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凌峰 王小浪
深秋时节,走进宣汉县庙安乡八庙村,蜿蜒曲折的水泥路旁,李子树沿着高低起伏的山地浅沟连片成林,林中坐落着几间房屋,太阳从东边冉冉升起,雾渐渐消失。
八庙村村民舒天富在自家脆红李产业园里忙活起来,给果树培土施肥,只为来年有个好收成。在八庙村,像舒天富这样的产业大户还有很多。
近年来,八庙村将产业扶贫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结合,坚持党建引领、品牌塑造、农旅融合,加快发展脆李产业、脆李加工、乡村旅游,村民年人均纯收入达1.8万元。作为宣汉县产业发展的先行者、脱贫攻坚的排头兵,八庙村正全力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党建+产业,引领致富路
“群众要致富,关键看支部;党员个个带头,产业发展不愁。”八庙村党支部书记姚文太如是说。
近年来,村“两委”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一目标,充分发挥党支部主体作用,以“全民产业、全科干部、全责党员”为抓手,强化“组织引、党员带、群众跟”的工作举措,为推进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去年卖了12万元左右,今年比去年增加了两三万元。在我们村民小组,像我这样通过种植脆李年收入超过十万元的家庭就有十多户,现在村上家家户户都栽种了脆李,忙的时候党支部和党员无偿为我们帮忙。”正如村民舒天富所说,八庙村党支部在全村产业发展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为提升全村干群致富活力,八庙村党支部依托“农民夜校”“成人教育中心”开办培训班,打造能干、善干、会干的“全科干部”,培养敢跟、敢拼、敢闯的致富能人。
“要管理好咱们的李子,不学习不行,有时间去听课,就一定要去,不能砸了咱‘庙安脆李的招牌。”60多岁的老党员桂复轩准时来到村委会活動阵地,准备听一听乡农技员胡忠讲的脆李秋管技术课。
此外,八庙村党支部发挥党员引领作用,以“设岗定责、评星晋级”为抓手,推行全责党员,设置政策宣传、义务保洁、村务监督、纠纷调解、技术服务“五大”岗位,以岗位分类建立党小组,并与党支部签订目标责任书。
品牌+产业,打开致富路
“一亩果园十亩田、轻轻松松挣万元”“千元树小康田、幸福生活抿抿甜”这已成为当地群众传唱的顺口溜。
脆李是八庙村,乃至整个庙安乡的支柱产业。为了打造脆李品牌,八庙村积极推行“标准化脆李种植、果农养成标准化生产习惯”,坚持专合社组织带头、企业标准创建、核心示范带动、组团跨越发展、逗硬监管秩序等工作思路,从苗木培养、苗木定植、土肥水管理、修枝整形、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储藏等七大方面,全面推行“庙安脆李”标准化生产。同时,还在八庙村9组建立了脆李苗木基地,在3组建立了标准化种植示范区。
胡忠说:“我们根据脆李的生长习性,定期对种植户进行技术培训和‘一对一技术指导,主要从脆李的疏果、修枝、施肥等方面进行指导,果子质量全面提升。”
为延长脆李保鲜期,庙安乡充分利用低(恒)温冷库(库容量5000吨)实行错时错季错位销售,并成立了宣汉县庙安水果专业合作社,采取“专合社+党支部+基地+农户”经营模式,吸纳党员群众以资金、土地、果树、技术入股,经营性收入按照“11233”分成模式,即:专合社公积金留存10%、村集体经济收入10%、科技人员技术分红20%、社员股权量化分红30%、社员交易数量分红30%,确保果农增收。“通过专合社入股分红,群众收入大幅提升,实现了全村人均收入过万。更重要的是,我们有了一个稳定的经济来源。”专合社成员舒天富说。
“为实现产品品牌效应,2010年我们注册了自己的商标‘庙安,并先后取得脆红李、青脆李绿色食品产品认证。目前,全村贴牌销售的‘庙安脆李已占总销量的65%,脆李平均价格也由原来的3.5元一斤涨到了4元一斤。”庙安水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村文书黄孝权自豪地说。
为有效解决脆李销售难这一“瓶颈”,八庙村积极与宣汉电子商务中心合作,网上销售成了果农的“致富路”。宣汉电子商务服务中心运营总监陈维说:“今年宣汉县通过电商平台销售的脆李高达三百多万斤,其中庙安乡八庙村销售的脆李就占了40%以上。”
旅游+产业,拓宽致富路
每年三月,李花如白雪,在微风中摇曳,加上田间地里金色的油菜花做点缀,给人一种如临仙境之感,引来四方游客赏花,品尝农家生态食品。
八庙村3组的黄孝鹏、田淑英夫妇瞄准商机,利用自家庭院开起了特色农家乐,年收入20多万元。像这样的农家乐,在八庙村有数十家。黄孝鹏告诉笔者:“每年李花节期间,每天都要筹备十几桌饭菜。”当问起收入时,站在一旁的田淑英笑着说:“平均每天净利润几千元,比在外打工收入高多了。”
在发展脆李产业的同时,八庙村紧紧围绕打造“春观光、夏品瓜、秋摘果、冬赏雪”乡村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地这一目标,统筹乡村旅游和美好乡村建设项目,打造了庙安乡脆李文化长廊,成功创建庙安花果山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切实推动农旅深度融合。“庙安的乡村旅游值得开发,我相信我的选择。”达州市庙安生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姚于太说。
2017年,庙安乡乡村旅游创造的经济效益突破1000万元。2018年,李花节开幕当天,庙安水果专合社共卖出李子酒1000余斤,收入达2万余元。“下一步,我们拟投入300余万元建设年产200吨的李子酒厂,开发多类产品,满足游客‘购的需求。”庙安乡党委书记李建军说。
“我们将以党建为引领,让土地充满希望,让李花开满村庄,抓住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改善、公民道德教育不放松,早日建成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村,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李建军的脸上写满了希望。(责编:范吴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