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移动互联网自媒体平台的高校武术教学模式研究

2018-11-06 04:59:48张秀芬刘喆
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 2018年8期
关键词:武术公众微信

张秀芬,刘喆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体育部,北京 102600)

0 引言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校园WiFi和移动4G网络的大面积覆盖,中国互联网用户超过10亿,巨大的人口和用户红利给自媒体平台和内容创业者带来了新的发展和机遇。不同公司的自媒体平台纷纷提供了多样化的服务,内容包括文字、语音、视频、图片,交互方式也由电视的单向播放发展为互聊、群聊、留言互动、弹幕互动等。比较典型的互联网交互平台有微信公众号、百度百家、大鱼号、头条号等。自媒体平台不仅提供了内容发布空间,还提供了一定程度的自开发能力,内容创业者可以进行二次开发,接入第三方应用、开发专用工具和接口等。自媒体平台为现代武术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的窗口。通过多种信息化形式、互动方式和线上线下结合等形式,可以将武术教学引入自媒体平台,开展移动互联网下的新型网络媒体教学,这是高校武术课程教育改革的一次机遇。本文首先分析高效武术教学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然后根据自媒体平台的特点,提出一种通过自媒体平台构建的武术教学体系,包括构建方式、教学模式、发展方式等,并给出“三个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际示例,为高校武术教学提供新的发展思路。

1 高校武术教学现状

目前,多数高校武术课堂教学仍然是在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有设定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课时、教学手段、课堂组织形式等,主要采用现场一对多的方式教学。根据抽样调查,大学生对武术课兴趣不大,课内外体育锻炼频次和强度也不够。部分高校采用将武术课由选修改必修,或者要求大学期间必须修完武术课程的学分规定,以此促进学生参与武术课程的学习。这种方式显然无法将武术的真正魅力传递给学生,也体现不出传统武术的价值。调查结果表明,武术发展不力的现状,一方面外来新兴体育项目吸引了喜欢追求时尚的大学生们;另一方面,高校武术教师一直固守于传统的武术教学方式,不善于迎合社会发展,在教学中加入新的元素来吸引和满足年轻学生心理需求,造成部分学生喜欢武术,却不愿意上武术课的矛盾心理。武术是中国历经千年传承下来的文化国粹,理应继续传承发扬。而当代大学生群体是最有希望的传承群体。为此,许多教育家和武术专家进行深入研究,希望找到解决对策。随着移动互联网在中国特别是青年人中的发展壮大,利用新的媒体平台,开辟新的武术教学和发展方式,是高校武术教育者应探索的一条新路。

2 基于移动互联网自媒体平台构建高校武术教学新模式

2.1 新教学模式及其意义

微信、头条号等自媒体平台自推出后,逐渐拥有了广泛的受众,正逐步改变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自媒体平台的交互性、实时性和远距离传播性,为优秀武术教师提供了很好的展现舞台。一方面,高校课程利用自媒体平台让学生进行课余时间课程学习的补充和延伸,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所需的知识,这种全新的移动、便携的微信平台学习方式,对提高高校教学质量提高有一定的帮助。另一方面,这种新的教学方式,也为远距离教学和武术水平交流提供了一个平台,便于武术教学、武术技术的整体发展。

2.2 教学模式

如果高校武术教学能更好地利用自媒体和传统教学两个平台,进行融合“混搭”,构建高校武术课的“三个一体化”:网上自媒体平台教学和传统课堂教学结合一体化、课内和课外教学结合一体化、真实教学场景和虚拟教学场景结合一体化,则可以将武术教学从“小圈子”扩大为带有社交属性的“大圈子”,便于武术教学多样化、趣味化和互动化发展。

2.2.1 线上平台与线下传统课堂一体化

高校武术课堂,基本上是一周一次课,一学期教授完一个套路,对于一个没有一点武术基础的学生,要学会一套内容多、路线多、方向变化多的武术套路,期末“纯技能”的考核方式,对学生来说确实存在一定的困难。何况每一节课还要有一定的身体素质的练习内容要求。老师为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而匆忙赶课,反复教授武术动作。学生为了应付期末考试,拿到学分而只好无奈的,机械地模仿练习。武术动作中的核心“攻防”演练和武术文化伦理这两个传统武术精髓在课堂上没有时间讲授。武术课堂以教师为“中心”,“纯技能”的反复教和学,学生学的不耐烦,教师教的也身心疲惫,课堂单调乏味。

要改变武术课堂教学现状,只有丰富教学容量,满足学生学习武术的不同需要,发掘学生的个性和兴趣,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武术的热情,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才能改变目前的教学境况。如果能利用自媒体平台和传统教学两个平台和“三个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完全可以改变这种情况。课前老师利用公众平台的消息推送功能将新授课内容的重点、难点知识,利用文字、图片、视频的形式发送到平台上供学生课前进行预习,难点学练。学生在课前利用智能手机可以随时、随地、随需的进行预习,课前学生基本上已经掌握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在实际的课堂教师只要稍加指导学生就可以掌握,这也是“翻转课堂”的教学形式。课堂上可以留出时间进行武术理论学习和讨论,技术动作中的攻防配合实战演练,丰富了课程容量,拓宽了了学生的武术视野,教师不再是武术技能灌输者,而是武术知识的引导者。

