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继伟
结构性改革必然发生在供给侧,但需要需求侧方面政策的配合,因为供给侧改革有可能短期痛苦、长期见效,有的是当期就很快见效,可能需要需求侧方面的一些政策支持、配合。
改革开放40年来,国家一直在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方面的改革。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入,问题仍就不断以不同的面貌显现出来,所以不得不再次强调这项改革,而且我们应该在这方面取得真正的实效。
经济发展通常面对总量问题和结构性问题交织的局面。前者可以采取反周期需求管理的办法应对,后者发生在经济的供给侧,即劳动力、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配置的机制和效率的提升,主要靠改革。因此,经济学原理和国际比较所称的“结构性改革”,就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求侧没有改。
结构性改革必然发生在供给侧,但需要需求侧方面政策的配合,因为供给侧改革有可能短期痛苦、长期见效,有的是当期就很快见效,可能需要需求侧方面的一些政策支持、配合。中央之所以使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法,主要是提醒大家关注供给侧,不要总惦记着需求侧的刺激政策。
回顾世界经济的发展史,比较典型的是“里根新政”、“撒切尔改革”等,都是结构性改革,都是危机推动的被动改革,不改革就做不下去。“撒切尔改革”的时候,英国叫做“英国病夫”,“里根改革”的时候,企业所得税的边际税率超过70%,企业不愿意投资,经济出现危机。近年来,国家着力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革的成效逐步显现,但是总体来看,改革还是要完善,改革的步伐还有进一步加快的空间。
“三去一降一补”是针对产能过剩、库存高起、杠杆偏高、成本过高、短板突出等结构性问题提出的来工作目标和任务,本质属性是深化改革,但是现在很多的做法是把目标、任务当手段。“去产能”就下指标,给各省下指标。按照环境标准、安全标准,包括有可能是技术性的质量标准,不符合要给企业时间改,实在不行就是下指标,就是把目标当手段。
采取传统的办法,靠行政手段,属于计划经济时代的“关停并转升”的措施,真正的改革做法不多。因此,下一步推进改革,核心是要破除制约生产要素配置体制机制障碍,要让市场起作用。
说一下供给侧改革的改革,再说一下劳动力、资本、土地。劳动力方面重点是促进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加快改革户籍、养老、医保等制约劳动力自由流动的制度。
最近一段时间,个别地方走向了相反方向,一些地方清理低端人口,抢夺高端人才,这是劳动力成本提高的重要因素。从国际经验来看,一名中高收入者的城市就业,相应需要四名所谓中低端的人口服务。如果把所谓低端人口清光了,劳动力成本将大幅度提高,所谓高端行业的经营和人民的生活反而更加不方便,甚至会刺激移居、移出国外。
另外,要提高劳动力市场灵活性、流动性,在制度上促进劳资双方的平衡。2015年,OECD测算,我国对于非临时职工的保护在全球72个国家中排名第二,仅次于委内瑞拉在查韦斯极左翼的政府时期制定并沿用至今的相关法令。
我们的实际感觉是我们的排名比欧洲高出许多,但是我们的劳动力市场却因此而扭曲,还不如欧洲,怎么回事呢?因为在法律层面执行的还不够严格,一方面使合法合规经营的企业更加困难;另一方面对善于灵活变通的企业有一定的阻碍空间,对社会道德是负激励。
在资本方面,重点是如何使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前段时期,我们过度地混业,造成了一系列的金融乱象,在风险集聚的同时,也不断地提高资金成本,加剧实体经济的困难。
目前,治理金融乱象的时候,打好“防控金融风险攻坚战”的时候,我们确实到了水落石出的阶段,出现了大量的风险,无论是P2P,还是保险公司的风险期限错配,亦或是小银行的风险暴露,一方面给社会安定带来问题,一方面特别是对中小企业融资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我们一边要降杠杆、去风险,一边要认真思考,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资本市场,发展什么样的经营模式,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就我看来,目前这种大混业的模式是绝对不行的,会引发高风险。
在土地方面,重点是加快土地流转制度改革,土地天然带有一定的公共性,没有自由的土地市場,一个国家的土地面积是有限的,钱是可以印出来的,地是印不出来的,所以土地天然带来的公共性,所以就要有“用途管制”,但是“用途管制”对不同所有制的,要有进入市场的通道,要大力推进土地流转制度的改革,提高土地配置效率。
三中全会文件提出,在符合规划、用途管制和依法取得的前提下,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不要忘记前面还要符合规划用途管制和依法取得。这方面,我是认为改革有一定的进展,但是容易走偏,注意了后面,没有注意前面,或者注意了前面,没有注意后面,所以仍旧处于试点阶段,还没有全面推开。
三个生产要素方面的改革和重点,实际上就是常说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中的α,这个生产函数Y,就是3个要素,劳动力labour,土地land,加上资本capital,前面有各个回归系数,所以前面括号之外乘以一个α,为什么乘以α?因为这个公式做出来是总供给,但是一回归历史发现,得出来不是当时的总供给了,为什么呢?因为α在变,通常就被解释为制度创新和技术进步,解释为α。
我们的结构性改革其实就着眼于这个神秘的α,也只有将结构性改革落实到位,才能真正将α释放,提高全要素生产力,提升我们经济的潜在增长水平。
(作者系十三届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主任、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理事长)