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冬燕
摘要:切玛矿区处于冈底斯多金屬成矿带东段,具良好的成矿地质背景,属拉萨—墨竹工卡铅锌成矿区,林周一直孔成矿带。矿区位于冈底斯—念青唐古拉板片中段南缘的冈底斯陆缘火山—岩浆弧的东段,南邻雅鲁藏布江结合带,矿区出露基岩地层主要有:古近系帕那组(E2p);上三叠统至下侏罗统甲拉浦组(T3J1j);上三叠统麦隆岗组(T3m)。在矿区中南部发育三条断裂构造,本矿床的形成是由有利的层位和岩性、岩浆岩、断裂构造所共同决定的。成矿热液侵入碳酸盐地层并与其发生接触交代作用成矿,因此本矿床为典型的矽卡岩型铅多金属矿床。
关键词:西藏;切玛矿区;铅多金属矿;地质特征;找矿标志
1.地层
矿区出露基岩地层主要有:古近系帕那组(E2p);上三叠统至下侏罗统甲拉浦组(T3J1j);上三叠统麦隆岗组(T3m)。现由老至新简述如下:
(1)上三叠系麦隆岗组(T3m)。分布于矿区的中南部,岩性为白——浅灰色厚层状大理岩岩,厚层—块状构造,岩石层理不发育。地层整体走向近东西,倾向北,倾角60-70°,厚度大于1000米,往东西两头均延出矿区之外,与上覆古近系帕拉组第四段(E2p4)地层呈断层接触。
(2)上三叠—下侏罗系甲拉浦组(T3J1j)。分布于矿区南部,大面积出露。主要岩性为黄褐色中厚层泥质细砂岩、黑色中厚层泥质粉砂岩、黑色泥岩夹黄灰色薄层细粒岩屑石英砂岩、黄褐色薄层粉砂岩、细粒石英砂岩。地层总体走向北西西,倾向北北东,倾角60°~70°,在矿区东、西、南三个方向均延出矿区之外,具体厚度不详,与上覆地层上三叠系麦隆岗组(T3m)呈断层接触。
(3)古近系帕那组(E2p)。区域上可分四个岩性段,矿区只出露第三、第四岩性段。古近系帕那组三段(E2p3),仅在矿区西北部有少量出露,岩性主要为流纹质含角砾凝灰岩、流纹质玻屑凝灰岩、流纹质、英安质角砾熔结凝灰岩。古近系帕那组四段(E2p4),分布于矿区的中、北部,出露面积较大。岩性主要为安山岩、粗安岩、辉石粗安岩、绿帘绿泥石化辉石安山质凝灰岩、粗安质集块角砾凝灰岩,厚度大于600m,与三叠系上统麦隆组地层呈断层接触。
2.构造
矿区构造形迹较为简单,受区域性逆断裂嘎贡杠断裂带的影响,矿区内构造以断裂构造为主。在矿区中南部发育三条断裂构造,编号为F1、F2、F3。三条断层挟持的三角地带为麦隆岗组厚层状、块状大理岩、矽卡岩,为矿区的主要含矿层位,矿区含矿矽卡岩带、矿体均受此三条断层挟持,麦隆岗组南与甲拉浦组、北与帕那组断层接触。
(1)F1断层:出露于矿区中部,该断裂具多期活动性特点,主断裂面上常具光滑的后期构造滑脱遗迹。根据构造面上的阶步特征判断,具逆断层陛质,破碎带内岩石挤压片理、构造透镜体、角砾岩发育,角砾磨圆度较好,大部分呈次棱角状一浑圆状,大小0.5m~5cm不等,胶结物为泥质、钙质。带内岩石普遍具硅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及褐铁矿化,未见金属矿化。该断层为上三叠系麦隆岗组(T3m)与古近系帕那组四段(E2p4)的分界线,上盘为上三叠系麦隆岗组(T3m),下盘为古近系帕那组四段(E2p4)。
(2)F2断层:该断层位于矿区西南部,从局部构造面上阶步及角砾的磨圆度判断,具逆断层性质。断裂带内主要由构造角砾岩组成,角砾磨圆度较好,大部分呈次棱角状-浑圆状,大小0.5cm~5cm不等,胶结物为泥质、钙质。局部可见硅化、黄铁矿化、碳酸盐化等矿化蚀变现象,该断层为上三叠统—下侏罗统甲拉浦组(T3J1i)与上三叠统麦隆岗组(T3m)的分界线,下盘为上三叠统至下侏罗统甲拉浦组(T3J1j),上盘为上三叠统麦隆岗组(T3m)。此外,该断层亦为矿区主含矿矽卡岩带SK Ⅰ的南部界线。
(3)F3断层:该断层位于矿区西南部,具正断层性质。该构造的形成时间明显晚于F2断层,在矿区东南部切断F2断层及含矿矽卡岩带SK Ⅰ,构成SK Ⅰ的西部界线。断裂带内主要由构造角砾岩组成,角砾磨圆度较差,大部分呈次棱角状一棱角状,大小0.2cm~3cm不等,胶结物为泥质、钙质。地表局部可见褐铁矿化、碳酸盐化等蚀变现象,该断层为上三叠统一下侏罗统甲拉浦组(T3J1j)与上三叠统麦隆岗组(T3m)的西部分界线,上盘为上三叠统至下侏罗统甲拉浦组(T3J1j),下盘为三叠上统麦隆岗组(T3m)。