2.2.2 课内和课外教学一体化

典型的高校武术教学模式,都是教师示范讲解-纠错-再讲解-再纠错的过程,每一节课都是老师反反复复向学生灌输,学生只是被动的接收者,直到所有学生都学会。“学习能力强”和“学习能力差的同学”永远是一样的教法和学法,这种传统的强制性和普遍性的“一刀切”的教学方式,不适合新形势下的武术教学,对优秀的学生来说有些多余,对基础差的学生来说又不够。教师只满足于所有学生对运动技术动作的机械记忆,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内心需求和兴趣特长的培养,没有摆脱“教师中心”、“课堂中心”和“教材中心”的惯性思维,学生的能动性根本未能得到充分发展,课堂教学仅仅把教学大纲要求的部分传授给学生,没有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去安排课堂内容[1]。

可以利用自媒体公众平台,实现课内和课外一体化,实现针对性的个性化教学。课前学生在公众平台进行预习,课堂上教师只以答疑形式引导学生进行动作规范化练习。课后,有余力的学生利用老师发送在公众平台上的武术学习资料可以选择进一步拓展视野,增加武术体育技能的深度学习;武术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利用公众平台不断、反复的进行学习和复习,直到掌握;个别学生因故缺课的学生可以利用自媒体公众平台自学,及时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可以有效利用学生课前和课后,有限的时间和精力,零散的、碎片化的提供学习平台,提高学习效率。线上线下的结合方式,优势之一就是教师不再从头开始教学生每一个动作,在课堂上显然无法照顾到每个人。教师主要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技术难点,进行针对性的纠正。并对大家共有的问题进行专项指导。这种模式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学生也能在线下的课堂上学习真正适合自己的内容和技巧,获得感和进步感明显,后续学习的动力和兴趣也会更大。

2.2.3 真实教学场景和虚拟教学场景一体化

普通高校基本上按照教育部规定每周不能少于一次体育课。武术学习不同于其它学科,需要做到“拳不离手”。课后不及时复习学练,所学的武术动作记忆是难以保持到下一次上课的。多数学生由于课业忙,课后也不能及时找到老师指导,所以,下次上课的时候多数学生已忘得差不多了,导致每次课上教师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带领大家进行上一次课内容的复习,费时费力。如果利用公众平台,课前预习,课堂教师指导练习,课后教师能及时总结反思,利用公众平台对学生跟踪指导,随时、随地进行讨论和交流,分享学习成果, 虚拟公众平台课堂延续了实践课堂,无间隙一体化的课堂正好弥补了学生因课间隔长,学习链接不上的问题。

2.2.4 “三个一体化”的其他优势

高校武术教师师资力量薄弱也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因素。根据调查,一些普通高校因为没有专业的武术教师,每学期武术课程是所有体育教师轮流执教,现学现卖。这样的教师上武术课,真的不敢保证每一个武术动作都能完美的诠释出来。另有一些学校武术教师因为年龄大,示范难度大的武术动作有困难。面对这样的问题,利用“三个一体化”的公众平台网络教学模式,可以弥补一些学校师资力量不足缺口。教师可以截取优秀教师的视频,或者利用链接功能,发送给学生,学生根据视频自主习练武术,教师可以很少的指点,甚至可以完全不用教师。武术视频的慢放,重复播放功能,这也使教师摆脱了重复的工作,可以指导更多的学生,或是从事更有创造性的工作环节。

3 构建方式

基于公众平台的移动学习体系,可分成两种形式构建。首先是基于公众平台的轻量开发,通过自定义公众号菜单从而构建简单的移动学习平台开展非正式学习,延伸课堂教学;其次是搭建课程的移动学习网站,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无缝连接移动学习平台[2]。

3.1 开发公众平台

再次以微信公众号为例说明,首先建立所授武术班级学生微信群或学习小组微信群,直接利用微信面对面建群功能,由教师或班体委做“群主”,构建师生武术学习共同体。注册武术学习的微信公众平台并与体育“微班级”可以形成有效的互推和互补,搭建学生获取个性化武术学习信息的渠道。“微班级”能实现师生一对一交流、互动,有利于打破公共教学场景,照顾到学生的个性需求,并有效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另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再建立微信群的方式组建自己的学习小组,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互动,提高武术学习氛围。

