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的“九个坚持”,是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的纲领性要求和做好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遵循,必须长期坚持、不断发展。第一,“九個坚持”是一个由思想引领、精神激励、舆论引导和文化支撑等内容组成的系统完备的有机整体。思想引领体现在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坚持思想工作“两个巩固”,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方面;精神激励体现在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文化自信方面;舆论引导体现在坚持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方面;文化支撑体现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坚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方面。第二,“九个坚持”是由“一个统领”、七项国内工作举措和一项对外工作举措组成的结构清晰的有机整体。“一个统领”是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这是“九个坚持”最核心的要素,确保宣传思想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道路和方向前进。七项国内工作举措即:坚持思想工作“两个巩固”的根本任务,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文化自信,坚持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一项对外工作举措即:坚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有利于营造对我国友好的国际环境。第三,“九个坚持”是总结历史、面向现实、指向未来的有机整体。“九个坚持”既是对历史经验的全面总结,也是对工作实践的理性升华,同时充分体现了对未来发展的指向性,必将推动宣传思想工作不断强起来,促进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为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作出更大贡献。
(来源:《北京日报》2018年9月3日)
美方发动贸易战的原因是复杂而深刻的,概括而言有以下三点:第一,利益敲诈。通过贸易战或发动贸易战的威胁,迫使贸易伙伴开放市场、让渡经济利益,是美国的惯用伎俩,以往曾经对多个国家使用过。在解决中美经贸问题方面,美国更是无视中国表现出的极大诚意,背弃双方达成的共识,单方面发起贸易战,其直接动机就是企图迫使中国在贸易投资上进一步对美扩大市场准入,增加购买美国产品,从而使美国获取更多经济利益,同时对外转移美国国内矛盾。第二,战略遏制。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上升,美国对华认知与情绪全面转向,重新定义了中美关系。2018年版美国国防战略报告提出,“国家间的战略竞争现在是美国国家安全的首要问题”,把中国定义为美国长期的“战略竞争对手”。贸易战不仅是美国获取更多经济利益的手段,也是美国遏制中国的重要手段。美国加征关税的500亿美元中国出口产品,主要针对的是《中国制造2025》中包含的高科技领域,反映了美国遏制中国技术追赶的意图。第三,模式打压。美国从维护其全球霸权的角度出发,对中国发展模式横加指责。美国污蔑中国发展模式是“国家资本主义”,无端指责中国对外商投资企业存在强制性技术转让要求、中国支持企业“走出去”是获取先进技术的政府行为、中国政府支持网络盗取美国商业机密与知识产权,肆意批评中国实行产业政策。近年来,美国政府出台了大量产业政策,在自己推行产业政策的同时,却对别国正常的产业政策横加指责,这体现了美国的霸道心理。在国际经济领域,美国把国内法置于国际法之上,不是通过世界贸易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而是用单边主义措施处理中美经贸分歧,公然违反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加征关税。美国有意阻挠世界贸易组织上诉机构新法官的任命,影响世界贸易组织的正常运转。美国无视中国信守入世承诺、遵守多边经贸体系规则和倡导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努力,却称中国是国际规则的“修正主义”,挑战了美国主导的国际经贸体系。为此,美国在发动贸易战时施展出舆论战、关税战、科技战等组合拳,究其动机,就是要通过舆论战把中国发展模式污名化,通过关税战、科技战等逼迫中国改变原有发展模式。
(来源:《人民日报》2018年8月29日)
1.“一带一路”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之路。“一带一路”建设坚持对话协商、共建共享、合作共赢、交流互鉴,推动各国加强政治互信、经济互融、人文互通,为各国共同发展营造和平环境。5年来,各方通过政策对接,实现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一带一路”建设与东盟的互联互通总体规划、俄罗斯的欧亚经济联盟、哈萨克斯坦的“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英国的“英格兰北方经济中心”等发展战略不同程度地实现了对接,相关国家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合作共赢效应开始显现。可以说,“一带一路”建设为破解发展中国家发展难题指明了方向,为提升相关国家经济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平台。2.