引号?
借助连环画讲故事
春天的样子
样板案例
梦境是链接潜意识的捷径
NSE 9A-Module 4-Unit 2案例设计
幽默的刘老师
潜意识研究的现实意义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稿卷
难以一致的统计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