3.2 构建学习模块

武术微信公众平台即可以将校园体育信息资源和网络体育资源进行适当整合推送给学生群体,也可以自己根据教学目标任务、武术理论讲授、攻防格斗配合演练等视频录制发送到班级微信平台。其次,根据对班级学生的身体素质、武术基础、武术需要、武术兴趣的学情分析,合理设计微信平台中的学习模块,让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在平台中自主获取相关武术学习资讯。学习模块主要包括:课程简介模块、学习内容模块、交流互动模块三大模块。首先是课程简介模块,下拉菜单中包括课程学习目标,课程介绍、课程具体进度计划安排,让学生对本学期具体学习武术内容进行了解。其次是学习内容模块,下拉菜单包括本学期所学武术套路的演练,单个武术动作的“攻防”配合演练视频。武术理论学习,学习中华武术的文化精髓,培养学生文化自信,弥补武术课堂理论讲解不足。武术欣赏主要是对武术拳种介绍,武术比赛视频等通过超链接来推送给学生,满足学生对中华武术博大精深的学习需求。

3.3 提供互动平台和共同学习社区

交流互动是指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以文字、语音通话等多种形式进行交流互动。交流互动是武术学习提高的重要检验方式和提质增效方式。通过利用自定义菜单创建体育微社区,设计相关话题引导学生利用非正式学习时间进行学习和讨论,营造良好的网络互动氛围。也允许学生自行组织专项练习小组,共同促进提高。微信公众平台的快捷和方便,时间的碎片化和无限化,是对传统武术课堂教育的有益补充。

共同学习社区,一方面需要高质量的学习内容,另一方面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和组织热情,将武术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给学生受益终身的教学体验。

关于学习内容,不仅要体现体育特色,而且还要建立在满足学生需求的基础,确保推送“含金量”高的信息。如推送体育赛事新闻、身体锻炼指南以及正向的体育明星等学生们比较热衷并很感兴趣的信息话题,寓学于乐,让高校体育微信公众平台的信息内容成为大学生们茶余饭后都乐于讨论的话题,以此引导学生追求更高的体育精神和体育素养。在信息内容的表现形式上除了站稳传统图文表达基础之外,也需借助语音、视频等形式来提升信息内容的丰富性、多元化,激发学的兴趣和关注度。

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方面,参与感和成就感是最好的学习奖励。高校体育微信公众平台的信息是否优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其的评价,因此微信公众平台一定要开设论坛的评论功能,设置用户调查、互动话题来增强关注用户对推送信息的反馈,并了解大学生用户群体的喜好和关注点,使得推送信息更具针对性和特色,达到提升信息质量,增强学生关注度的目的。也可以让学生担任公众号维护人员、社区管理人员等角色,促进学生的参与感和管理能力。学生毕业后,也可能会继续关注该公众号,从而实现自媒体的可持续发展。下图为构建高校武术学习公众平台体系的示意图。

图1 武术微信平台构建Fig 1 Construction of Wushu WeChat platform

4 自媒体平台推广应用相关事项

网络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是把双刃剑,一方面给我们带来积极向上、催人奋进的信息,另一方面也给我们带来消极、负面甚至不健康的垃圾信息。作为一个开放的社交平台,公众平台需要注意一些监管和消费问题。

4.1 信息监管

目前,公众平台对所有的用户是开放的,对于被关注群体无法实现实名认证,很难避免“外来”用户利用论坛或者互动专区发布一些广告或一些不健康的负面信息。这就需要信息管理员定时清理可疑用户,对公众平台上的信息进行及时过滤和整顿,时刻保持公众平台环境的净化。

4.2 信号覆盖

校园网络的覆盖率依然是一个较大的问题,校园内由于偏离了移动发射的变化,导致校园内某些区域是网络死角,接受不到网络信号,或者接受信号较弱,导致移动互联网的速率受到了较大的影响。

4.3 信息消费成本

视频、图像文件都较大,下载的流量费用需要考虑学生的承受能力。可以利用免费校园网进行共享的方式,降低学生的学习成本。

4.4 线上线下时间的权衡

我们将传统体育和体育微课堂相结合,也要考虑线上和线下的效果问题。需要定期检查学生的学习质量,避免线上热烈,线下冷清的现象,学生以嘴代手,只动嘴不动手,动作不规范理论却一箩筐的问题。虚实结合、融合互补,处理好微课堂和传统体育课堂的关系而是互补的关系,两者结合在一起,才是一个系统的、全方位的、利于学生学、利于教师教的面向全体又兼具个性化的教学体系。

5 结论

本文根据对现有高校武术教学的调查研究,结合最新的技术和社会发展水平,提出通过自媒体平台搭建高校武术教学“三个一体化”的新模式,为高校武术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尝试方式。当代是网络社会,高校利用武术网络教育也是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型教育方式,每一位武术教师都应该适应新时代的武术教育观,掌握网络技术,并且敢于在武术教学课堂进行尝试性利用,在不脱离武术实践教学,强调学生“体悟”基础上,再通过网络的交互功能进行教学利用并行不悖的实践多种武术教学模式,弥补传统武术课堂教学存在着的不足,以促进中华传统武术在高校更好的得到继承和发展。

猜你喜欢
武术公众微信
中华武术
黄河之声(2021年9期)2021-07-21 14:56:32
公众号3月热榜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武术研究(2021年2期)2021-03-29 02:28:06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微信
武术
小主人报(2016年11期)2016-02-28 20:50:43
微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