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强
《七律·长征》(以下简称《长征》)是毛泽东主席在1935年10月,中央红军翻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的时候写就的。全诗气势磅礴,充满了战胜无数艰难险阻之后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但是学习过程中,由于大多数学生对于长征的历史背景并不熟悉,要想更为深刻体会这首诗的磅礴气势和历史意义,需要更深入地了解这首诗创作时的历史背景。
当前的语文学习中,学生在进行文本解读时,过多地为考试所牵引。虽然说考试是“指挥棒”,但若这种指挥只体现为为了应付习题解答,那显然是悲哀的。譬如《长征》这一经典文本的解读,如果只让学生就“七律”的“律的读音”,逶迤、磅礴是什么意思,对“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正确赏析是什么等问题进行所谓的重点理解,那显然偏离了《长征》走入教材的本意。
作为长征途中最有气势的作品,毛泽东同志借由《长征》,抒发的是革命的工农红军不怕艰难险阻、敢于面对挑战而百折不挠的勇毅精神;作为引入教材的作品,编者想借由此文让学生认识到长征的悲壮与革命军队的精神,与革命前辈的豪气。显然,靠着机械的解读或太多的习题训练,是无法达到这个层面的理解的。真正有效的教学,应当是由学生自己去构建文本意图。而根据建构主义的观点,要想让学生的主动建构发生,学生就必须占有足够的资料,才能生成相关认识。显然,学生要读懂《长征》,就必须掌握相对丰富的创作历史背景资料。
教材分析的意义不完全在于挖掘文本背后的所有含义,因为这是教材分析而非完全的学术研究。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建构过程,在笔者看来,《长征》一文的教学,需要向学生提供这样的几个背景。
一是长征背景。笔者以为这个时事背景不要过于凸显反围剿失败,而应当强调在革命形势严峻的背景下,全军必须实施战略转移,而转移的过程又面临着国民党的前后包围以及恶劣的地理条件的挑战,目的在于让学生认识到长征之“难”。只有学生意识到长征的巨大困难,才会在一定的心境中构建对长征过程的具体认识。在学习中通过文字、图片等方式,让学生积极有效地建构长征途中的恶劣环境,而学生通过视觉通道所建立的心境,支撑了下面文本的顺利解读。
二是毛泽东同志伟大的革命乐观主义情怀以及领袖风采。毛泽东的诗词一向以气势恢宏、胸怀宽广著称,不了解毛泽东的博大胸怀,是很难读懂为什么那样艰苦卓绝的长征,在他的笔下能够如此乐观、豁达。笔者向学生介绍毛泽东的诗人情怀与领袖气质的时候,重点强调了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胸怀天下的特点,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这种情境下强调这个背景,学生一点都不感觉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多么抽象的概念,反而听得非常认真。
三是自然环境背景。由于诗中有不少描写恶劣的自然环境与天险的诗句,没有对这些天险与环境的客观认识,学生就读不懂诗中那些以浪漫主义手法写就的诗句。“万水千山只等闲”,教师得让学生知道长征途中跋涉了多少山水;“五岭逶迤腾细浪”,教师得让学生知道那些细浪意味着什么;“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教师得让学生想象三军即将结束艰苦卓绝的长征时的欢喜场面……
四是社会现实背景。历史对长征的界定: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精神映射到今天,要让学生认识到航天火箭取名“长征”的含义,從而让学生认识到革命精神是需要世代相传的。
事实证明,有了具体的背景支撑,学生解读文本的成功率要高很多—这里所说的成功率,是指学生在自主建构的情况下与教学目标的吻合率。
一个很明显的表现是,在充分了解了上述四个背景之后,学生在朗读该诗时表情、神态、气势完全不同了。这也很好理解,学生读不懂诗的意境,你让他如何进入那种意境,去读出那种豪情呢?但若有了背景的支撑,结果就不同了。有了背景的支撑,学生在读诗时,思维中的表象是很清晰的,也能够站在诗人的角度去感受那种意境,读出来的诗意自然也就贴切了许多。
总的来说,面向中学生进行文本解读,还是要本着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的思路,尽量提供充足的背景让学生去自主理解文本,这是语文有效教学的根本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