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水女神的传奇致富梦

2018-11-06 04:38
时代报告 2018年2期
关键词:赤水竹编工艺技术

2018年3月5日,身着苗族盛装,手持赤水竹编杯,90后人大代表、赤水市大同镇民族村村民杨昌芹从容地站在“代表通道”上向全球记者展示了来自家乡的竹编手艺。通过杨昌芹,赤水竹编在今年两会上彻彻底底的火了一把。

杨昌芹来自贵州省首个脱贫摘帽县——赤水。作为贵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赤水竹编”传承人,早在2014年,杨昌芹就在赤水原有的平面竹编基础上,用竹编与生活实用器相结合,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杨昌芹15岁初中毕业后,因家庭贫寒辍学外出打工。一年后,她重返学校进入黔东印江民族职业学校。其间,她和十名学生被派到赤水市学习竹编工艺技术。就因这个经历,让她师从贵州竹编工艺创始人、贵州省竹编工艺美术大师陈文兰。竹编是一个较复杂的工艺技术。一件成品,要经过20多道工序。先是选择好的原材料慈竹,然后是刮青、破竹、加工、起篾、染色、煮篾、拉丝等。在这个过程中,要把竹片处理成晶莹透明、细如头发的精细竹丝,再精心编织,最后装裱。在赤水学习期间,杨昌芹只要一坐到凳子上,通常就是一天。这项工作对年轻人而言,特别枯燥无味,难熬,但杨昌芹凭着一股执着与喜爱,不仅克服了一个个困难,还做得有滋有味。

2008年她成立了竹艺公司,从一个小加工作坊发展到公司化运营,带动了当地留守妇女就业,年营业额已达到300多万元。同时,为了帮助当地竹农有一技之长,她还义务开展培訓,近千名贫困群众先后来参加培训。靠着学到的竹编手艺,一些贫困群众也走出了生活困境,生活变得越来越好。

杨昌芹来自于基层,大部分时间都跟村民在一起,更能了解老百姓的梦是什么,在首场代表通道集体采访中,杨昌芹展示的杯子就是赤水村民脱贫的工具。她说:“杯子外边的竹编套是用赤水当地的慈竹,经过20多道手工加工制作完成。通过培训,当地手拿锄头的农民也能够编制这样一个工艺品,一个竹编套村民可以获得100元的收益,这100元对于当地村民来说是一个小小的生活梦,而每一个人的一个小梦就是我们国家的中国梦。”作为贵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赤水竹编”传承人,杨昌芹说她将一如既往地传承和发展好竹编工艺,希望未来可以把竹编工艺和民宿、培训体验基地等结合在一起,让更多群众靠着这门手艺脱贫致富。

猜你喜欢
赤水竹编工艺技术
机械工艺技术与工装设计应用研究
地热再生工艺技术在道路维修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游伟 《竹韵金沙》
直升机典型部位防雨密封设计与工艺技术分析
善意谎言,真心守护
竹编存钱罐
非遗“竹匠”醉心竹编50余载
赞贵州赤水诗四首
赤水市委离退局举办“我们的节日·清明”活动
赤水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