3.岩浆岩
矿区内岩浆活动强烈,岩浆岩分布广泛,既有大规模的侵入体,又有巨厚的火山岩层,是冈底斯火山岩浆弧的组成部分。
(1)火山岩。矿区古近系地层中古近系帕那组(E2p)火山岩较发育。区域上可分四个岩性段,矿区只出露第三、第四岩性段。主要见有蚀变安山质岩屑凝灰熔岩、流纹质晶屑凝灰岩、流纹岩、安山岩、粗安岩、辉石粗安岩、绿帘绿泥石化辉石安山质凝灰岩、粗安质集块角砾凝灰岩。
(2)侵入岩。研究区内侵入岩主要以隐伏岩体的形式出现,主矿带部位地表仅见零星露头,出露于矿区中西部。北东部岩体大面积出露,呈岩株产出,属始新世旁多序列托龙单元(E2T),岩型为中细粒含辉石黑云角闪二长花岗岩,岩体与帕那组火山岩之间为侵入接触。岩石风化程度中等,物理风化较强,沿山坡棱角状大石块较多,岩体剥蚀较浅,岩体内部组构不发育。成矿作用是岩浆作用直接导致的,岩体与三叠系上统麦隆岗组灰岩、大理岩发生接触交代变质作用,在岩体与围岩的接触带形成多条矽卡岩带,改造活化了地层中的成矿元素,同时岩体提供了大部分的成矿物质及热源,在矽卡岩带内富集成矿。
4.围岩蚀变
矿体围岩蚀变较强,主要发生在近矿围岩中,远离矿体蚀变明显减弱。围岩蚀变类型主要为矽卡岩化、硅化、碳酸盐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及磁黄铁矿化等。
矽卡岩化主要发育在三叠系上统麦隆岗组与岩体的接触带,蚀变岩石通常为透辉石矽卡岩、透闪石矽卡岩及石榴子石矽卡岩等。矽卡岩中常包裹有不规则的大理岩及灰岩透镜体,二者之间界限清楚。
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与矽卡岩化紧密相伴;硅化、黄铁矿化、磁黄铁矿化与矿区铅锌矿化关系密切,紧密相伴,硅化、黄铁矿化、磁黄铁矿化强烈地段,往往就是矿体的产出部位,二者呈正相关关系。矿区内各类蚀变相互交叉重叠,其中以硅化和磁黄铁矿化最强烈,且与成矿的关系最为密切。
5.矿床成因分析
(1)地层条件。矿区矿体全部赋存于三叠系上统麦隆岗组地层中,严格受矽卡岩带的控制。麦隆岗组为一套厚层状灰岩、大理岩,岩石化学性质活泼、渗透性较强、极易溶解、力学性质显脆性,经构造容易产生破裂,后期从深部侵入的含輝石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与灰岩、大理岩发生接触交代变质作用,沿岩体与围岩的内、外接触带形成厚大的矽卡岩带,呈带状、波浪状展布。麦隆岗组的碳酸盐岩地层为矽卡岩型矿床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地层条件。
(2)构造条件。矿区中部出露的F1、F2断裂构造为区域性断裂,该断裂控制了区域地层、岩浆岩的展布,该断裂为矿区岩浆的侵位、成矿物质的运移提供了通道。灰岩、大理岩与岩体的接触带为热液和围岩发生交代作用及矿液的沉淀提供了空间,成就了矿区顺矽卡岩带产出的规模大小不一的矿体群。
(3)岩浆岩条件。燕山晚期一喜山早期,含黑云母角闪二长花岗岩在上侵的过程中,在与灰岩、大理岩的接触部位发生接触交代作用,形成顺接触面产出的矽卡岩带,岩浆携带的成矿物质,经接触交代作用,与麦隆岗组地层进行交代、充填、富集,为矿区矿化的主要阶段,此后,又经历了岩浆期后热液活动的进一步叠加改造,使含矿元素在矽卡岩带中进一步富集成矿。
总之,本矿床的形成是由有利的层位和岩性、岩浆岩、断裂构造所共同决定的。成矿热液侵入碳酸盐地层并与其发生接触交代作用成矿,因此本矿床为典型的矽卡岩型铅多金属矿床。
6.找矿标志
(1)岩性标志。矿化部位的岩性标志十分清楚,矿区矿体无一例外均受矽卡岩带的控制,矽卡岩带为矿区找矿的最直接有利的标志。
(2)岩体(脉)标志。从岩体与矿化体的空间关系来看,矿化地段均有较强的酸性岩浆活动显示,岩体与碳酸盐岩的内、外接触部位为找矿的有利部位。
(3)氧化标志。尽管矿区氧化作用较弱,但是地表矿化岩石露头或矿化转石表面均有明显的铁染现象,是矿区最直接的找矿标志。
(4)围岩蚀变标志。在矽卡岩化、硅化、黄铁矿化、碳酸盐化、绿泥石化等蚀变强烈地段,预示着铅锌矿化体的存在,围岩蚀变是找矿的间接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