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坡
当前,面对高考竞争,各普通高中从生源、師资、待遇等方面着手,可谓各显其能。但一个学校的竞争力最终取决于一支高素养的教师队伍,要突出教师的主体地位,提高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使教师愿干肯干,心无旁骛。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指出:“建设现代学校制度,体现以人为本,突出教师主体地位,落实教师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教师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主体和管理工作的主体,作用发挥得够不够,至关重要。笔者认为,学校领导除了理解、尊重教师,还要放下架子,与教师零距离接触,保证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工作。要通过“民主治校”,创造条件让教师参与学校管理工作,激发教师的主人翁精神。大家都清楚,学生良好成绩的取得有时很难分清楚是哪一位教师的功劳。所以,一所学校要全面完成教学与管理的任务,必须依靠大家通力合作、共同努力。比如,我校要求各年级组和各处室,通过大家讨论、献计献策的方式,推动工作丰富多彩起来:高一的候课制度、家教合一模式;高二的无缝隙管理办法;高三的早读晚诵措施等,都是通过教师积极参与讨论形成的。全校开展的“风采教研月”“学习规范月”评比活动等,大多出自教师的创意,有效体现了教师的创新性。
当前,传统的学校管理模式已不适应现代学校的发展,学校管理如同开车一样,要关注到方方面面。如何让教师在学校制订的诸多制度、条条框框内不越线、守规矩,需要管理者深入教师中间了解情况,及时调整工作方法,防止出现偏差。因为教师在正常教学、管理中会发现学校的哪项制度、措施不适宜,有漏洞。一旦有教师提出来,学校领导就要认真思考,合理的就应立即改正;同时,对提出正确意见的教师要多加鼓励和赞赏,必要时应给予一定奖励。这样教师就会有成就感,积极性就调动起来了。
学校领导要站在教师的立场,体谅他们工作的不容易,学校的管理工作就会顺利很多。在管理工作中,学校还要积极引导教师们“合理竞争”,教师之间、同学科之间、班级之间的竞争,都是为了促进工作积极向上。学校要借此完善评价机制,通过实绩评估教师能力,保证考评的客观公正,提倡“多劳多得”。
总之,只有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热情,挖掘他们的工作潜能,提高业务能力,营造和谐相处的工作环境,学校发展的目标才能真正实现。同时,提高教师队伍素养,还需要社会、家庭、学校形成合力,再加上政府扶持,主管部门政策激励,才会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作者系鄢陵县第一高级中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