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衡
张遂(683-727年),唐朝人,从小好学,尤爱天文历算,只因权贵所逼,在河南嵩山的嵩岳寺里出家为僧。那嵩岳寺也是有名的寺院,武则天当皇帝时曾把这寺定为她的行宫,里面有不少高僧和藏书。张遂在这寺里住了几年,遍读藏书,研习数学,但很快他又不满足于现有的学习条件。听说浙江天台山有一位高僧,便千里迢迢来这里请教。再说这位老僧见张遂眉清目秀十分聪慧,心里也很喜欢,便领着他打开一间间僧房,去看那满墙满架的藏书,全是些《周髀算经》《九章算术》《海岛算经》《孙子算经》《夏侯阳算经》《张丘建算经》《缀术》《缉古算经》《五曹算经》《五经算术》之类的珍籍,还有一些从印度传入的算书、算法,墙上画的也尽是些勾股图、割圆图、纵横图,把个张遂喜得开一间房念一声“阿弥陀佛”。从此他便在这里住下,遍读藏书,面请机宜,直到公元710年,才又回到嵩岳寺里。
开元元年(713年),唐玄宗李隆基连连下求贤诏书,征召有才之人,开元五年(717年)又特意遍访有才的功臣弟子。张遂的祖上曾对朝廷有功,因此被征调回京。玄宗对他极为尊重,常请教一些科学方面的问题,张遂因此竭尽全力,改革历法,制造天文、计时仪器。到开元十二年(724年),他又领导了全国大规模的天文测量。各测量队在北起今河北蔚县,南到今越南河内、顺化的漫长路线上观察日影、星辰的变化,测得的数据全都及时送回长安,由张遂汇总计算。
这天夜静时分,张遂又登上长安城里的天文台仰观星空。浮云似水,繁星如麻。他一一辨认着星座,计算着它们的位置、亮度。突然背后有人说道:“夜已很深,法师还未休息啊?”张遂转身,见一中年汉子,长袍便服,正拱手施礼。他借
着月光细看,忙道:“南宫先生,原来是你,何时返京?”
“我今日下午回到长安,知你定在这里观星,便来找你。有一件事扰得我坐卧不安,所以匆匆来见。”
这人叫南宫说(yuè),是张遂派到河南阳城的天文测量队的队长,也是他组织这次全国大测量的主要助手。测量工作有一项主要内容就是量出各地不同的“北极高度”,因为地球是圆的,各地仰望北极星的视线对该地地平线的仰角就不同,这仰角叫做北极高度,所以肉眼看到的北极星的高度也就不同。但是怎样测算这个角度呢?南宫说在野外作业中碰到了这个问题,很觉为难,因此特来向张遂请教。
张遂听完来意,便说:“贫僧看到各队送回的星表、数据,这几天也在思虑这件事。我这里有一把尺子或可试用。”说着,从怀中取出一把直角拐尺,角间有一弧形刻度,角顶有丝线,系一铜锤。张遂整了整袈裟,仰面找见北极星。只见他将拐尺举起,长边对准眼睛,同时指向北极星;铜锤缀线,自然下垂,他用手指指着垂线与短边的夹角,读出弧上的度数,说:“这就是地平线与北极的夹角,也就是北极的高度,你可拿去测试。”
南宫说一时还想不出这个简单的拐尺如何能连测带算,一下就解决了一个复杂的难题,便道:“敢问师傅,这件宝器可是当年天台寺里所传?”
张遂哈哈一笑说:“南宫先生想到哪里去了?你我研究天文,推算历法,三四年来哪件仪器不是靠自己动手,何来神助。快拿去使用,还望你能在测试中不断改进呢。”
张遂的尺子叫“复矩”,不但能测出北极高度,而且这个度数同时也就是地球北半球的纬度。这是因为地球是个圆形,一条子午线穿过南北两极,当我们站在北极时,北极星正在头顶,与地平线垂直呈90°;如果站在赤道时,北极星就在地平面上,呈0°。沿着子午线往北走,北极星的高度也就逐渐变化。这尺子到底是怎样造出来的,无从可考,但这实在是一个了不起的创造,今日凡学过平面几何的人都可以试着去验试一番。一行和尚张遂,用复矩测出了纬度,更重要的是,有了纬度就可以去计量一度子午线的长短,从而可以计算整个子午线的长短。当时张遂算出每度弧长132.03千米,虽与现在测得的111.2千米相比还不甚精确,但这在世界上确是第一次实测子午线每度的弧长。前面第三回我们曾讲过阿基米德和埃拉托色尼测量地周,但那还是一种推算,并不是实测子午线。在张遂之后九十年,到公元814年,阿拉伯人才在幼发拉底河平原上进行了一次子午线的测量。
再说张遂发明“复矩”,领导了大规模的天文测量,在掌握大量数据的基础上,又研究了日月食、节气令,编制了《大衍历》,倾满腹学问、一身精力全贡献给天文事业。开元十五年(727年)十月,唐玄宗要到洛阳出巡,照例把张遂带在身边。这时他已积劳成疾,勉强随着那大队车马,昏昏沉沉地出了东门,到了新丰(今陕西临潼县东北),便不省人事了。玄宗闻讯,急忙赶到帐前探视,只见张遂半睁法眼,细声说道:“贫僧一生观星尚不能穷其究竟,今当升天,再去究其细微。愿陛下早早颁行新历,以利民生。”说完溘然长逝,时年44岁。
张遂所言升天之事,后来亦有应验,那就是公元1977年7月,中國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把新发现的并被国际上承认的四颗小行星赋予了中国古代科学家的名字,其中之一就有一行和尚,其他三颗是张衡、祖冲之、郭守敬。(编辑/张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