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中美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一篇好的作文,能给人美的享受。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学生没少写,教师也没少批改,可是学生的作文水平就是提高不快。久而久之,作文教学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僵局。现在的作文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课堂上对作文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第二,学生的写作态度存在问题;第三,学生的写作视角很窄;第四,教师轻视评改。作为语文教师,应努力找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来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具体方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扩大阅读量,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语文教师应当想方设法鼓励和指导学生广泛阅读,课堂上教师要敢于放手让学生自读,要相信学生有能力读懂课文或课外书,让学生学会学习。同时,教师要积极鼓励和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广泛阅读有益身心健康的各類图书,还可以借助“班班通”进行阅读。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有丰富的知识积累。
二、从兴趣入手,多形式训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写自己喜欢写的东西。让学生知道,要想写出好文章,就必须多动笔,多动脑。教师既要利用作文课的时间,让学生写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作文,又要鼓励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写随笔,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三、鼓励学生到生活中汲取写作源泉
社会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大课堂,又是一部永远读不完的百科全书。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社会中的各种事物,细心体会万事万物丰富而细致的情感,启发学生善于站在一草一木、一石一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感受生活的真谛。
四、改变传统的批改方法
作文批改一直是语文教师最头疼的事,工作量大不说,精批细改的作文本,发到学生手中,很多学生根本看都不会看,教师辛苦了几个小时的劳动成果,一点作用都没起。因此,学生写、教师改的作文教学模式,一定要改变。可以让学生自改,教给学生自改的方法,既可以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又可以让学生了解教师的辛苦,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一个学期,教师应精批细改五六次学生的作文,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果每次作文都让学生自己改、交换改或抽改,那就会让学生产生种消极情绪,这不利于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
另外,作文的批改要讲究及时性,对优秀的作文进行表扬,对不合格的作文要求重新修改或重写。教师收到学生的作文本后,不管采用哪种批收方法,最好是一鼓作气将作文改完。这样做的好处是:教师方面,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学生存在的问题;学生方面,辛苦写了一篇作文,当然很迫切地想知道自己这次作文到底写得怎样,学生对作文批改是有一种期待的。如果教师收到学生的作文本,一放就是三四天,甚至更长,等教师好不容易改完了这次作文,已是一两个星期了,将本子发给学生,学生对于本次作文的憧憬热情早就淡了,写作的记忆也忘得差不多了。因此,教师批改作文一定要及时,及时迅速地批改作文,把握学生在作文中的长处与不足,对优秀作文给予肯定、表扬,对不合格的作文或距训练要求有较大偏差的作文,要求学生自己修收或重写。这不是对学生进行处罚,而是使学生反思自己的写作态度,审视自己的写作过程,完善自己的写作方法。这样一来,好的学生会对写作感兴趣,而基础差的学生也会更加重视下一次作文训练,达到作文教学的目的。
在作文教学中,讲评这一环节非常重要,不能忽略了这一过程。教师如果认为只要布置了作文,批改完了,把作文本发下去,继续布置新作文就行了,就大错特错了。讲评的作用远远大过布置作文和批改作文,所以,在讲评作文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两点:
1.注重选优。学生每次上交的作文都会有几篇较好的,教师在讲评时对写得好的作文要加以褒奖,可选出来在班上给学生宜读、传阅,也可以通过出学习园地、办手抄报、作文优秀角等形式,将优秀作文呈现出来,为学生创造一种互相学习、共同进取的氛围,做到褒奖先进,学有榜样。
2.注重全局。教师在作文讲评中要讲究全局性,做到鼓舞一大片。讲全局性的缺点,可以教育一大片;优中找差,让好的作文更加出色;差中找优,让差的作文逐步提高。以不同的要求对待不同层次的学生,增加作文讲评的激励性,使广大学生体会到作文的乐趣。
总之,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不但要注重对作文的讲解、引导、修改,而且要注重作文的讲评,教会学生一套完整的作文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只有这样,作文的指导才能说上了一个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