“一带一路”有助于推进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5年来,“一带一路”建设以互联互通为突破口,在沿线国家和地区规划实施一大批项目,如雅万高铁、中老铁路、亚吉铁路、匈塞铁路等相继开工,瓜达尔港、比雷埃夫斯港等港口正在积极建设,这些标杆性项目对增加所在国劳动就业、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提升经济效能等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今,“一带一路”建设涉及领域正在不断延伸,其意义不仅在于促进世界各国间的产能合作、互联互通,更在于推进经济全球化朝健康方向发展,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能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获益,促使人类文明不断进步。3.“一带一路”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平台。历经5年,“一带一路”倡议已从理念变为实践,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支持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联合国大会、联合国安理会等重要决议也纳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内容,包容普惠、合作共赢理念深入人心。事实证明,“一带一路”是文明之路,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一带一路”建设通过多层次人文合作机制,在科学、教育、文化、卫生、民间交往等各领域广泛开展合作,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推动各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我们有理由相信,“一带一路”建设将为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新机遇,为解决当今世界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提供新思路,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独特贡献。
(来源:《光明日报》2018年8月30日)
中非数十年的友好交往硕果累累,双方正在合作共赢的道路上阔步前进。但是,总有人不断抹黑中非之间的兄弟情谊,用所谓“新殖民主义”“中国融资增加非洲债务论”等恶毒言论攻击中国。长久以来的霸权主义心态让某些人习惯了高高在上。中国做到了他们做不到的事情,更让他们增添了“酸葡萄心理”。面对中非合作,他们戴上了“有色眼镜”。他们看不到中国公司为非洲国家提供了数百万就业机会,并对他们进行技术培训;他们看不到中国的投资和商业行为提高了非洲工人的技能;他们看不到中国作为非洲第一大投资国和第一大基础设施融资来源国,为非洲经济发展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他们只是一味放大中国的获益,并渲染中国对其霸权地位的“威胁”。正如肯尼亚非洲政策研究所所长彼得·卡格旺加所说:“西方国家对中非关系的非议,源于其霸权心态。他们污蔑中国在非洲实行新殖民主义,但历史上贩卖非洲奴隶的是他们,殖民非洲的也是他们。在几千年的历史中,中国从来都没有掠夺过非洲。”对于中非合作,最有发言权的是非洲。对于所谓“增加债务论”,非洲谚语说得很清楚:完全没有债务的人是穷人。“贷款不可怕,关键看拿了贷款去干什么,是去买牛羊扩大生产,还是买酒喝享一时之乐。中国给非洲的贷款对非洲来说非常重要,是用于发展的,将造福当代和下一代。”這是非洲人的回答。对于所谓“新殖民主义论”,非洲人如是说:“非洲从未发生过被中国殖民的事情。相反,是中国站出来支持非洲解放运动。我们感谢中国在非洲大陆经济发展上的贡献,并且真诚地愿意与之交往。”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2018年9月1日)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始终没有解决好三个基本问题:第一个是没有解决好增长的动力。近年来,全球经历了两次泡沫经济,一次是IT泡沫,资本把科技创新泡沫化;另一次是金融和房地产泡沫。其间,每一笔资本都面临是进实体领域还是进金融和房地产领域的选择。资本是逐利的,如果金融和房地产挣钱比实体经济领域多,资本就会大量进入金融和房地产领域,最后就导致了美国经济空心化。我们都希望生活在一个越来越开放的国际环境中,但资本如果都去搞金融和房地产泡沫,那就意味着我们离危机不远了。第二个是我们生活在一个越来越开放、越来越相互依存的地球村,但是这个地球村存在巨大的治理赤字。我们没有世界政府,因此也没有机制解决公平问题、解决宏观经济政策的外溢性影响、解决发展不平衡的矛盾。西方人动不动就要求我们要遵守西方的规则和秩序,但是西方的规则和秩序一次又一次地把开放的国际环境引入危机和困境,其原因在于,西方的规则无论是开放驱动,或是市场经济驱动,还是创新驱动,都只是解决了全球经济的效率问题,却解决不了全球经济的公平问题。因此内部或全球贫富差距扩大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国内和国际的冲突和动荡。第三个是世界经济的不平衡问题,如果要解决强劲、平衡、包容和可持续增长问题,必须有一种国际合作机制解决世界经济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增长的矛盾。我们希望未来的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是自由贸易的世界,同时也是一个公平贸易、包容贸易的世界。但是自由、公平和包容不是哪个大国说了算,而是应该由国际社会用民主、包容、开放、合作的方式管控分歧、矛盾和冲突,建立一个大家都可以接受的规则体系,这样我们人类社会才有光明的前途。
(来源:《环球时报》2018年8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